这些年每次抢东西,大姑姐都没输过!可抢带孙子却败北!没办法,她和对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儿子也不站在她这头!

像阿甘一样奔跑 2024-01-13 12:43:44

大姑姐从上海儿子家回来后,在家待了好多天才出屋的,因为感觉太没面子。

原因很简单,本来她想着去给儿子带孙子的。没想到半路出岔子了,带孙子的这个事,被她亲家给"截胡"了。

儿子儿媳最终还是选择亲家给带孩子,而不是她。

这让一向都要尖儿,且心气儿盛的大姑姐,饱受打击。

要知道大姑姐的儿子可一直都是她碾压我们这些亲戚的主要资本。

她儿子江(化名),从小到大,在学习上就没让她操什么心,一直是她的骄傲。

大学读完又硕博连读,最后留在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找了上海本地的女孩结婚。

上海房价比较高,大姑姐和她老公耗尽了几乎大半生的积蓄,给刚(大姑姐儿子化名)全款买了一套120多平三室两厅的房子,南北通透。

当时就想着以后儿子儿媳生小孩,她和老公过来给带孩子,顺理成章的以后就在上海依靠儿子,儿媳养老了。

说实在的,养儿子的不都是盼着这样的一天吗?

婚后不到两年,她小孙子出生了。大姑姐听到儿子在电话里说的这个消息之后,乐的差点没蹦起来,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上海给儿子照顾孙子。

在她的观念里:给儿媳照顾月子的亲家母,照顾完儿媳月子就会走的。因为毕竟有她这个亲奶奶在嘛,孙子肯定得是自家奶奶带。奶奶看孙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奶奶不在了,姥姥才可以轮上看孙子。

所以她当时完全做好了,儿子儿媳肯定就得是让自己带孩子的心理准备。

哪想到出了月子之后,有一段时间了, 儿子也不主动提让她去照顾小孙子的事情。

她忍不住了,就问儿子:"你们打算让我什么时候过去带孩子?"

把她儿子江一下子弄蒙了,随后反应过来,说:"孩子,我岳母带着呢,你不用过来专门带的。"

大姑姐一听就来火了:"有奶奶,用姥姥带什么?"

不顾江的劝阻,非坚持过去。

结果待不到两个月就回来了,因为在那个家里,她待着太没有存在感了,家里的其他几个人都不喜欢她在那儿,包括她儿子。

亲家母是典型的上海本地人,喜爱穿裙子,颜色多是素雅的,对服饰的搭配很有研究,一瞧特别显气质。

大姑姐和很多农村出来的老太太一样,特别喜欢大红大绿的颜色 因为平时也不注重身材保养,穿上这一些颜色,人显得更壮。

虽然她比亲家还小几岁,可两人真的站在一起,亲家更显年轻,气质还很高贵,像女主人的感觉,而她则像是女仆。

以至于儿子儿媳的好几个朋友来家里串门时,都把她错认成雇的家政人员了。

大姑姐是家里的老大,算是家里半个当家的,加上人本身强势,平时的说话风格就是总爱压人一头,稍微有谁有不满,她就会忍不住吼。所以习惯性的成了大嗓门,重要的是她不知道自己说话有多大声。

她小孙子怕动静,因此,只要大姑姐说话,那孩子就显着很害怕的样子。正睡着觉呢,大姑姐稍微声大一点也会被吓醒,睡不好觉。

而她亲家,口音软软糯糯,特别好听,孩子很喜欢听。

所以在江的眼里就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象:孩子到大姑姐手里就哭,特别闹人。而一到亲家母手里,那是让睡觉就睡觉,让笑就笑,非常乖巧。

因此在待不到20天的时候,江就跟大姑姐说,孩子还是他岳母带着比较好。

让她再待几天,就回农村老家。因为大姑姐她老公身体不是特别好,身边离人太久不行。

听儿子这么说,大姑姐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这不是在撵她吗?"

"自己的孙子自己带不了就算了。自己买的房子,这才住了几天呢,就不让住了,凭啥呀?"

江劝了她好几次,她也不走,在那继续待着。

儿媳的态度就不好了,原来还多少管她叫声妈,跟她也算客气。

后来是整天拉着个脸。平时在屋里有意无意的表露出对大姑姐的嫌弃。

小孩子出了月子之后,长的越白越可爱,奶奶看孙子越看越欢喜。

大姑姐忍不住的去亲孩子的脸。儿媳就说大姑姐"老亲孩子脸,孩子嘴里就容易流哈喇子。"

可大姑姐就是不听她那套,逮到机会就亲。结果儿媳和亲家母在她每次亲完之后,都用手帕擦一下孩子的脸,非常嫌弃的样子。

平时推孩子下楼遛弯的时候,都是人家娘俩推着婴儿车出去。 大姑姐跟着,人家也不理她。

完全把她当个随从的样子,一句多余的话都不会跟她说的。

她想单独推孩子出去,人家娘俩就各种不放心,絮絮叨叨的,给她整的也没心情了。

孩子出了月子之后病了一次,在儿童医院住院的时候,儿媳和亲家母在那陪护的。

嫌医院的饭不好吃,让大姑姐在家做饭给她们送去 。

大姑姐给送去之后,也关心自己的小孙子,想顺路看一看。每当她抱起小孙子,要么是儿媳,要么是亲家母,都赶紧给抢下来,说她刚从外面进来,身上带着凉气儿和细菌,怕给孩子传染上。

…………

大姑姐在那待了近两个月,类似生活中的这些琐碎的细节里,儿媳和亲家对她的厌烦,她是时常能感受到。

她不是没跟江叨咕过,希望江给她撑腰。但江要么沉默,要么就劝她早回家。

从来也不按她的意思去说亲家母和他自己的媳妇儿。

一次次失望之后,大姑姐算是看明白了:姜根本不站在她这边,她在这儿就是孤立无援,自找没趣。

于是,她回来了。

去上海这一次,让她特别没面子。

情绪缓过来后,一直强势要尖儿的她,和我们提起江的时候,再也不像以往那样自豪溢于眉间了,瞧着特别落寞。

看她这个样子,我很是感叹:这些年无论是抢口罩,还是抢药,抢菜、抢盐,大姑姐都先我们一步,满载而归!特别让我们佩服。

可是抢孙子带这个事情,她的确就失败了!也不怪她,到现在心里还不舒服。

0 阅读:0

像阿甘一样奔跑

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