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一次垃圾,就能吃一周,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像是个冷笑话?可我跟你说,这还真不是玩笑,而是真实发生的事。事情要从一个叫尤比的中国留学生说起。这姑娘在挪威读书,没想到却因为翻垃圾箱火遍了网络。她拍的视频里,展示了自己和朋友在寒风中进行的一次“寻宝之旅”,结果收获了一堆让人咋舌的战利品——包装完好的饼干、蔬菜、水果,还有什么鱼子酱……你没看错,是鱼!子!酱!而这些东西,仅仅因为过期一天或两天,就被丢进了大街上的垃圾桶。
先别急着感慨生活的不公平,也别忙着嘲笑外国人的浪费习惯。咱得先搞清楚怎么回事再下结论。不然呢,显得我们很浮躁,不稳重,对吧?
事情发生在去年十二月十四号。当时天寒地冻,大伙儿都想着窝家里吃点热乎的。而尤比呢,却带上几个朋友,在挪威某超市后面开始了一场特别的探险。这是一种挺有名气但也略微边缘化的小众行为,英文叫Dumpster Diving,就是翻废料找好物。他们这回,还真的不虚此行。一筐筐蓝莓、树莓,全都是新鲜得冒油光;各类糕点,好多连袋子都还没拆开;甚至还有高档餐厅才会上桌的鱼子酱,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我猜,你可能会忍不住问一句:“这些东西坏了吗?”答案令人惊讶:根本没有。问题只是欧洲很多国家对食品保质期标注极其严苛,只要日期一到,即使它还是可以安全食用,也只能被扔掉。
难怪尤比当时站在满满一车“垃圾”前发出感慨,说这哪里是在捡破烂啊,这是大型寻宝现场啊。“根本捡不完!”她这么说道。不少网友看到后纷纷表示不可思议,有人觉得这是节俭环保的大智慧,有人则直呼太心酸。不过,也有另一部分观众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种行为“不体面”,对留学生形象不好云云。但且慢,我们接下来聊聊背景,你也许会发现,这事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其实早在2017年,她刚去法国念书的时候,就已经被类似现象震撼过一次。当时,她偶然刷新闻看到法国每年竟直接抛弃40%的食品,无数完全无损坏的新鲜食材因未卖出或库存过剩沦为厨余废料。而更夸张的是,还有一些靠拾荒为生的人,通过这个方式不仅填饱肚皮,还能吃得相当丰盛健康。这消息让初来乍到的小姑娘瞬间懵圈,同时又激起了一种强烈好奇心——于是她决定亲自试试看。
第一次尝试那会儿,她蹑手蹑脚来到一家小面包店门口。在黑漆漆的小巷尽头,看见几袋刚从店内搬出的塑料袋,小心翼翼打开之后……哇哦,当日未售出的长棍法棍整整齐齐躺在那里,每根散发着麦香味道。如果说之前她只觉得数字背后的粮食浪费是抽象概念,那么这一刻,那些原本该走向餐桌却最终流落街头的食物,让问题变成触手可及、真实到刺痛神经的问题。从那以后,她开始记录自己的经历,并通过视频把所见分享给更多人,希望唤醒大家对于资源珍惜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推移,这件“小事”引来了越来越多关注。有支持者称赞这种做法既低碳环保,又揭示社会弊端,是一种勇敢且有意义行动;当然也免不了反对声,比如有人指责她传播负能量,说这样容易误导别人。然而现实往往充满悖论嘛,有时候越争议大的东西反倒越说明它值得讨论。所以,无论褒贬如何,人们至少开始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装作看不到。
后来,因为频繁参与这种活动,她渐渐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60岁的法国退休大叔。他虽然领养老金,但仍乐此不疲奔波于各个市场与超市之间,将那些被商家判定为“无法销售”的水果蔬菜分拣出来,再送给需要帮助的人或者慈善机构。据他说,他并非缺钱,而纯粹是不想浪费粮食,“这些还能吃,为啥不能继续派上用场?”另一个故事则来自养殖场主,他与当地商铺合作解决厨余处理需求,经常因此意外获得品质上佳的新鲜草莓等农产品,自家的动物喂得舒坦,他自己嘴巴也跟着享福。一来二去,他们居然形成了一套循环利用体系,比不少企业效率还高!
至于尤比本人,如今已摇身一变成百万粉丝博主,把最初单纯记录拾荒过程的视频逐步发展成为提倡理性消费与减少浪费的平台内容。从默默无闻到跻身2022百大UP主行列,其中艰辛旁人难以想象,但成果同样令人欣慰。有段采访中记者问她怎么看待一路以来受到非议甚至攻击的问题?女孩回答轻描淡写:“如果换个角度,我不过是一直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有意义事情罢啦。”
所以,到这里可能有人还是忍不住疑惑:我们为什么要关心这么远地方发生故事?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类似情况绝不仅限于国外。据统计,中国每年家庭层面的粮食浪费约达1700万吨,相当于3000万人一年口粮。而放眼全球,更是触目惊心。所以,与其纠结谁做法是否合规适宜,不如停下来反思一下:我们的冰箱是不是总塞满吃不了又舍不得丢掉快腐烂零碎残羹?
讲真,如果人人稍微改变一点消费习惯,多计划、多节制一点点,那些曾经滞销商品或即将迈入报废命运货架陈列品是否能够找到更合理出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