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思维中,高学历的父母往往也会教育出学习好的孩子,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位北大的父亲却因为儿子考试只得了60分而感到崩溃,他在深夜疯狂地阅读心理学书籍,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幕,或许正是许多高学历家庭教育焦虑的缩影。
那么高学历父母的基因优势,真的能顺利传递给下一代吗?“龙生龙,凤生凤”的古老谚语,在现代教育中依然适用吗?
信源:海报新闻2024-12-04《北大父亲为60分儿子崩溃,深夜怒刷心理学,之前“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
60分的试卷在中国浙江,一位北大毕业的黄先生,他事业有成,拥有令人艳羡的学历和工作,本以为人生可以一路顺风顺水,却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栽了跟头。
期中考试,儿子语、数、外三科成绩皆为60分,总分不到200分,这对毕业于北大的父亲而言,无疑是沉重一击。
黄先生起初笃信“快乐教育”,他觉得填鸭式学习会损害孩子天性,于是给儿子制订了一套相当“轻松”的学习计划:每日学习时长不超一个半小时。
儿子作业太多时,他也会体谅地帮孩子挑几门不那么重要的课业,让儿子不用做。在他看来,这种劳逸结合的方式,能够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让孩子爱上学习。
然而,期中考试的成绩单,却无情地戳破了黄先生“快乐教育”的泡沫。
面对三张60分的试卷,他彻底懵了。
六年级,正是小升初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成绩如何能让他安心?
“快乐教育”的正确认识“快乐教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高要求”教育。
黄先生对儿子的学习要求更高了,儿子的学习时间也从半小时加到了三小时,这突然的变化,让黄先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辅导儿子学习之际,他动辄焦躁不安,情绪一点即燃。
那些在他看来无比简单的题目,儿子却一问三不知,他无法理解儿子的“迟钝”,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甚至忍不住对儿子打骂。
醒来后,他心里满是后悔和自责。
为寻求问题的解决之策,黄先生着手于网络搜寻各类教育方法,然而始终未能觅得有效的答案。
深夜,他翻阅着心理学书籍,妄图从心理学的视角探寻问题的根源,洞悉孩子的心理,明晰自己情绪失控的缘由。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尝试用更平和的心态和更科学的方法引导儿子学习。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教育”?
专家强调,所谓的“快乐教育”不是让孩子随便玩,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有秩序。家长理应以身作则,引领孩子养成以读书为乐的习惯,而非仅仅追求浮于表面的快乐。
科学的教育方法,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当孩子逐渐养成读书的乐趣后,家长则需要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孩子自主思考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耐心,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节奏。
黄先生的教育转型之路,正是从对“快乐教育”的误解,到对科学教育方法的探索。
他从最初的“无能狂怒”,到如今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儿子的学习,并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教育理念的转变他开始努力弄懂儿子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并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儿子提高学习效率,不再一味追求速度和结果,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儿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渐渐地,儿子的学习效率和正确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也逐渐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开始主动学习,不再需要父母的催促。
看到儿子的进步,黄先生感到欣慰,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教育理念的转变方向。然而,新的焦虑也随之而来。
黄先生的北大同学圈里,不少孩子的学习进度都远超他的儿子。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初中课程,甚至还有孩子已经接触了高中知识。
与这些“学霸”孩子相比,他的儿子似乎仍然显得有些“平庸”,这种对比,让黄先生再次陷入了焦虑。
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应该对儿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儿子是否也应如其他“学霸”孩子那般,提前修习更高年级的课程呢?
这种焦虑,其实也是许多高学历父母的通病。
他们起点更高,对孩子的要求自然也更严格,家长们都希望自家孩子能遗传到好的基因,学习上能更上一层楼。
有位博士提过,那些学历高的家长已经站在了高处,他们的孩子很可能就很难再超过他们了。
“祖坟不会一直冒青烟”,接受孩子的平庸,认清现实是必要的。”很多网友都在安慰黄先生,让他看淡孩子所谓的“平庸”。
有人说:“每个孩子皆有自身的天赋与特长,学习成绩绝非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尺度。”也有人说:“与其逼迫孩子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不如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
黄先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
他开始试着不再那么看重北大的名气,不再把对儿子的过高期望强加给他,开始留意儿子的喜好和优势,支持儿子塑造自己的独特性格,不再单纯看重分数了。
从最初的“快乐教育”到后来的“高要求”教育,再到如今的“因材施教”,黄先生的教育理念在不断转变,也在不断完善。
笔者认为成绩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关键是要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养成好习惯,提升学习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
父母需要放下焦虑,接受孩子的平庸,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