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先,曾令无数人感动。作为军中英雄,他为国英勇战斗,不惜牺牲,最终在战场上英勇捐躯,献出了宝贵生命。
然而,令人不解,这位英雄好汉始终未获“战斗英雄”光荣称号。究其原因,尚不明朗。
1978年,二十岁的王仁先参军。他英姿飒爽,体格强壮,在新兵中突出。起初为普通士兵,因反应快、聪明,迅速入选精英连。数月后,调往昆明军区14军40师119团任作战参谋。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初上战场的年轻战士王仁先毫无惧色,凭借机智勇敢,在多次与敌交锋中立下赫赫战功。
他领导的小分队总能及时完成任务,多次打乱敌人防线。数月间,王仁由普通战士晋升为副连长,并获一等功。
然而,战后他生活并未安稳。回国后,他与战地医院女护士相恋。感情本顺利,发展至谈婚论嫁阶段。
随时间推移,王仁先接获赴老山执行要务之命。面对艰巨任务,他毅然放弃安稳生活,重返战场。此决定却让女友难以接受,她担忧他此去不复返。
临行前夜,女友寄来诀别信:“仁先,我无法等你归来。”五年情感,因一场战斗的选择,骤然终结。
失恋之痛促使王仁先决心上前线。1984年2月,他抵达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备战老山收复战。部队驻于落水洞苗寨,期间王仁先结识了苗族女子阿岩。
阿岩乃落水洞最美女子,虽已为人妻母,却对王仁先一见钟情。她日携佳肴探视,为其操持日常,无微不至,终使王仁先卸下心防。
然而,这段感情终遭禁止,阿岩丈夫知情后向部队举报。王仁先虽否认,但阿岩的真情使他难逃处分,由副连长降为排长。
战斗号角已鸣,王仁先不顾处分,仍守战场前线。老山环境恶劣,山高林密,敌我双方交织其中。
他接获上级指令,赴146高地监视敌军动态,并为炮兵提供准确坐标。为确保隐蔽,王仁潜伏于石缝内,暗中观察敌情。
在石缝中度40日夜,他饱受煎熬。白天避敌枪弹,夜晚忍潮湿蚊虫。食物匮乏,仅靠干粮水支撑。为躲敌军巡逻,他数日不敢稍动。
一次换岗时,王仁先拒绝道:“我最熟此地,必守至任务终。”他的坚持为我军赢得关键情报,屡次击退敌军反扑。
然而,他的坚守终被一发精准炮弹打破。敌军发现其位置,炮弹在他藏身石缝旁爆炸,巨石击中他头部,王仁先当场英勇牺牲。
7月18日,部队返回村庄休整,战友们把他的遗体安放在麻栗坡烈士陵园进行安葬。
阿岩闻讯悲痛万分,携全部积蓄购得数十包香烟,逐一点燃插于王仁先墓前。
她无视旁人的嘲讽与评论,坚持要为挚爱的他献上最后的缅怀,以此表达深情。
王仁先捐躯后,战友们联名请求为其表彰,但上级此次却意外地未予批准。
"他这种人竟也请求表彰?"首长的言语令在场众人皆感震惊。
为何为国捐躯的战士被剥夺请功资格?因他与阿岩之情?或许有关,但更可能的原因在于他违反军规,触犯了战场纪律。
然而,这些情感纠葛是否能掩盖他在战斗中的英勇?
最终,经多方竭力争取,上级批准授予他一等功,然而,战斗英雄的称号却自此未再颁发给他。
小僮觉得,王仁先可能在感情上犯错,但身为军人,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与奉献不容置疑。
往事如过往云烟,老山脚下那段深情虐恋骤然终结,随风消逝在麻栗坡,不留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