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红一红四方面军懋功会师,两支红军队伍各自情况如何呢?

一风历史 2025-02-08 15:57:13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和于都出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到最基层的红军战士,谁都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整整一年,走了两万五千里;也不会想到,出发时的86000多红军离开江西瑞金根据地,到达西北高原后还剩下10000多人。

红军突破前三道国民党军队封锁线时,才损失了不到上千人。到了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强渡湘江时,红军损失了50000余人,还剩30000余人。四渡赤水后中央在遵义召开了会议,博古(中央临时负责人)和李德(中央红军军事负责人)被剥夺了最高指挥权,红军开始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于1935年6月,在四川一个叫懋功的地方,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了。

这是撤离中央苏区八个月后,孤军奋战的中央红军与兄弟红军的第一次会师。应该说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次小小的高潮吧!因为,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号称有10万人马。这么多红军汇成一股力量,对已经走了八个多月疲惫不堪的中央红军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利好。

但是,当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张国焘与中央红军见面时,感觉非常惊讶,顿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见到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两支红军队伍人员和装备悬殊,对他今后分裂红军、另立中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35年6月25,中央红军已经走了八个月的长征路。红军既要打仗,又要行军,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缺衣少食……很多人都面黄肌瘦,伤病很多,很多人从苏区带来的衣服都烂了,只好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几乎所有的红军都穿着草鞋。

作家魏巍在地球的红飘带(红飘带比喻红军长征路线在地图上标出的红色箭头)中,专门对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会师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很令人感慨:“6月25日那天下午,有消息说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张国焘快要到了。尽管天下着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张闻天等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冒着雨来到路边等待,欢迎张国焘的到来……

“下午5时,在一片烟雨中出现了一匹白色的高头骏马,后面跟着二十几个骑兵簇拥着奔驰过来。骑白马的是张国焘(当时党内职务是中共政治局委员),只见他的脸色丰满红润,身材高大魁梧,身穿整齐的灰布军衣,戴着大八角的红星军帽,仪表堂堂。他身后的那二十几个挂着二十响驳壳枪的卫士,也都一个个身强体壮,穿着整齐,有的甚至挂着两支短枪。

张国焘对中央红军和中央领导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太好。后来,张国焘当上了红军总政委(原来中央红军未设这个职务),仍然不满足。他拒绝过草地北上,坚决要求南下到川南富裕地区建立根据地。再后来,他通电另立中央。

1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