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在库尔斯克战场,犯了两个战略性错误,这才被俄军偷袭成功

黑洞观星 2025-04-02 16:54:46

战略上的失误,是无法用战术弥补的。这句话再次被库尔斯克战场验证。乌军正是犯了两个战略性失误,才被大鹅突袭得手。而这两个战略性失误,恰好我以前专门讲过。第一个是去年12月份说的。库尔斯克的致命漏洞,在苏贾大后方。俄军很可能从这里突袭,要注意加强防御。

第二个是今年2月份说的,库尔斯克战役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乌军不但不能继续扩大占领区,反而要进行收缩。最好全缩到苏贾周围,围绕苏贾进行防御。但乌军一条也没有采纳,这才导致库尔斯克的惨败。

这就看出那两条建议的重要性了。一是库尔斯克三面被围,战略上极其被动。所以要收缩防线,以免被分割包围。去年之所以死守库尔斯克,说白了就是一场政治战。是打给全世界看的。既然欧盟等国决定下场,那库尔斯克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再扩大控制区意义不大。此时应该收缩防线,只要能保住苏贾就行。

二是要注意苏贾大后方,千万别被俄军突袭。早在去年12月份,我就专门提醒乌军。库尔斯克其他占领区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苏贾。守住苏贾就能守住库尔斯克。如果乌军缩至苏贾一线,战略上进可攻退可守,还能牵制大鹅的重兵集团。既有军事意义,又有政治意义。库尔斯克的致命软肋,就在苏贾大后方。哪怕乌军在这里增加两个团的兵力,都能防住大鹅的突袭。但凡乌军采纳任何一条建议,大鹅的突袭都不会得逞。

假如乌军真用了这两条计策,结果会如何呢?回看3月份的战斗就知道了。大鹅分南北两路,对乌军发起突袭。把库尔斯克的乌军分割成三段。北线俄军从北向南,切断了乌军东面的突出部。此地大概有一万乌军。南线俄军从南向北,直插苏贾大后方,切断了苏贾补给线。此时乌军首尾不能相顾,处境非常危险,很可能被大鹅全部歼灭。

如果乌军采纳第一条建议,在库尔斯克收缩防线。那东面的一万乌军就不会被围。不要小看这一万乌军,他们能在东部最前线打攻坚战,肯定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乌军后方留守部队虽多,但攻坚能力不强。最擅长打攻坚战的,就是东面的这批精锐。正是因为这批精锐被围,才导致乌军遭遇突袭之后。没能第一时间杀回苏贾后方,重新夺回补给线。此时留守苏贾的乌军,也是左右为难。防守苏贾的同时,既要营救东面被围的乌军精锐,又要夺回苏贾后方补给线。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当初乌军收缩防线,这批精锐就不会出现在突出部。就算俄军突袭苏贾大后方,乌军精锐也能第一时间杀个回马枪,重新夺回苏贾补给线。

第二条计策就更容易理解了。如果乌军在苏贾后方增加防御,就不会被大鹅轻易打穿。只要保住苏贾就不会出现溃败。这次惨败乌军最大的损失,不是在战斗过程中。而是在撤退的路上,被大鹅不停的狂轰滥炸。很多身经百战的中下级指挥官,打了三年都安然无恙。结果在撤退途中大批阵亡。

如果乌军愿意听劝,加强后方的防御。哪怕守不住苏贾,也能争取战略缓冲空间。乌军的撤退路线,就不会暴露在大鹅的攻击范围之内。乌军就能完好无损的撤回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乌军从不缺精兵悍将,但缺乏战略大师。俄乌双方打了三年,乌军迟迟不能逆风翻盘,难就难在这。因为小国很难出一流的战略家。

其实乌军的战略失误不止一次。前两年乌军好几次大反攻,比如赫尔松大反攻,哈尔科夫大反攻。每次都差点把大鹅打崩,但每次就差那最后一哆嗦,没能给大鹅致命一击。其实乌军早就该逆风翻盘,但由于缺乏战略规划,经常被大鹅打出翻身仗。如果乌军的战略做好了,很快就能打到莫斯科。如果战略还是经常出错,那接下来还是拉锯战。因为大鹅的血条超厚,拉锯战对乌军非常不利。

虽然欧盟准备出兵,但除了德国之外,大多数国家战力一般。就算出兵参战,也是象征性的出一点。但是武装德军需要时间,如果等德军上场,万一和谈结束了怎么办?所以乌军应该尽快跳出拉锯战陷阱,直接来一场灭国战争。世界局势将为之改变。

2 阅读:100
评论列表
  • ajie 1
    2025-04-02 17:30

    [赞][赞][赞]

  • 2025-04-03 08:29

    实际上乌克兰怎么打都会失败。

黑洞观星

简介:一个无限接近于真相的解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