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冬天有多冷?

江设计 2025-01-11 08:50:23

史书记载,唐昭宗时期的一场大雪,长安城“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每天被冻死饿死的百姓都在千人以上,就连皇宫里面的景象也同样惨不忍睹,史书记载:“自后宫诸王十六宅,冻馁而死者日三四”。

也就是说,在堂堂的皇帝之家里,每天也有三四个人会因为饥寒交迫而不幸身亡,至于民间百姓的处境,自然可想而知。

有人说天气冷,那为什么古人不多穿点衣服?你能想到,古时候那些挨冻的人自然也能想到,但问题是对于古代的老百姓而言,绝大多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就连夏季,也拿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更别说在宋代以前,棉衣简直就是顶级的奢侈品。

因为当时棉花这种植物还没有大规模种植,普通人御寒的衣物,是用芦苇柳絮之类的东西填充在麻衣里面,家里的床铺只能用晒干的稻草来作为最常见的保温材料。其实在三五十年以前,老百姓也基本都是用稻草铺床,才能熬过寒冷的冬夜。

至于棉衣棉袄,当时甚至有“一件棉衣传三代”的说法。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家里没米下锅,于是主人就将一件破棉袄拿到当铺换钱。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想,为什么一件破棉袄还能换钱?就是因为棉衣这种东西在过去真的是很稀有、也很重要的物资,棉袄虽破,但在寒冷的冬天却能救命。

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过《卖炭翁》的故事,诗中这样写道: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为什么老人家守着一车炭宁愿挨冻,也舍不得自己烧?因为木材和木炭,在古代可以算得上是战略资源,所有的山林田地,要么是朝廷所有,要么是地主所有,不是老百姓想砍就能砍,如果你去偷,轻则挨揍,重则送官。

当然,那时候也有很多无主的荒山野岭,但都是深山老林,而且跋山涉水太过艰难,没有几天时间根本出不来,而且就算砍到了柴,也无法将其运出,光靠自己背自己扛那产出效率又太低。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古代催生了一种职业,也就是专业砍柴的樵夫,然而这种工作既危险又辛苦,所以无论是砍柴的人还是烧炭的人,都舍不得自己用。

22 阅读:10453
评论列表
  • 2025-01-30 00:04

    谁家祖上没有富裕过!古代的穷人根本没有活下来的能力,现在的穷人就是古代的富人后代!

  • 2025-02-01 18:33

    我九零后 我小时候家里还用小麦秸秆给我铺床呢 枕头是用一个蛇皮袋子装上小麦秸秆

  • 情风 16
    2025-01-30 22:42

    那时生态极好,四季分明。现在环境不如以前

    用户10xxx40 回复:
    呦,你还是穿越回来的呢
  • 2025-01-25 11:56

    珍惜现在吧

  • 圆圆 13
    2025-01-26 17:37

    现在很多人以为古代传统文化没有被破坏,古代都是极乐世界,都以为自己是古代帝王将相般的生活。

  • 2025-02-01 21:16

    宋以前中原气候是亚热带

  • 2025-02-01 07:31

    真是我们的先人太不容易了[点赞]

  • 2025-02-21 01:25

    古代树木多,用柴生火,便宜又保暖,又环保。

  • 2025-01-31 18:00

    我愿意回到南宋

    放开那女孩让我来 回复:
    回到宋朝当皇帝,然后全家被抓上北方当狗溜
  • 2025-02-09 21:45

    明朝嘉靖时期属于小冰川时期的确是冷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