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城市的灯火阑珊,你是否还在熬夜奋战?一项最新研究揭示,对于“夜猫子族”而言,凌晨1点后的夜深人静,或许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宁静。国际学术期刊《精神医学研究》上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熬夜至深夜,不仅不利于精神健康,还可能增加患抑郁症或焦虑症的风险。
这项由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与行为科学教授杰米·扎伊泽主导的研究,通过对英国近7.4万名成人的睡眠偏好(即“cronotype”)与实际睡眠行为的对比分析,发现了令人深思的结果。研究显示,与“早晨型”或“中间型”人群相比,“夜猫子族”在深夜保持清醒,其精神健康障碍的诊断率高出20%至40%。而那些习惯早起的人群,精神健康状况普遍更佳。
研究者推测,这一现象可能与“午夜之后的心”理论紧密相关。该理论认为,午夜之后的清醒状态会增加冲动行为和不良决策的风险。扎伊泽教授进一步解释道:“早起者更懂得大脑在深夜并非最佳状态,因而能避免在疲惫时刻作出不利决定;而夜猫子们却可能在凌晨三点,因一时的清醒而误以为此刻的判断无比明智。”
为了维护精神健康,专家建议人们在太阳落山后,争取获得7至9小时的充足睡眠。然而,改变长期形成的“夜猫子”作息并非易事。对此,扎伊策教授鼓励尝试培养早睡习惯,逐步调整睡眠模式,尽管承认改变“cronotype”绝非一蹴而就。
未参与该研究的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授马修·雷勒提醒,如果习惯于凌晨1至2点入睡,极有可能导致日出后数小时才醒来,与自然光暗周期的失调,可能对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造成潜在威胁。他强调:“我们的身体需要清晨的强光信号来同步生物钟,缺乏这样的信号或接受混乱的时间线索,将引发生物学上的紊乱,进而影响大脑功能。”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睡眠医学教授英迪拉·古鲁巴·加巴图拉则从神经科学角度阐述了睡眠不足对大脑前额叶的影响。“大脑前额叶特别容易受睡眠剥夺的影响,它负责情绪调控、决策制定等高级认知功能。当我们在深夜保持清醒或睡眠不足时,自我控制力减弱,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加剧,以及焦虑感的增加,因为此时大脑的高层次调节机制变得迟钝。”
针对那些不得不在夜间保持清醒的职业人士,如轮班工作者,两位教授给出了实用建议:“短暂的小憩能够有效缓解疲劳,而在工作间隙接触明亮的自然光,有助于提振精神,减少疲倦感。”
在追求梦想与效率的同时,别忘了给予自己足够的关爱与休息。记住,夜深人静之时,也是心灵休憩的最佳时机。愿每一个“夜猫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让身心在宁静的夜晚得到真正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