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黄素珍,今年52岁,初中文化,婚后一直生活在一个南方的小县城里。
丈夫早些年在一家国企上班,后来公司改制,他提前退休,拿着还算不错的退休金。
我们家条件虽然比不上城里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家,但在我们这个小县城,也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我年轻的时候在县城一家缝纫店打工,后来店铺倒闭,我就一直做点小生意,摆摊卖衣服,一卖就是十多年。
辛辛苦苦供出了一个儿子,名叫林浩,今年28岁,研究生毕业,大学考到大城市,还考上了公务员,虽然起点不高,但前途稳定,我和他爸都觉得这辈子算是值了。
林浩从小就懂事,不打架不惹事,学习也好。
我们夫妻俩一直把他当宝贝一样养着。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找个门当户对、有稳定工作的姑娘,过上比我们强的日子。
可就在前段时间,他告诉我们: 他要娶一个农村姑娘,姑娘没上过大学,家里还有弟弟妹妹,父母都是务农的。
我当时差点没气晕过去。 我苦口婆心劝他:“你条件这么好,找谁不好,非得找个农村的姑娘?你想过你以后的生活没?”
可儿子却说:“妈,我喜欢她,人好,踏实,我认定她了。”
我当时真是气得饭都吃不下,怎么也想不通,他为什么要放弃那么多条件好的姑娘,就为了一个农村姑娘。
林浩第一次带那个农村姑娘回家的时候,我是满脸的不情愿。
姑娘叫李雪,24岁,个子不高不矮,皮肤黑黑的,穿着一身深色连衣裙,脚上一双布鞋,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看起来倒是干净利落,只是跟我想象中“儿媳妇”的样子相差太远。
我故意冷着脸,连眼神都没给她一个好看的。
晚饭的时候,我故意做了一桌辣的菜,知道她是北方人,不太能吃辣,这算是我的一点小心思。
可她却不动声色,边吃边笑,还不停夸我做菜好吃:“阿姨,您这手艺真好,我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豆腐干。”她还主动帮我洗碗擦桌子,我不让她动,她偏要抢着做。
我心里多少有点动摇,可还是咽不下那口气。
晚上我和丈夫吵了一架:“你看看你儿子找的这是什么人?我们家养了二十几年,就给他找了这么个媳妇?”
丈夫却说:“你别老想着门当户对,关键是他们俩过得好。”他的态度让我更来气了。
第二天,李雪走的时候,给我留了两个手织的毛线杯套,还有一袋她老家自己晒的笋干,说是“阿姨您喜欢做饭,这个炖汤特别香”。
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这姑娘倒是细心得很,可我还是不愿意让儿子吃苦。
我开始找各种理由阻止他们交往。我给林浩介绍了一个我们单位朋友的女儿,在银行上班,家里也殷实,人也长得大方得体。可林浩根本不搭理:“妈,我不是你找工作,这是我的婚姻,我要自己选。”
我们冷战了好几天。后来我实在气跑去找了李雪,想当面跟她谈一谈。
我约她在一家咖啡馆里,她还是那身素净的衣服,看起来一点都没有被我排斥的情绪。 我开门见山地说:“你要真为浩浩好,就放手吧,你们不是一路人。”
她静静地听我说完,才慢慢开口:“阿姨,我知道我配不上他,但我真心喜欢他,也愿意为他努力。如果您真的觉得我不够好,那我愿意带您回我家看看,看看我们家的情况,也看看我是怎样长大的。”
我一开始是拒绝的,可她眼神太坚定了, 我突然想看看,她到底凭什么这么自信。
那一周末,我跟着他们去了李雪家,坐了两个小时车,终于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子很穷,路都是泥土路,房子是老式砖瓦房,但她家门口打扫得很干净,门前还有两盆盛开的花。
她父母早早等在门口,母亲穿着洗得发白的围裙,满脸笑容地迎接我们,父亲则帮我们提行李,嘴里不停说着“快请进,快请进”。家里虽然简陋,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灶台擦得干干净净,连锅盖都反光。
饭桌上,她母亲做了一桌子菜,全是自家种的,鸡也是早上才杀的。李雪在厨房里忙前忙后,像个小大人一样,一边炒菜一边哄着弟弟妹妹做作业。
我突然有点恍惚:这个姑娘虽然出身贫寒,但她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韧劲和温柔。
吃完饭后,她带我去看她奶奶,奶奶瘫痪在床,她每天都会给奶奶擦身、翻身、喂饭。她一边做着这些事,一边轻声说:“我从小就跟奶奶感情最好,她不识字,但总说做人要有良心。”
我站在门口,看着她细心地照顾着奶奶,心里忽然一阵酸楚。
我问她:“你以后就甘心一直照顾一家人吗?你不怕你儿子也要负担你这些弟弟妹妹?”
她放下勺子,看着我说:“阿姨,我不求你们帮我家,但我会靠自己努力,把事情处理好。我不是拖累浩浩的人。”
这趟回来后,我沉默了很久。她没有华丽的背景,却有一颗比很多人都要坚定的心。我慢慢开始理解了,为什么林浩会这么坚持。
接下来的几周,我开始试着接纳她。她也没让我失望,工作上积极找机会,进了一家小公司做行政,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帮我做饭。
有时候我累了,她会给我泡脚、按摩,像亲女儿一样。
一次我生病住院,是她整夜守着我,林浩白天要上班,她就一个人忙前忙后,连我丈夫都动容地说:“这姑娘,比亲闺女都贴心。”
我终于承认了,我错了。
不是所有农村姑娘都不行,也不是所有公务员家庭的儿子都必须找个“体面”的媳妇。 真正的感情,靠的不是门当户对,而是相互扶持的心。
03现在,林浩和李雪已经订婚了,婚礼定在今年国庆。她还坚持不收我们家彩礼,说是“浩浩挣的钱要留着买房”。
她父母也很通情达理,说婚礼一切从简,不给我们添麻烦。
我常常跟邻居们说, “我这儿媳妇,虽然不是我当初想的那种,但却是我现在最满意的。”
而我也学会了放下偏见,放下那些“世俗眼光”。人这一辈子啊,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愿意为了爱走多远。
我想,这就是我最大的成长。 也许,儿子真正教会我如何去爱,去包容。
我不再反对,因为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