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频
安阳是个古老而有生机的城市,早先殷墟邺都,后来彰德洹上,这里以商代的甲骨文和新建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为代表,一脉相连,拥有丰厚的人文历史背景。而且,作为豫北重镇,它的地理位置也很特别,太行山、红旗渠、古黄河,表里山河,襟带晋冀鲁豫四省。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形成南北大动脉。这样的地方,名人辈出和文化繁荣是题中之意。当地人为此而自豪,为了展示文化古城的现时魅力,《安阳日报》为王兴舟特地辟出一个说文史、话风土、讲道理的专栏“耕雨堂脞谈”,画龙点睛、别开生面。文章收束之际,王兄特地相告。作为好朋友,我几乎每天都要通过朋友圈读此妙文,延续不断、如展手卷,由此获得营养滋润多多。我自告奋勇要说几句赞扬和感谢的话。
所谓“脞谈”是掉书袋,打掉这顶文绉绉的纱帽,直白地说,就是闲话与小品,加了随想录和杂感。
兴舟兄在日常为政工作中攻坚克难,有体悟和觉悟而记录之;业余时间披星戴月,三更灯火五更鸡,读书有得而记录之;日常行走和出门旅行有所发现,随手提炼记录之;包括文友聚会及各色人等交谈,获得闻所未闻的知识与谈资,事后整理分类而记录之……这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看家本领,是读书人的传统和基本功,所得所成文字不拘长短,统称之为“笔记”可也。这一路一直都有,如山阴道上行,应接不暇。以近些年规模化整理出版的《全宋笔记》为例子,车载斗量堪称。晚近也不逊色,如俞曲园的《春在堂随笔》《茶香室丛抄》,邓拓的《燕山夜话》,秦牧的《艺海拾贝》等,笔记文体是一汪活水,奔流不息且开放。但也不可轻看了此类文字,并非野狐禅和轻薄为文者,如阿狗阿猫都可以。有一道门槛,不低不高——多读书饱读书是起码的,关键还要有眼光和识见,方可沙里披金。比如,刻下流行说乡愁,取材于家乡风物而写作的文字多多,而乡土的东西,要经过文人的吸纳反哺,方可发酵成为文化。一味而说“乡土的即世界的”,那是误读。
我很钦佩兴舟的勤奋。勤奋与耐力有毅力,关乎信仰。在网络和快餐文化成主流与时尚的背景下,他还坚持笔耕笔谈、集腋成裘,如果没有文化信仰和自信,不容易坚持下来。兴舟是林州人氏,我们一道在林州洪谷山访古,他告诉我,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决策,就是受到这条前人开山引水的古渠——明代的“谢公渠”的启发,而兴舟的父辈就是当年的修渠人,他也算是“渠二代”了。故而,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家乡工作的兴舟,继承了父辈和前人的精神,也是个文化愚公。
兴舟为文驳杂而精道,得益于他的语言功夫好。写散文不是作传奇,特别是小品文,味同嚼蜡不行,肯定没有市场,平铺直叙,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也不行。“脞谈”并非无病呻吟之语,不能局限于邯郸学步的水准。正因为不是虚构作品,所以讲究作者的阅历丰富,凡传世之作,举例《酉阳杂俎》《阅微草堂笔记》,诸如此类,绝不是冬烘先生出手可为。
从愚公移山的发源地济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到林州红旗渠,豫界之内的太行山,逶迤南太行,整个一个牛轭形的大转弯,承载了很多故事人物和风物传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也是“脞谈”一路,我格外喜欢施蛰存先生的《云间语小录》。北山老人自述:“我是松江人,在松江成长,住了三十年,才迁居上海,至今六十多年了……使我很有些沧桑之感。闲来无事,写下了许多段关于松江的人物、风俗、土宜、掌故的杂记,名之曰《云间语小录》。”而自告奋勇,为施先生编成这本书的学者沈建中,也是我的朋友。
我读,我还抄写,我爱这个笺笺小册二十年了,由衷向往就此模仿出一本书来。南太行通南扯北,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这些年我不知道穿越行走了多少遍,但是,我的悟性、学养和文笔不行,至今也不能为家乡奉献一小本《南太行笔记》,深感力有不逮。仅从这点而言,无论是兴舟已出版的书,还是朋友圈里的文字,我都是认真看的,希望从中获得灵感与借鉴。
兴舟的书斋名“耕雨堂”,大胆将孙犁和周作人熔铸一堂。除了孙犁,还有同样也有名的老作家,熟读周作人,得知堂文法笔法亦多,但是忌讳也多,实则是受制于过去的文化语境问题。在《书衣文录》里,孙犁题《知堂谈吃》曰:“至于他早期的文章,余在中学时即读过,他的各种译作,寒斋皆有购存……对其晚景,亦知惋惜。”可是,“人对之否定,是因为他自己不争气,当了汉奸,汉奸可同情乎?前不久,有理论家著文,认为我至今不能原谅周的这一点,是我的思想局限。”
人是人,文是文。不因人废文,是古今中外通行的文化传统。兴舟将二者作文的优点熔为一炉,用力继承,表现了他的坦率与磊落,反映了读书界的进步,诚然也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耕雨堂脞谈”历经三年,因为是纸媒写作,很不容易,称为“末班车”也说不定,故稀有而珍贵,对本地和对于作者本人,都很珍贵。雪泥鸿爪留胜迹,希望能早日结集出版,乃善事和风雅事一桩。
作者简介何频,本名赵和平,河南修武人,著名的散文随笔作家、专栏作家和文化学者。出版有《羞人的藏书票》《只有梅花是知己》《文人的闲话》《茶事一年间》等多部作品。其中《看草》和《杂花生树:寻访古代草木圣贤》,先后获评2008年度和2012年度“中国最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