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家中大型废钢回收企业“反向开票”执行情况

忆南谈商业 2025-03-28 12:11:34

专题摘要:

“第一张票”缺失问题一直制约着再生资源行业尤其是废钢行业的发展,回收企业面临无法取得税前扣除凭证的困境,资源企业所得税税负仍然较高,也存在着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等涉税的风险。

2025年4月,国税总局《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2024年第5号)如同一把利剑,斩向了延续二十年的灰色交易链条。尽管政策已然强势落地,但多数废钢加工企业依旧因循传统采购旧轨。

而2025年作为废钢行业反向开票过渡期,各地废钢回收企业目前执行情况到底如何,有哪些执行难点和痛点?富宝资讯特针对反向开票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汇总如下:

背景与诉求

1、政策依据

2024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2024年第5号),明确资源回收企业可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具发票,解决行业“第一张票缺失”问题。

2025年已进入全面执行过渡期阶段,要求企业合规操作。

2、政策诉求

为什么要“反向开票”?当企业回收废旧钢铁等物品时,常面临“发票缺失”困扰,这导致企业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难以获得合规的增值税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进而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制约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而通过“反向开票”政策,即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一是为了打通这一堵点,落实国家"两新"战略,通过税收杠杆激活循环经济市场;二是完善税收征管体系,通过"反向开票"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全面实现再生资源行业“以数治税”,利用大数据对企业形成强监管;三是破解行业困境,解决自然人销售报废品缺乏合法税前扣除凭证的痛点。政策设计体现精准施策,针对自然人设置500万/年的开票限额,并可按规定享受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和3%征收率减按1%计算缴纳增值税等税费优惠政策。

全国中大型废钢回收企业执行现状

执行情况▼

1、整体进展情况:2025年执行比例有所提高。2025年3月份,富宝资讯工调研了国内主流省份的45家中大型废钢加工企业反向开票执行情况。其中,24家废钢废钢回收加工企业仍未执行,占比53%,21家正在执行,占比47%,从这一数据看,2025年过渡期以来,中大型反向开票的执行情况较2024年是有明显好转的,众多的废钢回收加工企业也正在积极寻求合规的路径和资源。

业务占比情况▼

2、总体业务占比仍偏低:在21家正在执行反向开票的中大型废钢企业中,仅有6家废钢回收企业对回收的全部或者绝大部分废钢货源采取了反向开票,占比28.6%,占总样本的13%。其余15家中大型废钢回收企业仅对部分回收的废钢货源采取了反向开票,占比71.4%。

在调研中,部分执行反向开票业务的废钢回收企业反馈,向自然人回收的毛料废钢或者报废车回收需要对其反向开票,其余选择拿外地或者报废车的3%专票抵扣,配合双返,成本相较反开反而更低。

同时,另有部分废钢回收企业在调研中反馈,2025年开年以来,开始尝试执行反向开票,后续会继续增加反向开票比例。

阻碍因素▼

3、阻碍因素分析:在我们调研45家中大型废钢加工企业反向开票执行阻碍因素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是“找不到数量足够的自然人/个人卡”,高达13次,多数中大型废钢加工回收企业废钢货源来源复杂,既有个人散户送货的,也有黄牛贸易商,以及数量较多的中小废品回收站。而能够执行反向开票的回收企业,一般需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专业人员。但较多的废品回收站可能是夫妻店/个人店,所收的废品比较杂,文化水平有限且较为忙碌,缺乏反向开票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是“自然人不配合”,10次被提及。部分废品回收的个人中,中老年人居多,文化水平有限,纳税意识淡薄,对相对较为复杂的反开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较多的自然人拒绝提供身份证、签订协议,认为“卖废品还要签合同”是额外负担。

再次,不少地方政府正在研究/暂未要求落实,7次被提及。区域竞争失衡加剧,税收洼地政策的存在导致了不公平竞争。另外分散的自然人交易增加监管难度,部分地方担忧“反向开票”导致虚开案件激增,执行意愿不足。

最后,“成本高”,5次被提及。回收公司对自然人“反开”是取得1%的进项,但对外销售是开具13%销项,税负成本太高,回收企业难以承受。且下游利废企业也未足额支付这么多真实税款给回收公司。而部分地区通过核定征收、地方返还等政策吸引资源回收企业,部分回收企业反馈如果对自己的前端“反开”,又遇到税收洼地公司的竞争,开不起!形成了“合规企业亏损、洼地企业盈利”的畸形竞争,区域间成本差异明显。同时,部分钢厂要求供应商承担全部税负差,合规企业成本较高。

未来展望与建议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反向开票”政策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刺破了行业多年的积弊,倒逼企业走向合规化、数字化;另一方面,它也加速了市场洗牌,将缺乏竞争力的散户和小微企业挤出赛道。而那些率先拥抱变化,寻求贴合政策路线的企业,每一次的税制改革都是这些繁荣壮大的契机、

政策优化方向的建议:统一执行标准,明确跨区域开票规则,消除地方政策差异。同时降低税负压力,建议将自然人个税预缴率,缓解次年补税压力。

企业应对策略:加强合规管理:建立供应商实名制档案,完善交易台账和资金流水记录;为更好实现合规开票,企业需注意:精准评估自身政策适用性,明确政策适用条件;根据要求,优化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或制度,加强业务人员与外部销售者的沟通技巧,提升客户(自然人)对“反向开票”的接受度与配合度;确保每笔发票的开具都有据可查。

2025年废钢市场反向开票政策进入深度执行期,尽管面临自然人配合度低、区域政策差异等挑战,但长期将推动行业向规范化、集中化发展。企业需结合地方政策灵活调整策略,同时呼吁监管部门完善顶层设计,促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

0 阅读:0

忆南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