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领袖合影:王明居中,主席总理列两旁,衣着寒酸却意气风发!
这张照片非常罕见,在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一年多之后,在延安桥儿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与会的领导人在一起合影。引人注目的是,在照片最显要位置的是王明,他身材矮小,但站在C位,而主席和总理却分列在所有人员的两侧!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9年秋天的延安桥儿沟,中央在此开了近40开的会,会议期间,高级领导人们站在会场外面,为我们留下了这张非常珍贵的合影。
照片上的都是当时我党的主要领袖人物,从左往右依次是毛泽东、彭德怀、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博古、王明、康生、项英、刘少奇、陈云和周恩来。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延安的物质条件还很匮乏,尽管照片上出现的人物都是高级领导人,是影响了全中国的人,但每个人都穿着极其普通的衣服,甚至用普通已经不足以形容其俭朴程度,可以说是“寒酸”,所有人的衣服都又旧又破,除了王明之外,其他人的着装都是皱巴巴的。
但是,从每个人的脸色,都可以看到乐观、自信、从容和希望,丝毫没有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反而苦中作乐、以苦为乐,这正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毛泽东主席在站所有人的最右侧,他身材高大而魁梧,穿着一身半旧的军便装,上衣衣扣没有扣,敞开着,显示出主席的大气和信心。他仍然留着一头长发,不过已经不像长征的时候那么乱蓬蓬的。主席侧面对着镜头,眼睛望向远处,眼神充满期望,似乎一切尽在掌握。
主席旁边是彭德怀,他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彭老总也穿了一件十分普通的军装,头发很短,精干而质朴,乍一看和一般的八路军战士没有两样。在后来的日子里,彭德怀曾任解放军副总司令、总参谋长、西野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长。
王稼祥站在彭德怀旁边,他是当时的重要领导人,曾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建国后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也当过驻苏大使。王稼祥戴着眼镜,他曾留学苏联,虽然身材高大修长,却是一副典型的书生模样。
再旁边是张闻天,他很低调,站在王稼祥和朱德的身后。这个看似内敛的革命家实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曾在遵义会议后担任临时中央负责人。张闻天在解放后也曾担任过驻苏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是一个影响相当大的理论家。
张闻天的旁边就是我们熟悉的朱德总司令,他曾任红军总司令,当时正担任八路军总司令。朱老总在军中威望崇高,但农民出身的他一直都保持着憨厚和坚韧的个性,解放战争时他担任解放军总司令。建国后曾任军委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再往右边的一个是博古,他戴着眼镜,身材修长,在中央苏区时代和长征初期曾任临时中央负责人,也曾留学苏联,是一位理论功底深厚的革命家。在1946年的“黑茶山空难”中,博古不幸因飞机失事牺牲,同机遇难的还有邓发、叶挺和王若飞等重要领导人。
王明站在博古的侧前方,他曾长期留在苏联,在共产国际工作,上一年从苏联回国,他喜欢以“钦差大臣”自居。照片中的王明穿着与众不同,别人都是一身洗得发白的军便装,只有他穿着裁剪得体中山装,脚蹬一双锃亮的皮鞋。
王明身后那位戴眼镜的是康生,厚厚的近视眼镜衬托出他的博学和城府,他是一位重要的领导人,多次负责干部审查,担任过党校校长和社会部部长。在新中国成立后,康生曾经担任过山东省委书记、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副主席,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康生的侧前方也是一位影响很大的领导人,他身材不高,很敦实,一望就知是一位自信满满的人物。他就是在中央苏区和抗战前期的重要领导人项英,抗日战争中,项英担任新四军副军长和政委,在1941年的“皖南事变”中,项英被叛徒杀害,以身殉职。
项英的身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少奇,他在早期是著名的工运领袖和白区地下工作者,在照这张合影时,他还没有异军突起,照片上的少奇同志一头长发,像个中学老师。但不久之后,他就以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以及突出的贡献成为我党主要领袖,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和中央副主席,是毛泽东主席的接班人。
刘少奇身前的也是一位影响了全中国的领导人,他就是财经和治国专家陈云。当时的陈云还很年轻,只有33岁。他个子不高,面容清瘦,留着长发,显得非常坚定。陈云在新中国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副主席等职,是新中国财政经济事业的奠基人。
照片上最右侧的是所有人熟悉的周恩来总理,他站得很直很挺拔,留着精干的短发。红军时期的周恩来主要负责军事,但进入抗日战争后,他主要负责统战工作,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他协助毛泽东主席指挥解放军作战。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担任总理一职,同时还担任过政协主席和党中央副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