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卿羽飞
编辑 | 卿羽飞
前言
大家是不是都已经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班了,这个春节好像一眨眼就过完了。
但是其实按照我们过去的习俗来说只有过了正月十五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过完年,在过年的这些天中每一天都有属于自己的习俗。
大年初九也就是今天都有哪些习俗呢?
大年初九
在过去大年初九这一天被称之为“天日”,也被称为“玉皇诞”和“天公生”。
根据明朝的《蠡海集》记载:“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
也就是说,玉皇大帝是在正月初九诞生的,既然是玉帝的生辰,那么这一天就非常重要,在过去会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庆祝玉帝诞生。
一般都是通过道馆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道士们诵经礼拜,民众们望空叩拜,并用牛、羊、猪、水果等食物进行祭拜。
不仅仅是向玉皇大帝祝寿,同时也会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过去的这一天,大家在街上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互相问好,因为害怕冒犯“天神”,家家户户也会准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胡同、巷口等地方向上天膜拜。
并且在这一天大家还会在家中设酒席,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聚餐。
当然不同的地区民风民俗都不一样,像是闽南地区,他们祭祀用的东西就不一样。
在正月初九,闽南地区的人一般会在房屋厅堂上挂起一盏“天公灯”,上面写上自己来年的愿望。
并且闽南地区的祭坛就是八仙桌,桌上摆着三盏神灯、五果、六斋、果盒还有茶水。
其中“五果”就是柑、橘、苹果、香蕉、甘蔗,“六斋”是金针菜、香菇、木耳、冬笋、菜心、豌豆。
在摆好贡品之后,全家人都会面向户外对天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来保佑自己家人身体健康,来年人丁兴旺。
山东地区一般会在这一天举办庙会,当地还会举办隆重的“玉皇演驾”仪式。
广州一些地区也会在初九这天举办花灯会,花灯活动一直会到元宵节才结束。
而在四川达州市,正月初九这一天也是他们的“达州元九登高节”,这其实是达州市人民的市节。
在这一天达州市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登上高山,在山上席地而坐一起用餐。
虽然每个地区祭拜天地的方式不同,但是他们的心愿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在正月初九这一天不仅仅是要祭拜天地,在吃的方面也有很多的讲究。
吃食
和祭祀的方式一样,不同地区大家吃的食物也不一样,很多北方地区的人在正月初九这一天会吃饺子。
饺子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从春秋时期就已经有饺子的身影了。
饺子因为形状和元宝长的很像,所以一直有着好运和财富的象征,经常能够在各大习俗中见到饺子的身影。
尤其是在新年时,大家还会在饺子中包上硬币,有谁吃到这个特殊饺子来年就会有好运。
饺子在我们中国的传统美食中有着重要意义,在2017年骆马湖鱼头饺子还被评为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饺子之外还有一样东西家家户户必不可少,那就是鱼。
并且鱼也是南北方少有的统一食材,在过年期间每户人家的桌上一定会有鱼这道菜。
有一个成语是“年年有余”,寓意是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和粮食,鱼因为和“余”是同音字所以也被大家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再加上余鱼的味道鲜美,不论老人小孩都非常喜爱。
鱼的做法也有很多种,像是红烧、清蒸等等,不论怎么做都是一道难得的美味,再加上它的寓意好,所以逢年过节饭桌上一定有它的身影。
不知道大家喜欢吃鱼吗?
除了鱼在初九这一天不少地区的人还会选择吃年糕。
年糕也是不少地区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民间一直有着“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这样的俗语。
年糕一般都是大米或糯米煮成饭,之后打制或水磨成粉,最后压制成块状的年糕。
虽然每个地区的做法不同,但是大家制作工艺都是相似的
年糕在我们中国也是流传已久,尤其是慈城年糕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
年糕的口感软糯,味道微甜非常受小孩子的喜爱,在初九这一天大人们为小孩子制作年糕也是希望他们能够步步高升。
此外不少地区的人还会在初九这一天吃面条。
面条是我们中国的一道主食,因为它每一根都非常长,所以面条也有长寿的象征,有的时候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煮长寿面吃。
所以在初九这一天,不少人家里都会准备面条,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福寿安康。
除了吃食之外在初九这一天还有很多的忌讳。
忌讳
在过去的时候初九这一天大家会斋戒沐浴,并且污水不能倒在地上,像是洗脸水、洗澡水等等,因为害怕会污了天公的脸。
所以一般都是将污水倒在不露天的地方,像是厕所、尿桶等等。
农民在这一天也是不会去挑粪、担肥,因为害怕会玷污了天神。
并且在这一天,妇女也不能动针线,有传言这一天动针线是会烂胳膊的。
而且祭祀的祭品也有讲究,不能用母鸡,一定要用公鸡。
这些虽然在我们看来都是封建迷信,但是这也是古人害怕自己对天神不好来年倒霉,所以才有这些忌讳。
结语
大家有听说过这些习俗吗?你们生活的地方在正月初九时会如何度过呢?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参考消息:
信息来源:农视网——大年初九,“天日”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2024-03-16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正月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