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金庸小说+肖战”的三板斧,上映前预售第一,上映第一天就完形毕露,现在处于垫底的状态。
《哪吒2》冲击百亿,早都不跟他们“玩了”;
《唐探》跟着喝汤,也拿下了30亿的票房,而剩下的几乎是哀鸿一片啊。
因为《哪吒》的强势,今年的《熊出没》表现都很一般,而《封神》和《蛟龙》彻底扑街,当然了,最惨的还要数这一部《射雕英雄传》了。
16天总票房是6.35亿,还不及哪吒和唐探的零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肖战的几千万粉丝真的扛不起吗?
其实,该片最大的责任方还在落在导演和编剧的身上。
徐克,以前也打造了不少的经典作品,捧出了王祖贤,林青霞,张曼玉等顶级明星,然而,这一部《射雕英雄传》,徐克从选角开始就没有打算好好做。
总体来说,《射雕英雄》的故事太过于宏大,如果改编成为电视剧,也需要三四十集的样子,因此,大家以往见到最多的就是剧集的形式出现。
比如83版的《射雕》,比如周迅版的《射雕》等等。
想要浓缩在两个小时的时间,本来就相当困难,导演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回忆和旁白的形式穿插讲述。
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们会一头雾水,原著中的名场面段子都很突兀,比如郭靖和黄蓉的情感进展,比如江南七怪之死,比如和洪七公相识的过程等等。
电影中都是一笔带过的,剧情起承转合间有一定的割裂感。
同时,电影中很大的篇幅都用了蒙古语,本来演员的台词就值得商榷,这一下大家看得更是吃力了。
比起《哪吒》从头紧绷到尾,这一部电影倒是看得人昏昏欲睡,从剧情开始就没有抓到人。
第二点,也就是大家说的最多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演员和小说偏差太大。
女主黄蓉是这样的,实在是撑不起风华绝代的蓉儿啊。
剧方用肖战也能理解,顶流嘛,就是看重你粉丝的预售能力。
然而,粉丝冲预售对排片没有任何影响,院线经理“精得一批”,重头戏还是排给了《哪吒》和《唐探》。
果不其然,上映第一天就疲软了,匆匆几日游就彻底崩盘。
同时,豆瓣5分多的成绩,口碑也宣告扑街,这样一来,别说徐克了,神仙也救不了啊。
著名的编剧汪海林这样评判这部电影。
言外之意很明显,就是说给徐克什么样的人,救出什么样的效果,顶流出演,有粉丝去冲预售,就有更多的普通观众被劝退。
在春节档上亿观众的眼中,粉丝那一点体量,简直是蚍蜉撼树。
据悉,这部电影投资不菲,敢上春节档宣发费也是不小一笔,这样算来,这个票房也亏得底朝天了。
“大烂片”血亏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