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污蔑犯了“意欲谋叛”的罪,让高宗和秦桧给害死了。这事儿过后,朝廷很快就把岳飞被判死刑的判决书,刻成板子印成榜文,在全国各个地方都给张贴公布了。
岳飞被害死的那一天,临安(也就是杭州)的老百姓都伤心地哭个不停。
南宋有个特别爱国的大诗人叫陆游,他曾经说过:
在建康的监狱里,张德远(张浚)把范琼给杀了,都城的人都特别高兴,欢呼雀跃;在临安的监狱中,秦会之(秦桧)把岳飞给杀了,都城的人都伤心不已,泪流满面。这事儿谁对谁错,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那时候,秦桧的手下在都城到处都是,可即便这样,有个不怕危险的好汉叫隗顺,他悄悄把岳飞的遗体从大理寺的监狱里背了出来,然后翻过城墙,把遗体埋在了九曲丛祠旁边,还起了个名字叫贾宜人墓。
打那以后啊,每回除夕赶上下雨,在江浙那旮旯的民间,就流传着这么个说法:忠臣岳飞在除夕的时候让秦桧给害死了,就连老天爷都替岳飞的冤死伤心掉泪呢。
【1、当世人的悼念】
岳飞离世后,爱国的军民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悼念行动。
在临安府(就是现在的杭州)西溪寨驻守的官兵子弟们,借着迎请“紫姑神显灵”这个名头,竟然仿照岳飞的笔迹,用岳飞的语气写了一首绝句,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岳飞的悲痛思念之情。
这事儿传出去以后,秦桧知道了很生气,就把那些人抓起来整治,好几个人被流放,甚至还有人死了。
在咱们国家各地,好多人都纪念岳飞,同时对秦桧那是一通痛骂。
建康的老百姓,用“请仙”这种办法,写了些诗来夸赞岳飞,还痛斥秦桧呢!
“哎呀,金兵那是闹得厉害,我只得带兵出征。在中原那是一场场血战啊,可这心中的愤恨还是没法平息。这国家就像大厦已经倾斜了,我独自一人努力支撑,哪能想到那秦桧这个长脚的家伙,把老百姓都给耽误了!”
咱老百姓那可是爱啥恨啥分得清清楚楚的。
官方压制大家悼念岳飞,人们呢,就想了个办法,借着“请仙”来表达对岳飞的怀念,也以此来表示对投降派的愤恨。
那种拿宗教的神秘外皮做遮掩的悼念活动,让当时的人们产生了更为强烈的反应。
岳飞被害三个月后,韩世忠在灵隐飞来峰山腰建了一座“翠微亭”,这亭子是以岳飞的诗来命名的。韩世忠建这亭子就是为了纪念岳飞,也是在表达对当权者陷害忠良的不满和抗议。
韩世忠建造的翠微亭,经过历代的修整维护,到现在还在呢,保存得挺好。
大伙一瞅见翠微亭,就会念起岳飞那首满是爱国主义情怀的《登池州翠微亭诗》
常年征战,衣服上满是尘土,特意寻个时间去那青翠的山间游玩一番。这儿的山山水水真是好看得很呐,玩够了,就趁着明月,骑马赶紧往回走。
在南宋那个时候,朝廷的政策压得人喘不过气,鄂州的老百姓,十家里头有九家都把岳飞的画像挂在自己家里,从早到晚地供奉着。
【2、岳飞的平反之路有多难?】
大家都特别恨秦桧,恨得想把他给杀了。殿前司(就是禁卫军)的军校施全,在杭州的望仙桥这儿等着秦桧坐轿子上朝,打算趁秦桧经过的时候动手。施全拿着斩马刀猛地冲上去,可惜没砍着秦桧,就只砍断了一根轿柱。然后施全当场就被抓住了,最后壮烈地牺牲了。
绍兴二十五年(1155 年),秦桧死了,好多人都上书说要给岳飞洗刷冤屈,可高宗这人一点都不觉着自己错,还让跟秦桧一路货色的万俟卨当宰相。
万俟卨仗着自己是宰相,铁了心不让给岳飞平反,他跟高宗讲:
“敌人那边正想着求和呢,要是这会儿去追究过去的事,会让天下人心里犯嘀咕,这事可不能干啊。”
在绍兴三十一年(1151)的夏天,御史中丞汪澈去鄂州岳飞原来的部队那儿视察。那儿的校官们跟汪澈诉说岳飞是被冤枉的。汪澈当时就说,他愿意把这事儿上奏让上面知道。
这话说完,官兵们“哇”地大哭起来,哭声跟打雷似的,有的边哭边喊:“要给岳公争口气!”“大家都盼着能收复中原,可岳公却因此去世,北方来的人还能念叨着过去的忧愁呢。”
岳飞被害死了,这对盼着朝廷军队收复中原的老百姓来说,那可是个沉重的打击啊!他们心里头特别想念岳飞。朱仙镇的老百姓想着岳飞的功劳,私下里互相联络着要建座庙,悄悄地祭祀他。
南宋孝宗的时候,朝廷正式给岳飞平反啦,这下南宋的老百姓就能光明正大地祭奠岳飞了。可朱仙镇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那地方还在金人的统治之下,所以还没法公开祭祀岳飞。
在金、元两代的时候,这座由民间私自建造的岳祠,由于时间久了,就变得荒废破败,被埋没了。不过,老百姓在春秋两季搞集会的时候,还是会摆上岳飞的灵位来祭奠。
在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 年)的时候,当地政府出手了,给建了个岳武穆王庙。
好多地方都有纪念岳飞的庙宇呢,像杭州、汤阴、宜兴、九江、武汉这些地儿都有。要说规模比较大的,那得是杭州西湖的岳庙墓和河南汤阴的岳飞庙。
岳飞去世二十一年后,到了绍兴三十二年的六月,赵昚登上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孝宗。
孝宗想要抗击金兵,听了大学生程宏图说的“要为岳飞平反昭雪”的话,就给岳飞恢复了名誉和官阶。后来这人不小心把“告身”给弄没了,只好回了老家。这年冬天十二月,又第三次到相州大元帅府去当兵。
1127 年,这一年是建炎元年,那时的岳飞 25 岁。
夏天七月的时候,这人上书表示反对把京师往南迁,结果就被革职了,只能回老家去。在回老家的半道上,这人第四次去参军,加入了河北招抚司,招抚使张所特别看重他,把他破格提拔成了统制官。到了九月,这人跟着都统制王彦渡过黄河去抗击金兵。
1128 年,那是建炎二年,这一年,主人公 26 岁啦
这人因为擅自离开王彦的部队,违反了军纪,不过被宗泽给放了,还让他当“踏白使”来立功赎罪。后来在汜水关这一仗打胜了,这人就被提拔成统制官了。
1129 年,那是建炎三年,当时的人 27 岁
在汴京的南薰门把叛军王善打得大败,然后被提拔为武经大夫,跟着杜充到了建康。建康被敌军占领后,就撤兵到广德、溧阳这些地方,最后把溧阳又夺回来了。
1130 年,那是建炎四年,岳飞 28 岁啦
岳飞屯兵在宜兴。这一年,从相州接回来的母亲姚氏就在宜兴的军营里。岳飞的原妻刘氏走散了,他在江南又娶了李氏当妻子,李氏也在宜兴的军营中。这个李氏就是岳夫人。
咱把建康给收回来啦,然后这人就被提拔成通泰镇抚使了。
1131 年,这是绍兴元年,当时的我 29 岁
去征讨流寇李成、张用。然后就被提升为神武副军都统制啦。接着在洪州屯兵驻守。
1132 年,那是绍兴二年,这一年,30 岁啦
1133 年,那是绍兴三年,岳飞 31 岁了。
七月的时候,岳飞把江西吉、虔二州的农民起义给平息了。到了九月,他接到召唤就去了皇帝所在的地方。高宗赐给他一面写着“精忠岳飞”的锦旗。岳飞成了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办公的地方在江州。神武副军改成了神武后军,岳飞当神武后军的统制。他还写了《满江红》这首词。
1134 年,那是绍兴四年,岳飞 32 岁啦
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把襄阳六郡给收复了。然后被任命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还被封为武昌县开国子。接下来就驻扎在鄂州了。
1135 年,那是绍兴五年,这一年,岳飞 33 岁啦。
第二次去面见皇上。夏天的时候,按照高宗的命令去镇压湖南的钟相、杨么起义。这人是神武后军都统制,被封为开国公。之后军队回到鄂州。
1136 年,那是绍兴六年,这一年岳飞 34 岁啦
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军队长驱直入到了伊、洛地区。(此人)担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同时还兼任宣抚河东以及节制河北路的职务。
母亲姚氏去世了,安葬在庐山。(这人)因为眼睛有疾病,请求解除军务。
1137 年,那是绍兴七年,这一年岳飞 35 岁啦
去了平江,到建康的皇帝外出临时住所,随侍高宗。被封为太尉,升任湖北、京西路宣抚使,还兼任营田大使。因为淮西合并兵力的事情和高宗起了公开冲突,一气之下抛弃军队,气冲冲地上了庐山。
1138 年,绍兴八年,这一年岳飞 36 岁
高宗、秦桧跟金搞妥协协议,这事儿岳飞反对。枢密副使王庶到江、淮视察军队,岳飞给王庶写信说:“今年要是不发兵打仗,我就交回符节,请求辞官闲居。”
秋天的时候,岳飞奉诏到临安的皇帝行宫去拜见。他当着秦桧的面直说:“金人不能信,和好这事靠不住,宰相谋划国家大事没做好,恐怕会被后人嘲笑。”
1139 年,那是绍兴九年,岳飞 37 岁啦
写了《谢讲和赦表》,坚决反对《绍兴和议》。连着四次上奏章,极力推辞“开府仪同三司(这可是从一品的官)”,可高宗不答应。
1140 年,也就是绍兴十年,这一年岳飞 38 岁啦
金兵毁了盟约,向南来侵犯。岳飞带领军队第三次大规模向北出征,去收复中原。这一次取得了郾城颍昌的大胜仗,夺回了蔡州、陈州、郑州,还有西京等好多地方,军队前进到了朱仙镇,直接冲着金军的大本营汴京去了。
七月底的时候,高宗和秦桧用十二道金牌强行命令(岳飞)回师。
1141 年,那是绍兴十一年,这一年,我 39 岁啦
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不再担任湖北、京西路宣抚使,要去临安的枢密院做事。
冬天十月份的时候,岳飞被张俊、秦桧等人诬陷说他“谋反”,然后就被关进了大理寺的监狱里。
1142 年 1 月 28 号(也就是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那年 39 岁
在农历除夕的前一天晚上,高宗下令在大理寺把岳飞处死了。与此同时,岳云、张宪也一同被害死了。
1162 年,那是绍兴三十二年。在这之后的二十年
夏七月十三号,孝宗下了《追复指挥》,说要给岳飞“恢复原来的官职,按照礼节改葬,寻找他的后人,特别给予录用”,这下岳飞的冤案算是被平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