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至24日,特朗普及其团队如同商量好一般,密集释放出“中美正在谈判”“即将达成协议”的消息,甚至抛出“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这样的诱饵,试图营造出中美贸易战即将降温的假象,让世界以为双方正朝着和解的方向迈进。
但是中国和美国谈没谈,中国自己能不知道?
4月24日,中国外交部与商务部在同一天严正回应,所谓中美谈判纯属美方编造的假消息,双方并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这一回应,简洁有力,瞬间戳破了美方精心编织的谎言气球。
美方为何要不遗余力地释放这些“谈判烟雾弹”?究其根源,不过是出于三重自私自利的动机。从国内政治角度看,美国因对华加征高达125%-245%的关税,国内经济已经千疮百孔。通胀如脱缰野马般飙升,供应链断裂的危机四处蔓延,特斯拉工厂停产、F-35战机生产停滞等负面事件不断冲击着美国经济的根基。民众的不满情绪如熊熊烈火般高涨,特朗普的支持率也因此创下新低。
在这种岌岌可危的形势下,他急需通过编造“谈判进展”来转移国内矛盾,妄图将民众的视线从其糟糕的经济政策上移开,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政治地位。
在国际舆论方面,美国试图凭借“对华强硬但愿意对话”的虚假姿态,塑造自己依旧是“世界规则制定者”的形象。实际上,美国长期奉行的单边主义早已使其在国际社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欧盟、日本等昔日盟友,早已看清美国的自私本质,纷纷拒绝配合其不合理的关税政策。为了掩盖这种孤立状态,美国只能通过制造虚假的谈判消息,来挽回一点颜面,欺骗国际社会。
此外,特朗普政府还保留着极限施压的惯性思维。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通过不断地“口头喊话”,就能迫使中方在谈判桌上让步,延续其所谓“交易艺术”的讹诈套路。但他们似乎忘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会被轻易吓倒的国家。
中国之所以能如此迅速且有力地“打脸”美方,是有着坚实的事实依据的。从程序透明性来看,中美若启动正式谈判,这绝非简单的事情,需要外交、商务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并且必须遵循世贸组织框架。然而,中方外交部和商务部均明确表示,未接到任何磋商通知,美方声称的“每天沟通”纯粹是无稽之谈,毫无事实基础。
在立场一致性上,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中方的立场始终坚定如磐石,“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但前提是美方必须取消所有单边关税,并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可美方不仅没有取消关税,还持续对华进行无端的污名化指责,比如污蔑中国“依赖出口”等,这种毫无诚意的行为,中方自然不会接受所谓的谈判。
事实验证力更是彰显了中国的底气。中方通过积极调整供应链,如经墨西哥、越南转口贸易等方式,已成功化解了78%对美出口的关税冲击。与此同时,中国对东盟、欧洲市场的贸易增速显著,经济抗压能力远超美方的想象。这充分表明,中国在面对美方的贸易霸凌时,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应对,“没有谈判必要”的背后,是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在支撑。
中国的发展靠的是自身的努力与奋斗,而非他人的施舍,谈判的前提永远是平等。若美方仍执迷不悟,沉溺于“谎言外交”,那么等待它的,必然是更多被“打脸”的尴尬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