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通牒发往全球,加拿大13名省长亲自出马,又打起“中国牌”

张倩千 2025-02-19 10:47:04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自3月12日起对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这一举措在国际上引发轩然大波,其中加拿大的反应尤为激烈。

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钢铁和铝出口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加拿大相关产业冲击巨大。此前特朗普就曾签署行政令,要对进口自加拿大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叠加这次的政策,美方对加拿大钢铝产品的关税将高达50%。美国市场的五大钢铁供应国里,加拿大排在首位,这高达50%的关税,加拿大实在难以承受。

加拿大省长(资料图)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一开始态度强硬,强调美方行为“不可接受”且“完全不合理”,还说加拿大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要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也征收25%的关税,甚至考虑非关税手段反制。可实际情况却有些“打脸”,特朗普10号签署行政令后没几天,12号加拿大全部13个省和地区的省长就集体跑到美国“求情”去了。这种全国省长集体赴美游说的阵仗,在加拿大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些省长们去美国,表面上是想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提醒美国,加拿大是其重要的合作伙伴。但他们的主要策略却是大打“中国牌”,把中国描绘成“共同的经济敌人”,想借此转移美国政客的视线,拿中国当讨好美国的“投名状”。

以安大略省省长福特为例,他宣称加拿大可以学美国,阻拦中国通过墨西哥转运货物,还说要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及电池、钢铝等产品,征收和美国一样甚至更高的关税。他还跟着美国政客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的说法,说中国出口廉价钢铁、铝,破坏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就业,还呼吁美加一起“保护自己免受中国这样的国家的伤害”。为了讨好美国,这些加拿大政客的行为实在是毫无底线。

其实,加拿大这些年在外交上一直唯美国马首是瞻。在华为5G问题上,加拿大为了取悦美国反复摇摆,导致自身科技转型滞后。在“印太战略”中,加拿大盲目跟随美国的遏华路线,成了亚洲国家眼中的“搅局者”。孟晚舟事件以及加拿大单方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这些都是加拿大为了给美国递“投名状”,严重伤害了中加关系。

铝材(资料图)

加拿大原本是个中等发达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稳定的经济环境,本来有能力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以前加拿大也有政治家致力于在多边框架内发挥建设性作用,像参与调停苏伊士运河危机的皮尔逊,推动《渥太华禁雷公约》的克雷蒂安。但现在的加拿大政客,却甘愿当美国地缘政治博弈的马前卒,亲手毁掉自己国家的国际形象。

加拿大这些省长们想靠打“中国牌”让美国取消关税,这想法太天真了。美国外交奉行“美国优先”,把“交易即正义”当作法则,还想控制周边国家。加拿大历史上就吃过这种外交风格的亏,现在却还想靠讨好美国获利,恐怕最后只会失望。美国真的会因为加拿大对抗中国,就网开一面取消关税吗?很难说。毕竟美国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加拿大在美加交易里能有多少分量,美国心里清楚得很。

而且,加拿大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加关系,也破坏了全球贸易秩序。加拿大一边声称“反对经济胁迫”,一边却对华肆无忌惮地污名化、标签化,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将产业竞争安全化。这种双重标准,让加拿大成了破坏多边贸易体系根基的帮凶。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加之间有着深厚的贸易基础,和中国合作才符合加拿大的国家利益。把中国当成“经济敌人”,不但解决不了加拿大眼下被美国加征关税的问题,还会让加拿大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被动。就拿加拿大各省和中国的贸易情况来说,不同省份对华贸易占比不同,比如马尼托巴省占加拿大对华出口的5.4%,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则占到29.2% 。要是因为这些政客的错误行为,导致中加贸易受损,这些省份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

现在的加拿大,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继续跟着美国,当美国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牺牲自身利益和国际形象;还是回归理性务实的外交道路,停止把中国议题工具化,客观看待中加之间的共同利益,在多边合作和公平贸易里寻找发展机会。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把外交政策建立在对强权的幻想上,最终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加拿大的出路,不在华盛顿的会议室里,而在渥太华的战略觉醒。如果加拿大不能认清现实,及时调整外交策略,未来恐怕会陷入更深的困境。

0 阅读:19

张倩千

简介:每日分享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