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陈若琳:从小被父母丢弃,未婚没恋爱,把全红婵当成亲女儿

今夜没设防 2024-09-10 17:16: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跳水队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因为在这之前,跳水队已连续12年无缘女子10米跳台的冠军。

赶上家门口比赛,大家太渴望有一块金牌了。

结果偏偏这一年,对手又很强劲。

前几轮比分难分胜负的情况下,加拿大奥运老将海曼斯最后一跳完美发挥,全场沸腾。

以至于她回到后台,都开始提前庆祝胜利了。

压力给到了中国队,当年代表中国队比赛的是:

不满16岁的陈若琳。

那是陈若琳第一次站在奥运赛场上。

好在是她,顶住了压力。

最后一跳,陈若琳选择的动作是5253B,是全套动作中最难的一个。

关键是完成度达到了极致,引得全场叫好。

陈若琳最终拿到了金牌。

众多的喝彩声中,她也开始了自己的传奇。

1

陈若琳确实是厉害。

都不说退役后的成绩,没有退役以前:

她是中国最年轻的奥运五金王,23岁拿到大满贯,比师姐郭晶晶都多一枚金牌。

只是巨大的荣耀背后,是充满荆棘的“坎坷路”。

陈若琳也是不幸的。

1992年12月,她出生于江苏南通的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父母的心思,都花在了哥哥身上,对她满是敷衍。

关键这种“敷衍”,仅仅持续了3年。

陈若琳3岁那年,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哥哥远走海外,父亲也不想要她,很快再婚有了新家庭。

她成了一个弃儿。

最终还是姥姥心软,担心她一个人流落街头,把她带回了家,并让她跟随自己改姓“陈”。

只是姥姥、姥爷年纪也大了,再从头照顾一个小孩有点力不从心,又把陈若琳交给了舅舅一家抚养。

陈若琳这才算是有了一个家。

只是舅舅终究是舅舅,看着别的小朋友都有父母陪伴,不懂事的时候,她也常常问:

爸爸妈妈去哪里了?为什么他们不来接我?

舅舅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找各种借口搪塞。

时间久了以后,陈若琳也慢慢不再问了。

她已经习惯了没有父母的生活。

庆幸的是舅舅一家人,对陈若琳还算是不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小时候的陈若琳体弱多病,基本上每周,都要去医院。

舅舅为了让她增强体质,将她送入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学游泳。

本来是“无心之举”,没想到意外“打开”了陈若琳的人生。

她从5岁开始接触跳水。

原本的“病秧子”,成了教练眼里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2

因为真的有天赋,陈若琳成长的非常快,在教练系统的培养下:

8岁进入省队,12岁进入国家队。

只是“天赋”是一方面,要想在竞技体育中获得成绩,更需要无休止的训练和自律。

基本上从开始学跳水开始,陈若琳的生活就比同龄人更忙碌:

上午在学校学文化课,下午去学跳水。

忙一点都不算什么,更折磨人的是伤病。

陈若琳第一次“绝望”,是在1999年初夏,训练中不慎造成右肘关节脱臼。

当时距离江苏省少儿跳水比赛开战已不足1月,为了尽快恢复,她接受了必须承受巨大痛苦的“正骨术”。

手术中,7岁的陈若琳,撕心裂肺地哭喊。

全家人当时都要她放弃。

可哭完以后,她还是站上了跳台。

凭借着那次比赛的好成绩,她成为省少儿体校的正式队员。

2005年,又因为表现优异,从江苏省队跳进了国家队。

2006年,14岁的陈若琳,直接一举拿下世界冠军。

接近着就是2008年奥运会,她代表中国跳水队:

包揽女子10米跳台单人及双人项目两枚金牌。

陈若琳的时代正式来临,因为表现太过耀眼,媒体直接给她冠上了“天才运动员”的称号:

这位从5岁起练习跳水的姑娘,揽获几十个世界冠军头衔,创造女子双人10米台十连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跳水天才。

只是天才不好当,尤其是国际赛场上的“天才”。

可以说辉煌的成绩之下,陈若琳早已是伤痕累累。

尤其是里约奥运会前,陈若琳的脖子已经无法正常转动,颈椎伤情严重,手发麻,胳膊每10秒痉挛一次。

水上训练时,她的脖子后面贴满了固定胶带。

无人的角落里,陈若琳也曾一次又一次的哭泣,只是擦干了眼泪,她又告诉自己:

我要坚持,我已经准备了3年多,还有7个月就是奥运会了,我不想放弃。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奥运会了,再跳一次吧。

她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里约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陈若琳与刘蕙瑕夺得冠军,收获了个人第五枚奥运会金牌。

颁奖典礼上,好多一路跟随着她的人感慨道:

3届奥运会,陈若琳身边的搭档换了3个人。

不变的是她依然在双人10米台上称霸,独揽了5枚奥运金牌。

3

里约奥运会以后,坚持了近20年的陈若琳,因为伤病选择退役。

只是退役不褪色,就像她在演讲中说的:

人生的赛场没有终点,梦想是永远的起点。

所以退役了以后,陈若琳选择到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求学,攻读公共管理专业。

大学学习期间,她又参加了国际泳联裁判资格培训,成功获得跳水国际裁判证书。

退役1年后,陈若琳就进入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评估裁判工作是否称职、场上执裁是否公平。

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陈若琳再一次进入了国家队,担任中国跳水队教练。

至于她带的,就是如今享誉世界的运动员:

全红婵。

那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全红婵,初次征战奥运,一鸣惊人打破了历史记录。

这个记录就是陈若琳,在自己16岁的时候创造的。

命运在这一刻得到了“重合”。

遥记得2008年,16岁的陈若琳拿下奥运金牌,可接下来的4年,面临着“生理难关”:

她的身高从136cm蹿到了158cm,因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食量增加。

作为运动员,陈若琳要跟身体做对抗,别人练7个小时,她就练9个小时。

关键是虽然消耗体力大,但为了减重,她常年节食,每天只吃一顿饱饭。

以至于训练中,多次晕倒在地。

而这一切,只为让体重不超过教练定下的警戒线——92斤。

也是在她的坚持下,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陈若琳成功卫冕10米跳台单双人金牌。

那也是奥运史上的首次。

时间来到了十几年以后,陈若琳接手全红婵时,全红婵也面临发育难关,状态极不稳定。

以至于巴黎奥运前的几次大赛中,屡次出现失利,师徒俩背负了不少质疑。

陈若琳唯一能做的,只能是顶着压力,陪着全红婵一次次重来。

最关键的是作为过来人,陈若琳深知运动员需要面临的巨大压力。

所以除了严格监督全红婵的训练,陈若琳也格外关注全红婵的心理和情绪,鼓励她学好功课,提高她的抗压力和屏蔽力。

她是真的陪在全红婵左右,工作中是这样,生活中更是如此:

像是全红婵,从剪发到买抹脸油,都是陈若琳一手包办。

陈若琳的背包里,可以不装别的,但必须把全红婵心爱的乌龟装上……

还有人不止一次的偶遇,陈若琳骑着电动车,带全红婵“上下班”。

两个人是师徒,更像是“母女”。

4

说起来陈若琳的人生,算得上是非常励志。

当运动员的时候,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为国争光,创造了不少奇迹。

名师出高徒,当教练以后,又带出了全红婵。

陈若琳今年34岁了。

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跳水事业上。

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她都还是一个人。

其实早些年的时候,网上一度盛传:

陈若琳或许与霍启刚的弟弟霍启山结缘。

结果最后的最后,她也没有选择嫁入豪门。

等到了这几天,陈若琳又与演员牛骏峰传出恋爱的消息。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陈若琳本人站出来,否认与牛骏峰的恋情:

单身!不谈!

看起来如今的陈若琳,还是想把精力放在训练场上。

也是这种“专注”,成就了她和弟子全红婵。

不久前的奥运会上,全红婵二度夺冠以后,师徒俩紧紧的抱在了一起的照片,打动了不少网友,有喜欢她们的人感叹道:

两个出身普通的人,一个因为被原生家庭抛弃,心中攒出一股拼搏的劲儿;一个因为家庭贫困,怀揣着为母治病的朴素心愿,在10米高台上,克服恐惧、无畏伤痛,靠自己的力量,一遍遍征服水花,才练就了那惊鸿一瞥。

全文完

是结束也是开始。

0 阅读:6

今夜没设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