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美式巴祖卡被仿制九0火箭筒,从此志愿军打坦克如虎添翼

一风历史 2025-01-17 10:31:07

1942年,美国人为了对付德国的“虎式”和“豹式”重型坦克,研发了一种步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M1火箭筒。由于火箭筒很像铜管乐器里巴祖卡的模样,美国大兵都叫它“巴祖卡”。

巴祖卡属于步兵运动作战武器,所以它必须轻巧,便于携带。设计者经过反复研制,最后研发出这种长度1.5米、重量5公斤、射程270米的反坦克武器。巴祖卡一上战场,就大显神威。德国人的坦克装甲,遇上巴祖卡,屡屡被击中,车毁人亡,叫苦不迭。

美国大兵使用巴祖卡

1950年的朝鲜战场,美国人也把经过改制的“M20超级巴祖卡”带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刚刚出国作战时,暂时没有配备坦克,使得美国人的巴祖卡无用武之地。更要命的是,在长津湖作战中,美国人被志愿军撵着屁股追,所有的重武器和运输工具全部丢弃,有的美国大兵把随身的武器弹药都扔了,巴祖卡也是被抛弃的武器。

就这样,许多崭新的M20便携式火箭筒被志愿军缴获,志愿军马上就把这些巴祖卡炮弹打向逃窜的美国人。长津湖战役结束后,志愿军随军军事专家把这种武器带回国内研究,然后在国内兵工厂进行仿制,成功地将口径88.9毫米的巴祖卡,仿制成了90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火箭筒,起名“51式单兵火箭筒”。

志愿军使用火箭筒打敌人坦克

据资料表明,在抗美援朝期间,国内兵工厂前前后后共制造出近5000具51式火箭筒,同时专门建立了几十支反坦克火箭筒连,专门在朝鲜战场上打击美国人的坦克。像美国进入朝鲜半岛的谢尔曼M4、潘兴M26、巴顿M48等等主战坦克,遇上志愿军反坦克火箭筒部队,均被志愿军干爆,一败涂地。

自从有了51式火箭筒,志愿军打坦克时,再也不用炸药包和莫洛托夫手雷了,也不用抵近敌人目标,造成较大伤亡了。但51式火箭筒有一个致命的地方,就是发射火箭弹后,炮管后部会喷射出大量浓烟,形成明显的开放型目标,容易被对方发现遭到还击。所以,灵活机动的运动作战是火箭筒打坦克的基本功略。打一炮换一个地方,打完了就立马转移到下一个地方继续伏击敌人坦克,让敌人摸不着你的火箭筒的射击方位和埋伏地域,才能出奇制胜,保护自己。

志愿军在坑道连联欢,右下角是一个火箭筒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