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黄旭华院士:深潜无声,精神永存

夏目莫飘 2025-02-10 13:17:13

2025年2月10日,武汉的天空阴沉,寒风凛冽。武昌殡仪馆外,手捧白菊的群众排成长队,默默等待着送别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黄旭华院士。这位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功勋科学家,于2月6日因病逝世,享年99岁。他的离去,让无数人痛心不已,也让这一天成为了一个铭记历史、缅怀英雄的日子。

吊唁现场:痛失伟人的悲伤

清晨,武昌殡仪馆门口早已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孩子;有黄院士生前的同事,也有素未谋面却深受其精神感动的普通人。一位小男孩举着自己画的画,画中的黄院士胸前挂着共和国勋章,面前是一艘潜艇,背后是青龙与金星,画的一角写着“潜龙在渊”。这幅画不仅是对黄院士的致敬,更是对他一生奉献的生动诠释。

现场摆放着无数鲜花和挽联,其中一张卡片上写道:“国之巨匠,风范长存。您的奉献护佑了祖国安宁,拓展了深蓝征程。”许多无法亲临现场的群众通过快递送来花束,表达对这位“核潜艇之父”的崇高敬意。

回顾功绩:从隐姓埋名到国之重器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奉献的一生。1926年,他出生于广东海丰县的一个杏林之家,原本立志悬壶济世,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毅然选择“弃医从工”,投身船舶工程,立志保卫祖国海域。

1958年,黄旭华接到一通电话,从此开始了长达30年的“水下长征”。在苏联拒绝援助、国内技术空白的艰难条件下,他与团队白手起家,用算盘打出关键数据,用玩具模型推敲设计,最终攻克了核潜艇研制的七大关键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黄旭华亲自参与极限深潜试验,成为世界首位随艇下潜至极限深度的核潜艇总设计师。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他的无畏担当,也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感谢与铭记:致敬无私奉献的精神

黄旭华院士用一生诠释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精神。为了核潜艇事业,他隐姓埋名30年,甚至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他曾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无数人,也让人们更加理解他无私奉献的初心。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送别黄旭华院士,感谢他为祖国安宁、为人民幸福付出的艰辛努力。他的精神如璀璨星辰,永远照亮后来者前行的路。

传承精神:让后人记住英雄的名字

黄旭华院士的离去,不仅是一位科学巨匠的陨落,更是一盏明灯的熄灭。然而,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正如一位武汉市民所说:“我们要追的星,就是这样伟大的人。”黄院士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往往默默无闻,却用一生托举起国家的脊梁。

让我们铭记黄旭华院士,铭记更多像他一样为祖国奉献一生的先辈们。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前行的力量;他们的故事,是我们永恒的财富。愿黄院士一路走好,愿他的精神永存于中华大地!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