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咱们普通的三世同堂,在皇家就得叫三龙同朝。
古代平均寿命短,皇帝因为劳累、嗑药、纵欲过度等原因,平均寿命就更短了。并且,虽然皇位继承一直讲究立嫡立长,可是几千年历史中,成功继位的嫡长子也没几个。

比如李世民,他的嫡长子李承乾被废,继承人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而李治的继承人李显又是李治的第五个儿子。李世民不算短寿,也在下下代天子李显出生之前就死了。
汉朝也是这样,西汉前期著名的三位皇帝,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祖孙三代。汉武帝是汉文帝去世第二年出生的,没有凑齐三龙同朝。
东汉就更不用说了,著名的幼儿园朝代,皇帝都是小朋友,怎么凑齐祖孙三代。

清朝康雍乾,康熙是著名的长寿皇帝,雍正是老四,在康熙的一大堆儿子中排行绝对靠前。乾隆排行也是老四,出生不晚。可是康熙去世时乾隆才12岁,肯定没有孩子。
更何况,乾隆选定的继承人嘉庆已经是他的第十五个儿子了,即便康熙再多活十年,也看不到嘉庆出生。
所以说在皇家,能凑齐三龙同朝就不容易了。长寿皇帝康熙,也没有凑齐四龙同朝。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来个五龙同朝,简直就是炸裂的存在。

只可惜,不是厉害的炸裂,而是肯定会出现一系列不好的事情,严重点还会山河动荡江山易主,否则不会出现五龙同朝。
咱们说的都是大一统朝代。如果是割据政权,这种情况就太常见了。
我们都熟悉的三国,曹丕称帝后,曹魏有曹丕曹睿,蜀汉有刘备刘禅,东吴孙权以及东吴的第二位皇帝孙亮、第三位皇帝孙休,生活年代全都是有交集的。

北周到隋唐那段时间,周武帝宇文邕、周宣帝宇文赟、周静帝宇文阐、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前后六位皇帝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这还不是特别乱的时候。南北朝,一共一百多年,出现九个王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加起来51个皇帝。估计重合度最高的时候,20个皇帝生平都能有交集。
所以,割据政权不能算。

而在大一统的朝代里,提到五龙同朝,就不得不提唐朝。这真是一个特别神奇的朝代,别的朝代有一次五龙同朝都十分不容易,但唐朝有三次。
第一次,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重茂、李隆基。
李显和李旦都是武则天的儿子,李重茂是李显的儿子,挺悲催的一个人。父亲李显被韦后毒死,韦后感觉自己称帝时机还不到,就效法武则天,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

李重茂生母身份低微,在朝在野毫无影响力,还只有15岁好控制,所以被韦后选中了。
李重茂临朝称帝,韦后是无冕之王。但是没想到,这场大梦不到一个月就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的“唐隆政变”打碎。
韦后被杀,李重茂退位,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再次继位,随后退位当太上皇,李隆基就顺利登基了。
所以,唐朝的第一次五龙同朝,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重茂、李隆基五个人,其实就是祖孙三代。
肯定有人说,武则天不是唐朝皇帝,她应该算武周的。这个见仁见智。

唐朝的第二次五龙同朝在时间上与第一次有重合,它的主角分别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和唐顺宗。
唐玄宗李隆基在公元762年去世,唐顺宗李诵在761年出生,刚好凑齐五条龙。
唐玄宗大家都熟,前明后昏,最终导致安史之乱。这场战乱不仅让大唐由盛转衰,还让唐朝本来就很乱的皇位继承更乱了。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带着朝臣皇子离开长安逃难,路上太子李亨暗中推动了马嵬坡之变,逼死了大美女杨玉环,也把杨家势力彻底铲除。
然后他带着几千兵马与唐玄宗分道扬镳,不久后灵武称帝,史称唐肃宗。唐玄宗接到消息的时候,自己已经成为太上皇了。
唐肃宗虽然成功从父亲唐玄宗手中夺权,还是战乱中成长起来的皇帝,但是个人能力特别一般。他在位期间,前朝宦官操纵军政大权,后宫张皇后说一不二。他身为皇帝,真正说的算的事情没几样。

公元762年,唐玄宗在孤寂凄凉中去世。唐肃宗原本就在生病,听说父亲去世后心情悲痛,外加朝政一塌糊涂,张皇后要废太子,和李辅国等人斗得难解难分,还在他病危时发动政变。
本来就生病了,这一系列事情压下来,唐肃宗直接就挂了。与唐玄宗一样,都在公元762年去世。
同一年去世的名人还有在唐玄宗身边服侍了大半生的高力士,以及我们的诗仙李白。

这些人都去世后,唐肃宗长子李豫继位,就是唐代宗。
唐代宗在坊间有一个痴情人设。安史之乱发生前他就结婚了,妻子姓沈,民间传说叫沈珍珠。安史之乱后大家逃难,沈珍珠和他走散了。唐代宗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继位后还尊沈珍珠为皇后。只可惜没有找到人。
他还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话说他的女儿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两口子拌嘴,郭子仪的儿子脱口而出,你爹是皇帝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爹是不想当皇帝,否则有你爹什么事?

公主一听受不了,进宫找到唐代宗就开始哭。唐代宗一点不生气,人家说的就是事实。郭子仪吓坏了,把儿子捆了进宫谢罪,唐代宗就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从这件事中能看出唐代宗有大智慧。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就是把这件事定性为两个小孩吵架,夫妻情趣,咱们做长辈的不要插手,这是小事。
如果他勃然大怒,看不清现状,即便郭子仪没有谋反之心,郭子仪的子侄部下生气了要谋反,也会让本来就混乱的江山更加千疮百孔。

史书还说,唐代宗长得器宇轩昂,为人宽厚有礼,喜欢读书,唐玄宗特别喜欢。如果天下太平,他应该能当个好皇帝。
只可惜当时唐朝早就破烂不堪,他虽然彻底平定安史之乱,派刺客成功刺杀李辅国,但这些都阻止不了大唐的日薄西山。
唐代宗去世后,长子李适继位,史称唐德宗。他是咱们前面刚刚说过的,沈珍珠的儿子。
唐德宗也是个好皇帝,正直善良,文武双全。但还是那句话,当个太平天子绰绰有余,可在晚唐混乱的大背景下,他的能力就不够看了。

唐德宗在位27年,去世后长子李诵登基,史称唐顺宗。
他在位大约七个月就被迫退位,成了太上皇。在位期间推行了永贞革新,但是他退位后,永贞革新主力全被报复。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在他的赏识下短暂登上政治舞台,然后一辈子被贬。
前面说过,在皇家五龙同朝极其不易,即便有也不是五代人。但是唐朝这次,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和唐顺宗,真的就是五代人。
原因大家应该也听出来了,唐肃宗是唐玄宗第三子,排行靠前。下面几个皇帝都是长子,最后正好凑成五龙同朝。

唐顺宗禅位后,长子李纯继位,史称唐宪宗。从他开始,唐朝来了一次六龙同朝,分别是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和唐宣宗。
唐宪宗被称为小太宗,创造了元和中兴。但是这么精明的皇帝,因为迷恋丹药把自己身体掏空了。还有资料说他是被宦官杀了,总之不是善终。
之后的皇帝就一个不如一个了。唐穆宗在位六年,三十岁吃丹药吃死了。唐敬宗十六岁继位,十八岁被杀。唐文宗是唐敬宗的弟弟,策划了甘露之变,失败后被软禁,32岁抑郁而终。

唐武宗是唐文宗的弟弟,也是吃丹药,年纪轻轻就死了。最后一个唐宣宗,竟然是唐宪宗的儿子,唐穆宗的弟弟。
咱们捋一下,这一批六龙同朝,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和唐宣宗。唐宪宗自然是老大,唐穆宗和唐宣宗分别是他的第三个和第十三个儿子。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分别是唐穆宗的长子次子和第五个儿子。
也就是说,这还是祖孙三代。

下一个五龙同朝发生在明朝初年。
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98年6月24日去世,而明宣宗朱瞻基的出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1399年3月16日,一种是1398年。如果是1398年,很有可能是在朱元璋去世前出生的。
所以明朝初年,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祖孙四代,也是五龙同朝。
有种说法是,明朝开局五龙同朝,消耗了大明国运。
无论这种说法对不对,总之,大一统王朝如果出现五龙同朝,还真不是啥好事情。上面这几次,每次都伴随着政权更迭甚至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