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一心惦记着秦国能够东进,脑浆子都想得沸腾了,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他也要问政中原,也要赐封侯伯,也渴望晋级为春秋扛把子。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薨,郑文公也薨,或许机会真的来了。
在新郑协助防务工作的秦将杞子送来密信,都城北门归他掌管,趁着郑君新丧,人心不安,内部混乱。他建议秦军火速奔袭而来,里应外合之下,灭掉郑国。
得到这个消息,秦穆公如同打了鸡血,恨不得当晚就组织军队立刻出发。

用兵毕竟是国家大事,不可妄动,秦穆公做了几个深呼吸,去征询智囊团的意见。
听罢国君的想法,百里奚、蹇叔均不赞同,给他泼了一大盆凉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国相蹇叔道:“老大,偷袭的精髓在于偷字。三军跋涉千里耗时多日,沿途多少观众,郑国岂能不知道?他们以逸待劳,而我们并不存在突然打击的优势,如何能取胜?”
秦穆公听不进去,完全陷入魔怔。召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组织军队于东门出师。

孟明视是百里奚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是蹇叔儿子。蹇叔得知大军开拔,两个儿子要去送死,特来哭师。
蹇叔痛哭道:“我只能见到军队出发,却见不到他们归来了。”
蹇叔又对儿子道:“晋国军队必然在崤山阻击你们,到时候,我只能去那里收殓你的尸骨!”

秦穆公闻之大怒:“死老头,你懂个锤子。我看你是活得太久,按理说你坟墓上的树,应该长到合抱那么粗。”
老大急眼了,百里奚不敢继续劝谏,只能暗自感慨,国君啊国君,我都跟你说起多次,蹇叔是大预言师,你怎么偏偏不信呢?

孟明视率领大军进入滑国,被正在当地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碰见。
弦高常年往来于各国之间,为人精明,消息灵通,他判断秦军很有可能是去袭击自己的祖国。
于是弦高一面让人火速回国报信,一面假装成郑国的使臣,弄了12头牛慰问秦师。

弦高对孟明视说:国君让我前来犒师,慰劳您及部下,并供应军队每日的需求。
牛在春秋时期是非常贵重的,弦高毫不犹豫拿出来迷惑敌军,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冒着生命风险装扮郑使,以解国危。名垂青史成为商人典范,老贼李嘉诚好好学学。
孟明视虽然接受了礼物,晚上吃上了烤牛排,但是彻底傻了,以为郑国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行动。
他只好与两位副将商议取消行动,为了不至于白跑一趟,顺手灭了滑国,劫掠一通。

郑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立刻前往秦国军队居住的馆舎,看到秦将杞子他们正在厉兵秣马,便下达了逐客令——郑国供养不起你们了,赶紧滚蛋!
秦师返程,晋国的中军将先轸认为,这是一个天赐的消灭秦军主力的机遇,应在崤山伏击他们。
栾枝觉得这么对待一直友好的盟友,不道义,毕竟秦穆公对晋国有很大的恩情。
先轸表示:尽管这么做是不太讲究,但是歼灭秦国主力,是为晋国的将来着想。从国家利益上来看,如果今天放过他们,就是给后世的几代人留下隐患。我们这一代人,背点骂名有什么关系。

晋襄公赞同先轸的意见,前627年四月,率师伏于崤山,全歼秦师,活捉三位将领。
怀赢夫人向晋襄公道:三位将军导致秦师全军覆没,犯了大罪,我爹要亲手弄死他们,请你满足秦君的愿望。
晋襄公还是有点稚嫩,听了继母的话,放走了秦国军队的核心人物。
先轸得知国君放人,气得要发疯,对晋襄公吐口水。晋襄公派人去追,没有赶上。

千里袭郑失败,崤山被伏,秦穆公终于清醒了,人都苍老了一大截。
专门穿着孝服,迎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归国,祭奠死去的将士,君臣相见相拥而泣。
秦穆公非常自责:“我不听蹇叔的劝告,是我的罪过让将军们受辱,诸位没有过失。”
孟明视等人依然在军队担任要职,重建秦师,然而元气大伤,无法与晋国对抗,只能拿西戎方国出气。

同年八月,狄人侵晋,晋师大败之。
先轸唾骂了国君,但是作为元老并未受到晋襄公的惩处,他认为自己在国君面前无法无天有失臣子之礼,必须以死谢罪,脱去头盔,冲入敌阵,死于乱军。狄人将先轸首级送回,其色不改。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先秦的风骨,是华夏真正的风骨,吾辈后人,泉下愧见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