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转出大别山只剩5万多人,三个月如何增加10万?多亏两部帮忙

豫经猎史 2025-01-15 15:59:43

1947年的六月末,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南渡黄河发动鲁西南战役,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之中也一直被称为刘邓大军,刘邓大军的忽然挺进,打乱了蒋介石在山东和陕北的布局,在山东围剿华东野战军的国民党军不敢放肆追击,挺进了陕北地区的胡宗南也同样需要“瞻前顾后”。

所以刘邓大军的奇兵,直接改变了整个解放战场的局势,而在刘邓大军南下之后,他们紧接着执行了在解放战争中唯一一个战略跃进的任务:

千里挺进大别山。

大别山,对于中国革命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不管是军事层面还是社会各阶层面,大别山区出身的并不在少数。

在中央军委和刘邓大军的初步估计中,南下大别山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除了沿途要丢掉大量的后勤装备以外,还要承受国民党军不断的追击,但是,前途也是光明的,只要回到了红军曾经发展过根据地的大别山区,那么一切在战争中的损失,都能通过重新开辟根据地恢复过来。

其实在很多人心里是这么想的,大别山是革命老区,理应能对刘邓大军提供很好的支援。

最开始,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之时也是这么想的。

可问题是,在到达了大别山区之后,这里的群众现实跟我们所预想的不一样,因为群众百姓大多是排斥态度。

过去的大别山老百姓确实很感激红军,可是在红四方面军进行了战略转移之后,国民党军就在这里实行了非常残忍的“报复清洗”。

因为参加红四方面军的红军,绝大多数都是工农阶级,也就是说,他们本身就是大别山区的老百姓,国民党军后来在这里进行了几乎“无差别”清洗,反动派就在这里实施了残忍的手段。这就出现了非常恐怖的政治迫害,别说参加革命,就连同情革命的人都会遭到迫害。

当红军在陕北会师之后,国共两党为了共同抗日,开启了第二次合作,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并没有回归大别山区,这里出现了很长时间的无宣传状态,老百姓不知道八路军跟国民党军又有什么本质区别,所以也潜意识认为,红军也成了那些他们厌恶的国民党军。

那么在八年抗战时期,是哪些部队扎根大别山区呢?

根据战区的分布,这里属于是李宗仁分管的第五战区,所以国民党的桂系部队就布防于此。

1939年的11月,在李宗仁推荐下,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李品仙接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并担任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国民党安徽省党部主任委员及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

正式接手大别山区工作的李品仙实施了民团制度,当地男子都需要参加军事训练且登记在册。

当时的民团制度导致当地老百姓“闻军色变”,因为国民党军向来不跟群众搞好关系,群众一方面没有意识到前线的紧张和危机,所以对于参军非常抵抗,这些国民党军官们又非常傲慢,有些百姓不服从命令,就常常“以枪欺人”,这就导致了群众跟军人之间有巨大的隔阂。

基于这两个历史因素,当刘邓大军来到大别山区的时候,根本就获得不了太多的群众支持,要重新建立百姓们的信心,需要的是时间和稳定的环境,可是国民党在后面不断追赶,连这样的基本条件都难以达到。

到了1947年11月下旬时候,蒋介石成立国防部九江指挥部,他大手一挥,让白崇禧指挥33个旅进攻刘邓大军,白崇禧本就是宿将,还是国民党军中的中流砥柱,所以在白崇禧的指挥下,确实给刘邓大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比如,白崇禧非常聪明地洞悉了我军此前一直战胜国民党军的“核心战术”,那就是寻找机会分割国民党军,然后各个击破。

因此,白崇禧对自己手底下的所有部队下令:

禁止各部单独作战,每次进攻必须保证有两支军队互为依靠。

这种抱团战术,直接克制了刘邓大军一贯的经验。

除此之外,白崇禧手底下的部队有许多“桂系精锐”,他们对于山区也非常了解,我军的优势一般都是在战术和地形上取得的,可是桂系部队的山地作战未必弱于我军,白崇禧牢牢地抓住了这一点,在游击作战的过程中,国民党军也对我军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大别山区的地形虽然并不复杂,可是对于精疲力尽,长时间都处在“急行军”状态中的刘邓大军是一种巨大的考验,白崇禧以逸待劳,两军的状态差距可想而知。

刘邓挺进大别山对于解放战争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首先,这一次的战略跃进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全国的布局,其次,缓解了华东野战军在山东作战的压力,为后来华东野战军不断扩大,并且给粟裕的成长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里面,刘邓大军损失非常严重。

损失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刘邓大军怎么都要保留一丝火种,所以在1948年的1月15日,邓小平无奈致电中央,表示目前情况很不乐观。

国民党军的围堵非常厉害,根据刘伯承和邓小平的计算,目前国民党军在追击的过程之中,对刘邓大军占有了至少三万人的兵力优势,这也就意味着,刘邓大军最少要歼灭国民党一个主力军,而且要在战斗之后迅速补充兵力,可这单凭晋冀鲁豫野战军已无法做到,所以希望能批准撤出大别山。

撤离大别山,是一个不到关键时刻都不要做的选择,因为这里直接威胁着国民党的腹地。

所以中央军委一开始不希望刘邓大军就此撤出,为了策应刘邓大军,中央军委还让华东野战军的第一,第四,第六纵队准备组成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发动渡江战役,打过长江,吸引国民党至少30个旅的部队。

只不过在东南野战军组建之前,粟裕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南渡长江在这个阶段并不合适的想法,粟裕认为,即便我军南渡长江,国民党不会派出第五军来追击东南野战军,所以并不能根本解决刘邓大军的困难局面。

与其如此,还不如集中兵力在中原发动一场大战,这就是粟裕的子养电所提出的“豫东战役”的想法。

中央军委最终同意了粟裕的想法,所以,中央军委也只能同意刘邓大军撤出大别山。

撤出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四个纵队情况非常糟糕。

比如1纵,只剩15363人。

2纵只剩下11627人。

3纵剩15384人。

6纵剩14280人。

四个纵队加上中原局和野战司的机关人员,总数并不超过六万,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但也是刘邓大军撤出大别山之后的三个月时间,刘邓大军的兵力恢复到了十五万之巨。

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恢复,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自然是华东野战军。

刘邓大军当时的虚弱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汇入,南下大别山虽然损失很大,可是竞技鲁豫的基本盘还在,在徐向前的领导下,晋冀鲁豫军区准备了两万新兵随时可以南下补充,粟裕命令宋时轮的第十纵队和中原野战军的第11纵队护送这些新兵南下。

在这个过程之中,华东野战军将一些战斗的主要战利品都优先划给了刘邓大军,刘邓大军本身的组织能力就很强,又迅速地招募了一些新的士兵,而陈赓和谢富治带领的陈谢兵团也在战斗的过程中不断缴获,这些缴获,绝大部分都紧给了刘邓大军四个纵队。

最关键的是刘邓主力转出大别山后,陈谢兵团(四纵,九纵,三十八军)和中原野战军11纵就奉命靠拢,不久后和刘邓大军会师。

一直到组建中原野战军时,两部又直接归入刘邓大军直接指挥之下。

所以刚刚转出大别山3个月的刘邓,又能率领一支15万人的野战部队驰骋,这为后续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一定基础。

也是因为这两个部分的大力援助,才让刘邓大军迅速恢复了元气,并且在淮海战役之中包围了国民党的黄维兵团,最终奠定了淮海战役大胜的局面。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