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部队里,有个老规矩,那就是党领导军队,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所以,在四大野战军里面,政治部主任的权力和级别都比参谋长要高一些。比如说,在第一野战军里头,管政治工作的甘泗淇主任,1955年时候被封为了上将,可管打仗计划的阎揆要参谋长只是中将。第三野战军也是这样,政治部的头儿唐亮成了上将,但打仗出谋划策的张震参谋长只是中将。四野那边更明显,管政治的谭政主任直接升为了大将,而参谋长萧克只是上将。还有啊,刘亚楼在东北野战军时是参谋长,后来四野成立,他去了第14兵团当司令,也戴上了上将的帽子。
但是,在第二野战军里头,大伙儿都知道李达是参谋长,军衔高高在上是个上将,可对于政治部主任是谁,却没人能说得上来。二野的政治工作领头人叫张际春,他除了是这个部队的副政委外,还管着政治思想这块,职位比李达要高些,不过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被授予军衔。张际春的人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呢?还有,为啥他没被授予军衔呢?
张际春1900年在湖南宜章县的谢家村出生,家里头穷得响叮当,可他爹娘特别有眼光,哪怕自己过得紧巴巴的,也要想法子让孩子去上学。所以呀,张际春打小就受到了挺不错的教育,后来还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湖南第三师范学校,张际春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的理念,他读了像《新青年》和《湘江评论》这样的先进杂志,并且还有幸听到了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的讲话,这让张际春特别激动。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要把共产主义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1925年,张际春完成学业回到了老家当老师。那时候,大革命的风潮已经吹遍了全国,连宜章这些地方都受到了影响。于是,张际春他们成立了农民协会,给老百姓们讲解革命的道理,还培训了一些领导农运的干部,让宜章县的革命活动搞得热火朝天。可是,到了1927年,蒋介石搞了个四一二大背叛,张际春只好转到地下继续战斗。后来,在朱德、陈毅攻打宜章时,张际春出了大力气,接着跟着朱老总上了井冈山,展开了他那激动人心的革命之路。
抗战那会儿,张际春主要负责教育和宣传,他当过抗日军政大学的政治部主任,还有北方局宣传部的头儿。解放战争打响后,张际春被派到了前线,先后做了中原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在那里的地位,就差刘伯承和邓小平一点点了。在第二野战军里,前委一共有五个人,他们是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陈赓和李达。在这五个人中,张际春的位置在陈赓和李达的前面,排在了刘伯承和邓小平之后。刘伯承精通打仗的门道,威信很高,对人又和蔼可亲,给士兵们讲解时,总爱用大白话;邓小平呢,是个严肃认真的人,脸上难得见到笑容,也不轻易动怒,所以他说的话大家都记得牢;而张际春,既有刘伯承的亲切,又有邓小平的严谨,平时不摆架子,跟大家打成一片,但到要紧关头,他一句话就能拿定主意,因此大家都很敬重他。淮海战役打完后,张际春动手写了篇《淮海战役里部队思想情况给中央军委的总结报告》。这报告写得既认真又接地气,还挺吸引人。毛主席读过后,满意地说:“这样的报告我们特别喜欢,活灵活现,一读就明白,很容易知道经验教训在哪里。”
张际春担任二野的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时,给了刘伯承和邓小平很大的帮助。刘伯承赞扬道:“张际春同志在政治工作上的贡献,那真是大得没法说。”就像渡江战斗打完后,第二野战军快进南京的时候,张际春在一次工作会上强调,大家千万别骄傲起来,胡来一气,得好好想想李自成、洪秀全这些农民起义头头的教训,别让自己也走上他们的老路。当第二野战军准备开往大西南时,张际春在政治动员会上再次强调:“咱们去西南,这不光是打仗那么简单,还是个重大的政治使命。大家得拿出那股子啥都不怕的劲儿,不怕牺牲,不怕吃苦,严守规矩,听从命令。就像咱们之前猛冲大别山、顺利接手南京那样,精神抖擞地奔向西南。”新中国成立后,张际春先后担任了西南军区党委的“二把手”、副政委和政治部的头儿,还管着重庆市军管会,后来还升为了西南军区的第二号人物。他在带着国民党起义的部队转型、打击当地的土匪、主导土地改革、镇压坏人这些事儿上,真是立下了大功。
1954年,中央发了道命令,让张际春去当中宣部副部长,这意思就是张际春得脱下他穿了27年的军装,从部队转到中央去干工作了。那时候,解放军正在忙忙碌碌又很有条理地评定军衔呢。张际春同志因为地位高、功劳大,就算当不上大将,也肯定能排在上将的最前面几个位置。所以,不少人都劝他别离开部队,不然可就错失军衔啦。不过,张际春轻松地表示:“有军衔当然不错,但没军衔也没啥大不了的,重要的是得把工作干好,不管是在部队里还是在中央,都是一样的道理。”说白了,张际春一直都是这样。想当年在二野,部队要办展览,墙上挂上了刘伯承、邓小平还有张际春三个人的大照片,大家伙儿看了都觉得挺合适,毕竟这三位就是二野的三位领头人嘛。不过,张际春却执意要把自己的照片拿掉,他说自己只是二野里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哪能和两位领导站在一起呢?
刚建国那会儿,张际春急匆匆地跑到一个单位去办事,结果一不留神,把介绍信给落下了。到了门口,被哨兵给拦了下来,说他没带介绍信,不让进。张际春的卫兵着急了,喊道:“这位是张书记,官职比你们头儿还大呢,赶紧让我们进去吧!”不过,张际春拦下了他,说介绍信自己忘带了,这是自己的疏忽,不能怪罪哨兵,哨兵尽职尽责,做得没错。就在这时,单位的头儿出现了,瞧见张际春被挡在大门外,连忙上前领他进去,同时还狠狠地训了哨兵几句。不过,张际春站出来为哨兵辩解,说哨兵做得对,他就该坚守规矩,你们可别怪罪他。1958年的时候,张际春的老家宜章县委宣传部打算出一本讲他革命故事的书,书名叫《张际春同志的几个小故事》。可就在书快印好的时候,在北京的张际春知道了这事,他马上给宜章县委写了封信。信里说,自己的那些革命事情没必要宣扬,应该把宣传的重点放在战士们和老百姓身上。所以,这本书他不同意出版。张际春为人谦逊高尚,这也就是为啥他没那么出名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