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6年,管仲带兵伏击姜小白。混乱中,管仲对着姜小白射出一箭,姜小白中箭倒地。
管仲高兴极了,带着主子公子纠慢悠悠的回齐国。在他看来,姜小白已死,公子纠担任齐国国君,不会再有悬念。
01齐桓公原名叫姜小白,他和齐襄公、公子纠都是兄弟。齐襄公担任齐国国君的时候,齐国太动荡,为了保证两个主子安全,鲍叔牙带走了齐桓公,管仲带走了公子纠。齐桓公与他那个混蛋哥哥齐襄公完全不同。他非常贤明,他在回到齐国后,下面很多人就建议他举兵攻打鲁国。
毕竟鲁国实力小,根本不是齐国的对手。齐桓公还没做下决定,鲁国竟然主动送上门来。
因此,齐桓公不想因为攻打鲁国而失去管仲。为了得到管仲,鲍叔牙用计,给鲁国写了一封信。其中说:鲁国作为齐国老邻居,齐国并不想两国开战,而且鲁国照应公子纠多年,而公子纠是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也不想自己动手杀他。至于管仲,与齐桓公无亲无故,还暗箭伤了齐桓公,此仇不共戴天。
对此,很多人建议鲁庄公杀掉管仲,否则管仲落入齐国之手,将是鲁国最大的灾难。但鲁庄公刚刚才被齐国打败,心中早就生了退意,又听说齐国大军已经压了过来,巨大的压力面前,鲁庄公失去判断力,只能把公子纠杀死,管仲则被他们囚禁,亲自送给了齐国。就这样,鲍叔牙不费吹灰之力,既杀死了公子纠,又得到了管仲。02管仲自然知道这是齐国的计谋,既然鲁国已败,而且鲁庄公总是刚愎自用,管仲觉得齐桓公有意招揽他,索性就直接追随齐桓公。从此,管仲和齐桓公强强联手,齐国开启它的疯狂发育路。一个国家是否强盛,与一国之主是否英明有着直接关系。齐桓公心胸非常宽阔。当年管仲暗放冷箭险些要了他的命,但他并没有为此计较,反而把管仲留在身边重用。可以看出,齐桓公绝对带有君主风范。起初,二人的关系并没有磨合的那么好。在长勺之战中,齐桓公不听从管仲建议,执意进攻鲁国,反而吃了败仗。对此,他非常后悔,亲自找到管仲承认自己的错误。管仲也被齐桓公的真诚感动,决定全心全意辅佐齐桓公。不久后,齐桓公就把管仲封为相国。
03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经历了一系列改革。齐国的军事、经济、人才、文化,都遥遥领先于其他诸侯国。随着齐国的强大,齐桓公称霸中原的野心也越来越强烈。但是,齐桓公每次请求攻打其他国家,管仲每一次都泼他冷水。直到宋国发生严重内乱。
管仲找到齐桓公,告诉他称霸中原的日子终于来了。但在此之前,需要齐桓公去叩问一下新的周天子。齐桓公一听,屁颠屁颠的遵照管仲的指示,派人前往周国祝贺。此时的周天子,早已经没有任何诸侯把他放在眼里。周庄王去世时,手底下那么多诸侯国,竟然没有一个诸侯前来吊唁。周僖王继位之时,也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前来贺喜。就在周僖王暗自神伤之时,忽然有人说齐国使者求见,并为周僖王带来了许多礼物,恭贺他担任新的周天子。
04这一切,都在管仲的算计之中。得到周天子的钦点,齐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召集其他诸侯国。若是没有周天子这封信,压根不会有人听从齐国调遣。虽然周天子威信全无,但在必要时刻,大家都还是要装装样子。即便如此,原本定下的十几个诸侯国,最后只到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个国家。在这场会议上,齐国和其他四个国家先是讨论宋国内乱问题。这件事解决之后,才到了真正环节,齐桓公话锋一转,打着匡扶王室的幌子,说如今需要选一个大哥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