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援引彭博社4月11日报道,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特・特奥多罗在马尼拉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菲律宾期望在2029年前,每年从美国获取5亿美元国防资金,总计25亿美元,用于增强自身军事能力。此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让本就复杂的南海局势以及美菲关系等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菲律宾自马科斯上台之后,便有着推进军事现代化的强烈意愿。其国防现代化计划“地平线3”号,旨在全方位提升军队作战能力与装备水平,以应对所谓复杂多变的地区安全形势。该计划涵盖了从先进武器装备的购置,到军事人员培训体系的完善等多方面内容。然而,菲律宾自身经济状况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军事现代化开支。尽管其去年经济实现了5.6%的增长,人均GDP也突破4000美元,但国家财政在满足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领域需求后,能够投入到军事现代化建设上的资金极为有限。在此背景下,向外部寻求资金支持成为菲律宾推进军事计划的一种选择,而美国则被菲律宾视为关键的资金来源方。
马科斯(资料图)
美国方面,近期一系列举措似乎在给菲律宾释放积极信号。先是将用于菲律宾安全部队现代化的3.36亿美元援助从外援冻结名单中豁免,这笔款项源自美国国会去年批准的5亿美元对外军事融资的一部分。接着,美国国务院今年4月告知国会,已批准向马尼拉出售总价值56亿美元的F-16战斗机。美国这一系列动作,一方面是出于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考量。美国试图通过加强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利用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在南海地区对中国形成一定的牵制态势。另一方面,军售对于美国国内军工企业而言,是巨大的商业利益来源。通过向菲律宾出售先进武器装备,美国军工企业能够获取巨额利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与就业。
菲律宾此番向美国索要25亿美元国防资金,背后反映出其复杂的战略意图。从地区局势来看,菲律宾认为在当前亚太局势变化下,自身战略地位有所提升。美国为维持其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会更加重视菲律宾。菲律宾试图借此机会,通过抱紧美国大腿,获取更多军事资源,从而提升自己在南海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近年来态度时而强硬,与美国的军事互动频繁,其在南海部分海域的活动也有所增加。菲律宾期望借助美国的资金与军事支持,在南海争议问题上为自己增加谈判筹码。
马科斯(资料图)
然而,菲律宾国内对于马科斯政府这一决策并非全然支持。部分民众与政治人士担忧,过度依赖美国军事援助,会使菲律宾在外交政策上丧失自主性,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博弈的棋子。菲律宾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历史上曾深受外部势力干预之苦。如今,若因军事资金依赖而被美国深度捆绑,可能会在涉及自身核心利益问题上,被迫追随美国立场,损害自身长远发展利益。而且,菲律宾国内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贫富差距较大、教育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将过多精力与希望寄托于军事现代化,而忽视国内民生改善,可能引发国内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4月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就美国国务院批准向菲律宾出售F-16战斗机一事提问。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中方对菲律宾与美国军事安全合作的立场已多次阐明。强调菲律宾同他国开展的防务安全合作,不应针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更不可威胁地区和平安全、加剧紧张局势。
郭嘉昆继而发出有力质问:“当前究竟是谁在拱火浇油?是谁在挑动军事对抗?是谁在把亚洲变成火药桶?相信地区国家都看得清清楚楚。”这灵魂三问,直接戳中当下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的痛点。
马科斯(资料图)
美菲之间军事合作的加强以及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一系列举动,已经对地区和平稳定构成潜在威胁。菲律宾向美国索要25亿美元国防资金,以及美国在军事装备出售、资金援助等方面对菲律宾的支持,加剧了南海地区的军事紧张氛围。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南海争议,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但菲律宾若在军事上过度依赖美国,并在美国怂恿下进一步采取激进措施,无疑会使南海局势朝着更加复杂、危险的方向发展。
未来,菲律宾如何在维护自身主权独立与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处理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关系,以及如何在南海问题上回归理性谈判轨道,将考验着马科斯政府的政治智慧。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对菲律宾的支持力度与方向,也将持续影响着地区局势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