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别谈了,当美国惩罚性关税成谈判门槛,我们亮出“底牌规则”

恒南情情 2025-03-31 08:44:43

文|青茶

编辑|青茶

前言

3月26日的中美高层“通话”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官方报道,双方沟通坦诚,交换意见,愿意继续保持联系。

乍一看,似乎双方在高层互动中达成了某种共识,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场对话注定不会带来实质性的进展。

中方早早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愿意谈判,但必须先撤回2020年之前的关税水平,而美方显然并不准备让步,特朗普政府似乎依然将关税作为最大的谈判筹码,这让双方的谈判陷入了死局。

美国始终把加税作为施压工具,却忽视了中国早已不再愿意在这种框架下进行妥协。

这场谈判美国是否能真正放下“棍棒”,以诚意来促成对话?

中国又如何应对美国的强硬姿态?

关税渐失威力,中国底牌已亮

在这次谈判之前,中方早就给出明确信号——谈判可以继续,但要恢复到2020年之前的关税水平才是前提。

这并非是无理的要求,而是中国给出的“底牌”。

对于中国来说,这只是一个姿态,不是要追究过去的损失,也不是要美国为曾经的错误向中国道歉。

而是简单明了地表明: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若美国依然端着高关税的“棍子”,我们就无法认真坐下来讨论其他事项,然而,美国却显然不这么想。

美方的核心诉求依旧是将关税作为谈判的筹码,要求中国在多领域做出“结构性让步”。

例如,扩大农产品采购、修改新能源汽车补贴条款、减少中国自主可控的比重等等。

这些要求根本无法改变当前两国在谈判中根本的立场差异:你想撤税,必须先付出代价。

对美国来说,这些关税不过是维持强势谈判框架的一部分,而中国显然不打算继续在这样的框架下进行谈判。

美国压根没给过真正的谈判空间,他们把关税当成了施压工具,却忽视了中国已经不再愿意在这个框架下妥协。

中方坚定不能再次出让

回顾2019年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许多人仍然记得尽管美方的大部分301关税未撤回。中国在协议中依然做出了采购承诺,试图通过这份协议缓和两国之间日益紧张的经济关系。

然而,协议执行不到半年,特朗普政府就因大选和疫情等外部因素,轻易撕毁了协议。

此次事件让中国深刻意识到,单纯依赖协议的承诺和短期的“缓和预期”并不能为中国带来真正的保障。

特朗普政府背信弃义的行为,使得中国对于与美国的谈判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这一次,当美国再次提出谈判要求时,中国明确表示:我们可以谈,但前提是必须先把旧账算清楚。

这一强硬态度,反映出中国已经不再依赖单纯的“让步”来换取外部的短期喘息空间。

中方意识到,每一次美方在谈判桌上提出让步要求,然而却没有兑现承诺时,都在中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不信任印象。

每一份不兑现的承诺都加深了中方的警惕,也让中国对美方的态度和行为更加理性和谨慎。

此时的中国不再简单依赖短期的贸易协议和表面上的“缓和”,而是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长期的战略利益上。

中方这次的强硬态度,可以看作是对过去“边谈边忍”策略的反思,转而采取了更加务实的“边谈边打”策略。中国明确表示,既然美国始终不愿回到2020年以前的关税水平,谈判似乎也没有太大意义

在中美贸易谈判中,更多的是要权衡“收益与尊严”的关系,避免在不平等的条款下做出屈服。

美国永远喜欢拿我们过去的让步当成谈判筹码,这样的谈判没法继续下去。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对美国一再改变立场、缺乏诚信的失望。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不再简单依赖外交辞令和短期的妥协。

而是以更加冷静和理性的方式处理与美国的贸易争端。

中方明白,真正的合作和谈判,必须建立在互信和互利的基础上,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面要求对方做出让步,而不履行自己的承诺。

加税压迫下中国的回应

尽管如此,美国似乎依然没有放弃将加税作为谈判的最大筹码的做法。美国对中国的“加税模式”依然抱有依赖心态,试图通过惩罚性关税迫使中国做出改变。

然而,中方已经不再依赖“退让换喘息”的战略,而是采取了更加主动的反制措施。

2月初,美国宣布新一轮的对华关税调整,涉及范围包括电子元件和新能源设备等重要领域。

与此同时,中国不仅启动了对两家美国芯片企业的反垄断调查,还明确表示这些企业将被列入“暂停参与政府采购”的黑名单。

这一系列举措显示了中国在当前谈判中更加坚定的立场:不是简单的退让,而是采取有力的反制,打击美国在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与2018年中美贸易战初期的“边谈边忍”不同,现在的中国显然更注重战略主动性。

面对美方不断加码的关税,中国的反制措施也不再是象征性的示威,而是实打实的对美国经济利益进行打击,迫使美方重新审视这种“高压政策”是否还有效。

中国的反制已经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批评了,真枪实弹地打到美国利益,说明我们真的不怕再加码。

结语

当谈判的门槛设定在“撤回关税”之上,问题的核心就变得非常简单。

无论是中方的坚定回应,还是美国在高关税背后依然不愿让步的态度,都清晰地表明,这场谈判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经济问题,变成了更为复杂的战略对抗。

中国不再依赖外部的缓解空间,而是更加注重在“合作与尊严”之间找到平衡。

面对美方的强硬态度,中国也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规则”——如果美方依旧不愿收回关税,那么接下来的“谈判”只能是过场而已,结果注定是“谈不拢”。

中国已经不再相信边受伤边合作能换来未来的改善,想要真正达成协议,首先需要收回武器,才有可能开始新的合作篇章。

未来的中美关系,恐怕不仅仅是关税问题那么简单,更多的可能是一个“规则”之战。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