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粟裕是解放军杰出将领,位居十位大将之首,一生南征北战,历经过无数艰辛,为党和人民屡立奇功。
在战场上,粟裕足智多谋,善于决断,用兵灵活多变,常常能出奇制胜,之后也被称为华东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常胜将军”。
值得注意的是,粟裕打仗有自己的一套,首先擅长打以弱胜强的战役,则需要指挥人有非常强大的指挥水平。
粟裕之所以敢这么做,是他对伟人的军事思想有着全面且深入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表面的,而是能在战场上灵活运用的。
在著名的七战七捷战斗中,粟裕所率的兵力仅有三万兵力,武器也仅有迫击炮和山炮,而敌军兵力多达50万。
在这样的背景下,粟裕凭借灵活机动的战术,化被动为主动,最终歼灭敌军五万多人,取得了辉煌胜利。
其实更重要的还是粟裕的思维能力,一般将领会依据上级制定的作战计划执行,但粟裕不同,一旦敌人情况有变,他会及时修改作战计划。
战后粟裕善于点评总结,这一点与林总相似,每打完一场重要战役,他都会对战役进行点评,将宝贵的经验积累下来。
总的来说,粟裕是个打仗很厉害的人,因此后来被授予大将军衔,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爱戴,至今我们都记得他。
而我们也知道,当时还选出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彭、林、刘、徐四位元帅受到热烈关注,他们均以军事指挥才能著称。
粟裕作为公认最会打仗的开国大将,当人们讨论到这四位元帅的时候,粟裕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当年在一场大战结束后,粟裕曾亲口评价一人:“太厉害了,此战若换我指挥,打不了这么好!”。
粟裕口中的这场战争是华北解放军进行的晋中战役,在1948年发生,而指挥这场战争的将领是徐向前元帅。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战争爆发前,徐帅已许久未到一线带兵,当时他出任了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带领的是第一野战兵团。
当时这支兵团并非华北军区的主力,但徐帅肩负着解放山西的重任,便指挥这支兵团干大事,将部队打造成了一支虎狼之师。
在晋中战役开始前,徐向前所部仅有6万余人,而晋中地区的国民党守军多达10万人,让谁看了都认为赢不了。
更重要的是,按照常规来说,攻克十多座坚城,攻方兵力一般需达到守方的3倍左右,这样的情况下才可能赢。
很显然,徐帅当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可他始终不放弃,这便是粟裕佩服徐帅的原因之一,毕竟攻城本就不易,以少打多更是难上加难。
至于徐向前是如何赢得战争的,这还需要从他的战术说起,在开战前,徐向前分析了敌人及客观条件的能力极强。
守城需储备粮食,国民党主要靠重兵到各据点征粮抢粮,十几万敌军就被分散开来,徐帅捕捉到这一点后,制定了攻城方针,争取野战歼敌。
至于敌众我寡的情况,徐向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将国民党耍得团团转,之后仅用1个月左右,就歼灭了10余万敌军。
粟裕得知晋中战役的进程后,不禁感叹徐向前用兵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