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绥德出英雄:韩世忠的传奇一生,你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青笺画相思 2025-01-17 14:12:37

之前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的火爆,让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再次被大众回忆。据说岳飞当年蒙难之际,一位既是他的好友,同样也是抗金名将的陕西人,仗义执言为岳飞鸣冤。

他跑去质问秦桧,得到的回答却是莫须有。

当时他怒斥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个仗义执言的陕西人,就是被誉为宋朝中兴四将之一的绥德汉子——韩世忠。

当年韩世忠和岳飞、张俊、刘光世被誉为“中兴四将”,他因为抵御西夏及抗金有功,死后被追封为了齐王。今天,让我们来讲述一代名将韩世忠的故事。

擒获方腊

都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米脂和绥德都位于陕西榆林,据说一个是出了美女貂蝉,一个是出了名将吕布,总之这块土地是人杰辈出,而岳飞的好友,一代名将韩世忠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

早年的韩世忠真是苦孩子出身,小的时候跟着母亲沿街乞讨,为了一口吃的,那是尝尽了人间冷暖。长大之后他变得好勇,而且善斗,还喜欢打抱不平。

但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代名将,以至于当时有人看他长得身材魁梧,勇猛过人,就预言说他将来会位至三公。而当时韩世忠认为这个人是在取笑自己,还把这个倒霉蛋给胖揍了一顿。

到了他16岁的时候,韩世忠响应乡州招募,就参了军,被编入延府的军籍,抵御西夏。随后的岁月里,韩世忠戎马生涯不断,建功立业,渐渐地就成为了一名基层的小官。

然而,北宋到了徽宗一朝的时候,内外矛盾已经空前尖锐。当时宋徽宗喜欢花鸟奇石,而花鸟奇石多在南方。

为了满足宋徽宗的这个爱好,朝廷就专门成立了两个采办机构,一个是杭州“造作局”,一个是苏州“应奉局”,还取了一个名目叫做花石纲。“花石纲”带来的结果就是官逼民反,在经济发达的南方,方腊就聚众造了反。

说到这大家可能就要说了,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方腊最后是被宋江率领的梁山好汉给灭了的,是花和尚鲁智深一仗将方腊拍翻并给生擒了。

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这些都是小说杜撰的,历史上真正擒获方腊的不是“花和尚”鲁智深,而是我们今天讲的绥德汉子韩世忠。

并且由于韩世忠擒获了方腊,还引出了他的一段盖世姻缘。

韩世忠和梁红玉

方腊聚众造反后,朝廷派童贯为主将前去攻打方腊。

当时的韩世忠还只是官军中的一个低阶小官,但他勇猛异常,不断建功,后来更是孤胆神勇,挺一杆长枪就闯入了方腊的巢穴,一番血战,力杀数十人,还生擒了方腊,立下了赫赫大功。

韩世忠本想着凭此功劳谋个封妻荫子,没想到他的上司辛兴宗仗着人多势众,将方腊抢了去,还十分不要脸地将这贪天之功视为己有。

后来童贯率得胜之师回朝庆贺,竟然没有韩世忠的什么事,只是给韩世忠封了一个承节郎的低阶官职,而韩世忠用命换来的功劳,却被上司生生抢走,他自然是心意难平。

都说官场失意,情场得意,果然,不久他就遇见了自己一生的红颜知己,巾帼英雄梁红玉。说到梁红玉,大家小的时候都听过刘兰芳的评书,说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巾帼不让须眉。

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武将出身,当年她的父亲因为贻误军机被斩,而梁家的女眷因此也就被发配做了营妓。梁红玉虽然被称为营妓,但她自幼随着父兄习得一身好武艺,身负神力,能挽强弓,而且射术精妙。

那么在诸多营妓中向来有着极高的威望,平常富贵人家的子弟也对她是趋之若鹜,但她却不屑一顾,直到她遇见了韩世忠。

童贯班师回朝途中,韩世忠在京口与营妓梁红玉相识,二人互生怜惜,梁红玉以身相许。

建炎三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军进逼江南,大肆掳掠后准备北撤,韩世忠时任浙西制置使,率八千汉勇之师在镇江阻击。

黄天荡之战爆发,尽管金军兵力远超韩世忠部,且北撤心切,但韩世忠与梁红玉毫不畏怯,梁红玉更是冒箭雨亲自擂鼓,宋军士气大振,打退金兵十几次进攻,使金军被困长达 48 天,虽最终金军突围,但韩世忠在战略上功大于过。

战后,梁红玉上书弹劾韩世忠失机纵敌,实则是以退为进保护丈夫,宋高宗不仅未责怪韩世忠,反而对其褒奖,梁红玉也因之备受赞赏,被封为杨国夫人。

此后,韩世忠在梁红玉的协助下屡立战功,威震天下,成为南宋中流砥柱。

他对宋高宗赵构有救命之恩,靖康之难时,韩世忠护卫赵构并为其招降叛军、荡平贼寇;苗刘兵变时,又不顾生死救出被挟持的赵构,赵构因此对他十分感激,亲书 “忠勇” 二字赐给他。

然而,当宋军北伐形势大好时,赵构为坐稳皇位,打压主战派,重用主和派。张俊投靠秦桧,刘光世阿谀奉承,岳飞因坚持主战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于风波亭。

而韩世忠保持中立,既不依附主和派,也未与皇帝正面冲突,岳飞被害后,韩世忠彻底寒心,闭门谢客,常骑驴饮酒游览西湖,绝口不言兵事,消除了赵构的猜疑,得以善终。

绍兴二十一年,韩世忠病故于临安,享年63岁,不到两年,梁红玉也抑郁而终,夫妇俩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在韩世忠的故乡陕西绥德,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七王庙,记载着他的英雄事迹,这位一代名将心中的苦楚虽无人能说清,但他的英勇事迹和智慧抉择却永远流传了下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