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来到中国之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8日在早稻田大学的演讲中表示,希望能亲自访问中国。
有很多分析认为,这是看到中美之间开展对话后“岸田急了”。其实这些分析太过于“自我”了,因为岸田文雄在早稻田大学还表示“现阶段没有确定的计划”,只是认为在与中国各层级的密切沟通中会考虑访华。
此外,日本重启与中国的外交磋商比美国更早,4月份的时候,日本外相林芳正就已经访问过中国了。
其实与其关注日本,还不如关注韩国,中韩最近的外交“交锋”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连尹锡悦都“亲自出马”了。其实韩国如此“头铁”并非尹锡悦个人的主张,而是有民意基础的:如果大家身边有韩国朋友的话,可以向他们了解一下,基本上韩国人都认为如果中美发生对抗,输的肯定是中国。
从过去一个多月来的情况可以看到,中韩两国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互动模式:只要一方发表或者做出在对方看来是不当的言行,都会被对方抗议,而另一方面也不甘示弱,进行“反抗议”。
然而,很多网友可能不知道的是,目前这种情况并不是双方交锋的全部,在一个月前的5月22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赴韩同韩国外交部相关官员会面时,当面向韩方传达了中方的“四不可能立场”:如果中国的核心利益受到侵犯,就不可能与韩国合作;如果韩国采取单方面的亲美、亲日外交政策,就不合作;如果两国关系遭到持续性破坏,中方就拒绝进行高层交流;在区域局势恶化的情况下,韩国就不可能在半岛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这“四不可能立场”,被韩国媒体视为“赤裸裸的威胁”。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不是中方对尹锡悦政府已经非常不满,如果不是两国关系到了非常糟糕的程度,我们“礼仪之邦”是不会表达这样的意见的。这也就解释了中国驻韩大使为何会说那番重话了。
说白了,中方是用这种方式,在不点名批尹锡悦。这也说明,在韩国改变态度前,中国不打算主动拿出措施改善与韩国的关系。
中韩两国关系变坏的速度,堪称是破纪录的,即使中美之间的本轮对抗,也是在特朗普上任后一年多才开始的,但中韩关系在尹锡悦政府上台后仅仅一年,就跌到谷底。
之所以如此,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韩国上上下下有赌中国在美中对抗中输的成分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市场对韩国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下降。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6月6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5月韩国对华出口额497亿美元,同比减少27.3%。自去年6月以来,韩国对华出口连续12个月呈负增长态势,中国已从过去的最大顺差国变成最大逆差国。
虽然目前中国仍是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但按照两国经贸领域这样的趋势下去,恐怕要不了几年这个“第一大”的位置就不得不让位于美国。这种经济上的“去中化”自然会传递到两国外交关系上——让韩国人认为不需要再看中国脸色行事,要以“大国身份”和中国“平等交往”。
从时间上来看,尹锡悦还有四年的任期,尽管布林肯已经实现了访华,但可以预见的是,中美关系在未来四年内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缓和,而由于韩国对华政策是被美国绑架的,所以中韩关系未来四年不会好到哪里去。
截止目前,中国对韩国还只是口头上的警告,还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反制措施。但如果韩国继续引进“萨德”反导系统,或者正式搞“美日韩”军事同盟,组成三国“小北约”,不排除中国“直击韩国命门”——扶持朝鲜,甚至启动对朝鲜的军事援助。
如今,韩国正雄心勃勃地追求“全球大国”地位,这意味着韩国不大可能对中国采取妥协的态度——中韩本轮外交“交锋”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后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中韩两国在民意上,都高度讨厌对方,都支持本国的强硬立场。这一点,韩国和美国、日本是不同的,但是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美国和日本面对中国是“能屈能伸”的,“头铁”的韩国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碰个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