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历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如何喜欢上历史,有一些小窍门,“形而上”的本质是环境心理学的由浅入深,学历史亦然。
小时候学古诗,喜欢其朗朗上口的押韵律动,之后是浅解的知其意,然后才是知其然;习文亦是如此,首先读“三百千”,然后诵“四书五经”,再次是注解,最后才是梳理思想。
万事万物皆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万本不离其宗,学历史亦然,只有喜欢,才会深入。
我于此,将历史名将集成四字成语,在理解简短新奇的字面意思之后,再深入查探考究,由是知其所以然。
一如《三十六计》之所以比《孙子兵法》更有传唱度,原因亦是如此。
我于此,将两千年封建史做一个系列《历史名将集成语》,内容虽以名将为主,但亦不局限于军事方面,方方面面皆有概括,邀请观众朋友一同参与讨论,我会于文后评论区一一回复互动,并修改完善成文!
虎符
导读:
春秋战国不是严格意义的朝代划分,而是一个文化上的时代概念,春秋之名源于孔子《春秋》,战国之名源于刘向《战国策》。
春秋战国这一乱世起始于公元前770年的平王东迁,终于公元前237年秦王赢政亲政,前后约530余年。
但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历来各说不一,其中又以三个事件标志其分界:一是魏韩赵三家分晋,二是田氏代齐,三是赵襄子解放奴隶终结奴隶制。
三家分晋是一个漫长的时间,魏韩赵共伐智伯分晋时,越王勾践还未称霸,及三家封侯时,已是五十年后,至于田氏代齐,更是前后近百年,再又,解放奴隶的赵襄子在位50多年,以此三个事件作春秋战国的分界,时间上比较模糊。
余觉得,春秋的起始人物是周平王,这没有争议,战国的起始人物是魏文侯,这也没有争议,这其中,公元前425年,赵襄子逝,魏文侯魏接替其撑晋政,可视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点。
即春秋前770年--前425年,战国前425年--前237年,即春秋三百余年,战国近两百年。
春秋地图
纵观春秋乱世,诸侯国近百,资源有限,必然会出现争夺,于是战争就无法避免,又因周王室言权不下达,前后有数位诸侯王践土会盟,代周天子行使话语权,致使“春秋五霸”各说不一,似一团乱麻,难于梳理这一段历史。
其实,我们可从军事角度解读,即各国争斗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纵观春秋与战国的战争,二者的性质完全不同,春秋时代的战争目的是为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争夺,其间,小国被兼并,之后,随着各国对奴隶的解放,使得人口剧增,资源进一步压缩,于是战争的性质,就从主观的话语权争夺,转变成了客观的资源争夺,把性质定为此,由此便可清晰梳理这五百年乱世。
纵观春秋三百余年,可分为三个时段,一是郑齐百年的“礼”与“法”之争,二是晋楚百年的“华”与“夷”之争,三是晋楚争霸延续的吴越两国团队针对军事思想的“兵”与“谋”之争……
我会于后文,就春秋军事人物事迹一一解说————
(新集四字成语,于人物的先后出场,因字面意思等原因,及人物小组类型等因素,只有作大概的时间顺序)
本篇内容三千七百余字,约需要阅读五分钟,希望读者们的支持,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竹简孙子兵法
军争郑伯:文章内容既然是以名将为主题,那第一人自然是郑庄公郑寤生,庄公弱冠即位,被各方势力以“礼”的名誉压制二十余年,于是,庄公掷脱“礼”的束缚,挑战周天子,首霸春秋,更是革新战法,成为封建时代的新军事思想第一人。
经略夷吾:管仲管夷吾,齐国名相,中国古代七大经济改革家之一,对标郑庄公弃礼所为,以尊礼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其所著的《管子》一书,更是启发了之后的诸子百家。
元帅先轸:晋将先轸,为晋文公拜为元帅,城濮之战败楚军,殽山之战歼秦军,使楚成王、秦穆公称霸中原的梦想破碎,是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的关键人物。
军法司马:齐将司马穰苴,首次提出以治军为核心的将领,《司马法》堪称我国最早的军事著作。
此四人共开战乱,郑伯挑战礼教奠基新军事思想首霸春秋,管子相齐以尊礼之名行争霸之实,先轸军事实践成就晋国霸业,司马法总结归纳成军事理论。
古代车战图
尊王齐晋:齐桓公与晋文公以尊王尊礼掌控话语权,以解释权称霸中原。
秦宋崩殂:秦穆公与宋襄公,争霸中原失败的两位霸主,秦国在殽山之败后退守函谷关,宋国在泓水之败后彻底成为三流国家。
吴王父子:吴主阖闾与夫差父子两代人的争霸事业,在孙武的辅佐下军争天下,亡楚败齐威晋,在黄池会盟称霸诸侯,以“吴太伯之后”论战“姬姓诸国之长”的晋国,赢得华夏话语权。
越丘剑冢:越主勾践,在范蠡的辅助下谋战天下,是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其兵器煅造技术闻名于当世,今有虎丘剑冢考证其工艺。
齐晋秦宋吴越,再加郑与楚,此八国属于春秋军事强国,“春秋五霸”之说争论不一,被历史总结得过于片面,不足予论。
越王勾践剑,古代中国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问鼎熊旅:楚庄王熊旅,于泌之战打败晋国称霸中原,挟兵威问鼎周天子,与晋国就话语权的华夷论争斗近百年,终使“夷尊礼而华之,华弃礼而夷之”。
存鲁端木:孔子弟子子贡端木赐,儒商鼻祖,伐交第一人,以一计乱五国显赫谋战经典,《史记》载:子贡使五国,以势相破,存鲁,乱齐,强晋,破吴,霸越,十年之中,五国皆变。
火攻孙武:吴将孙武,著《孙子兵法》十三篇,将战争艺术升级为成熟的思想体系,将军事比肩政治经济文化之四轮。
用间陶朱:越大夫范蠡,伐谋第一人,以九术灭吴显赫谋战史,是对标孙武火攻的用间争霸鼻祖。
此四人于春秋史堪称传奇,直接影响战国及后世,庄王统战,子贡伐交,范蠡伐谋,孙武伐兵。
纵观春秋用兵大家,因资料不全等因素,不能尽全述,诸如长勺之战等规模真不足论,就比如晋楚五大战役等战场指挥者如栾书等,比之曹刿有过之而无不及,故春秋名将排名,当以孙武、先轸、熊旅、郑寤生等四人为最,至于理论的司马法,伐谋的范蠡、管仲等,不足以名将论。
孙武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文化与军事是国家利剑的双刃,《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军事哲学,每个中华儿女都应通读
孙叔芈敖:楚相孙叔敖,辅佐楚庄王于打败晋国饮马黄河,使楚庄王称霸天下。
百里五羊:秦相百里溪,后灭虞,俘百里奚为奴,陪嫁秦国,秦以五张羊皮换回,辅佐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
晏子婴相:齐相晏婴,比肩管仲,辅佐齐襄公称霸,以智慧著称,其阳谋二桃杀三士为后世津津乐道。
抉眼伍员:吴相伍子胥,孙武亲密战友,一同辅佐吴王父子称霸天下,但却中范蠡离间计,为夫差所弃,自刎于国,死后以眼悬城门,看着越国将吴国所灭。
此四人再加上文的齐管子、越范蠡,后文的郑子产,以及晋狐偃,合称春秋八相。
宴子使楚,临大节而不辱,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
周公成礼:周公姬旦著《周礼》,将中国文化标准化,谓之习惯法,即后世所称的道德常识,儒家思想更是以《周礼》为蓝本。
郑子成文:郑相郑子产,所处时代已是春秋中晚期,经管仲九合诸侯之后,晋楚秦宋先后以“礼”之名行争霸之实,使周礼成为道德绑架利器,又因郑国历八穆时代,于是子产,以成文法替代习惯法,成为法家创始人,是周公之后孔子之前的公认圣人。
老聃出关:老子老聃,道家创始人,骑青牛入函谷关,受弟子尹喜所请,写《道德经》五千言,诠释两分法思想的辩证与统一,是次于《周易》之后的华夏第二经典。
孔丘入世:孔子孔丘,儒家创始人,弟子三千,周游列国,一生著作等身,《诗/书/礼/易/乐/春秋》皆选为儒家十三经,其思想《论语》为华夏第三经典。
姬昌与姬旦父子两圣人的《周易》与《周礼》,直接奠基中国文化,其后被演译成百家争鸣,郑子/老子/孔子/孙子,再加稍后的鬼谷子与墨子,道儒法墨兵交六大派直接影响战国局势。
孔子像,西方由来埋汰我们没有信仰(世界三大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其本质是只有愚昧才会言鬼神信鬼神,我们的信仰是天地君亲师
褒姒无辜:褒姒与周幽王“锋火戏诸侯”的故事,是被有心人歪曲杜撰,真实事件是申国历代联姻周室,深度影响周朝政治,周幽王于是废申后与其子,另立褒姒与其子姬伯服,申后兄长申侯于是联合与犬戎攻,杀周幽王郑桓公兄弟、与褒姒母子于骊山之下,拥立前太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后周平王又不满申国干政,于是选择东迁,即东周。
夏姬可夫:春秋四大美女之一,郑国公主,八穆之妹,下嫁陈国司马为妻,故称夏姬,一生堪称传奇,史载夏姬三次为王后,七次为夫人,前后九男为其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相”。
骊姬始乱:晋献公宠妃,祸乱晋国前后三十余年,使晋献公八子皆亡散,让晋文公流亡二十年,开女子乱政先河;春秋时期,各国政乱频繁,如骊姬之乱达数十年者鲜有之,最著名的还有齐桓公五子皆主,郑国的八穆共政等。
西子勾吴:西施,中国四大美女之首,受范蠡九术之计,与郑旦(或说西施名字为郑旦)一同反间吴主夫差,并成功灭掉吴国。
此四人为春秋名声最大的传奇女子,有春秋四美(郑夏姬/齐文姜/楚息妫/吴西施)之说,西施更是入选中华四美。
西施:画策九术皆辛苦,最堪西子在勾吴,报得家国酬血恨,凭他沉鱼与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