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在机场
2014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任正非与钱伯斯偶遇了。
一番寒暄之后,钱伯斯顺便邀请任正非访问美国,任正非笑答:“美国暂时不去了,美国是一个小市场……”钱伯斯:“你认为是小市场,我就踏实了……”
钱伯斯又邀任正非去他们家做客,任正非又笑答:“以后吧。我们先去欧洲喝咖啡,欧洲更浪漫一些……”
这是华为自身管理顾问田涛先生讲述的一个华为和思科这两位科技巨头,在经历了10多年前的一场耗时1年多的诉讼战的握手言和,这两位巨头当家人,任正非和钱伯斯也成了好友。
在此之前的2005年,思科总裁钱伯斯考察华为,他走进了一间研发办公室,400多位在场的华为人立即起立鼓掌,向这位强悍的对手表达敬意。
这一瞬间,钱伯斯被感动了。
钱伯斯没想到的是,华为的基层员工,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这么欢迎他,这么尊敬他,钱伯斯被华为人感动了,他也明白了,没有理智的华为高层,又哪有如此有礼有节的基层员工?
带着对华为浓厚的兴趣,钱伯斯在考察途中,又去了趟洗手间,并“顺道”巡视了一下员工食堂,然后若有所思地对陪同他的郭平说:“看来你们是很有竞争力的……”
这就是华为,即使曾经对簿公堂、差点被打倒在你家门口,但我还是尊重你、还要学习你。
钱伯斯参访华为
事实上,华为和思科一战成名后,华为在全球市场上的突飞猛进,让思科所代表的美国科技界,更加认识到了华为的强大竞争力,而美国对华为的拒绝,越发严重。
既然进不了你的市场,我就不进了,换一种方式,徐直军说过一句话,“超越美国,潇洒走一回”,果然,今天的华为,已经可以理直气壮的向苹果、思科、威瑞森等美国巨头收取专利费了。
你用了我的专利,我可不就是进了你的市场了吗!
正如任正非笑答钱伯斯的那句话,“欧洲更浪漫一些”,虽然美国市场进不了,但华为在全球其他地方却屡战屡胜。
华为在欧洲市场,经过多年积累,终于拿到法国电信的业务,不过先要让华为和爱立信搬迁阿尔卡特–朗讯的设备。
孙亚芳得知后,马上一个越洋电话打给了华为欧洲区负责人:“你们疯了?在法国居然要搬阿朗(阿尔卡特–朗讯)的设备?你们怎么理解商业生态环境的……”
有了董事长孙亚芳的电话还不够,任正非还亲自打电话叮嘱:必须执行命令,不许搬……
就这样,法国华为当时即将到手的合同硬生生地被终止了。
这样的事,在华为发生过不止一次。
2013年,华为海外某国代表处与运营商达成协议,拆掉爱立信的基站,升级和部署华为的设备。但此事被公司董事会知晓后,代表处和主管运营商BG的负责人受到严厉批评,并责成写检查在公司内予以通报,同时知会给爱立信高层。
这就是华为,任正非明确要求华为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不打价格战,“要与友商共赢。”
其实,早在2009年,任正非就在华为内部强调,华为“不能独霸世界”,并倡导妥协主义。
爱立信一位高管称,如果爱立信这盏信号塔熄灭了,华为和整个业界将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任正非回应却是:华为不是要灭掉谁家的灯塔,华为要竖起自己的灯塔,也要支持爱立信、诺基亚的灯塔永远不倒。
任正非要求,华为要把对内对外的妥协策略大张旗鼓地讲清楚,华为不独霸天下。
事实上,友商的概念就是华为提出来的。
早在2002年,任正非就已经竞争对手改称为“友商”,而那时华为的“友商”还是阿尔卡特、西门子、爱立信和摩托罗拉。
任正非的“友商”思想源自于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任正非认为早期的华为,还很弱小,还不足以和通讯业的国际巨头相抗衡,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快速增长,就势必要从阿尔卡特、西门子等巨头手里夺取份额,这就直接威胁到巨头的生存和发展,可能会树敌太多而遭到巨头围堵。
所以,任正非要求华为要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宁愿放弃一些市场、一些利益,也要与竞争对手合作,成为伙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在任正非这种“竞 而不破”、“与友商共存双赢”的妥协思想,让华为在美国以外的市场上,几乎是遍地开花,同时也朋友遍天下。
这就是任正非的灰度哲学带领下的华为,不仅在人才的管理上拒绝完美主义,讲宽容、讲妥协,在商业竞争上尊重对手、不仅要与竞争对手共存,还要双赢的妥协思想,让华为30多年来,成了全球通信技术的领导者,也赢得了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尊重。
不得不说,任正非这种商业竞争上的灰度,实为创举。张五常先生说,任正非堪称中国几百年一出的商业天才, 确实也算并不虚夸。
还好没去,已莫须有的罪名扣在美丽国就坏了
[笑着哭][笑着哭]小市场[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