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后,新中国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敌特包围。这些敌特,有的是从间谍飞机上空降下来的,有的是从海上偷渡登陆的,有的是从陆地边境潜入的。对于这些敌特,毛主席把他们形象地归纳为“海、陆、空”,称他们为:“海里爬上来,陆地钻进来,空中掉下来。”
为了歼灭这些特务,公安部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罗瑞卿便多次部署过这样的行动……
罗瑞卿:能不能给叶翔之他们发个电报呢1959年后,罗瑞卿先后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和秘书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虽然,罗瑞卿离任了公安部部长的职位,但却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反特工作。
1962年春,得知新中国的经济变得困难时,偏居在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认为“反攻大陆”的事情有了转机,便做出了针对大陆东南沿海实行大规模军事进攻的计划。
对此,毛主席以他敏锐的政治和军事嗅觉,觉察到了蒋介石的阴谋,采取了加强沿海军事力量的措施。此外,毛主席还指示新华社,公开揭露了蒋介石的这一阴谋。
很快,军事和宣传两方面的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蒋介石为首的台湾国民党当局被迫放弃了大规模军事进攻计划,改为派遣小股特务,在沿海地区实施袭扰,以此来作为他们进行军事进攻的“先锋”。
这年秋天,在台湾的“中美联合情报中心”和“国防部情报局”等部门策划,并制定了代号为“海威”和“班超”的袭扰计划。
在这个计划里,美蒋决定采用偷渡、空降小股武装特务的方式,以达到在我东南沿海建立起所谓的“游击走廊”的军事目的。
接到汇报后,罗瑞卿大将立即进行了部署,要求对通过各种方式到达大陆的美蒋特务进行抓捕或歼灭。
10月1日至12月6日,在罗瑞卿的指示下,解放军驻广东省海防部队配合公安干警,先后全歼了9股偷渡登陆和空降的国民党特务。
得知最后一股特务被围歼后,罗瑞卿的心里非常高兴,当即给公安部一局副局长凌云打通了电话。
在电话里,罗瑞卿说:“周恩来总理有指示,台湾给咱们运输了这么多批特务,咱们都按例接收了,对‘运输大队长’还得照打收条才好啊!”
罗瑞卿大将口中“运输大队长”,指的就是蒋介石。这是在革命过程中,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和围绕在党周围的广大军民的共识。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当摩托化方队、炮兵方队、坦克兵方队驶过天安门时,广播里传来了播音员喜悦的声音,播音词的名称为《中国人民的胜利》。
在这个播音词里,播音员说:“这是百战百胜的战士,他们手里拿着的是美国的自动步枪……他们武装着美国的大炮……他们乘在美国的装甲车上……他们驾驶着美国的坦克……毛主席早就说过:‘美国是我们的军需库,蒋介石是我们的运输大队长。’英明的预言,实现了!”
由此可见,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早已经深入民心了。那么,蒋介石的这个名号是怎么来的呢?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心思定,中国人民盼望着能够和平建国,以自己的勤劳来治愈战争留下的创伤。然而,蒋介石却一心想要剿灭共产党。为此,蒋介石不惜挑起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单方面撕毁了来之不易的双十协定。他认为更换了大量美式装备的国民党部队,可以轻松地将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部队消灭。然而,他错了!
此时的共产党部队,虽然装备上不如蒋介石的国民党部队,但却得到了全国人民和民主党派的同情。这很好地阐释了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蒋介石的命令下,用美式装备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193个旅、158万兵力,很快便开往各个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指示。在这个指示里指出:“只有在自卫战争中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之后,中国人民才能恢复和平。”
此外,中共中央要求全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就是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
为了指导个解放区的作战,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军委发出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重要指示,要求人民解放军要不惜放弃一些城市和地区,争取主动,集中兵力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根据中央的指示,各解放区有效地打击了敌人,大大削弱了国民党全面进攻的势头,拉近了国共两军之间军事实力的差距。仅仅三个多月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便宣告失败,不得不转向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华东为军事重点,陕甘宁为政治重点。
作为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役,鲁南战役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粟裕打的“神仙仗”之一,正是这次战役,解放军战士们给蒋介石取了一个“运输大队长”的名号。
12月中旬,蒋介石采取了兵分4路的策略,对苏皖地区发起军事进攻。为了迎战国民党军,解放军主力部队迅速南下,执行歼击宿北之敌的任务。
然而,在解放军主力部队离开后,马励武率领国民党整编第26师和一个快速纵队趁此机会攻占了鲁南地区的一些城池。
国民党军整编第26师的前身是国民党第26军,在当年7月刚刚整编完成,是国民党军中装备最优良的全部机械化部队之一,马励武任师长。
很快,宿北战役取得了胜利。随后,解放军挥师北上。
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解放军指挥部一方面对部队进行了充分的反坦克教育与爆破演练,还对部队预经过的地区进行了详细侦察,保证鲁南战役中的通信畅通。
另一方面,还派出侦察兵对敌军各部的驻扎地点、数量以及汽车、坦克飞机的储备情况,进行了侦察,并进行了确认。
这样的准备,为鲁南战役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7年1月2日,在粟裕的命令下,山东野战军集中优势兵力向整编第26师发动进攻,鲁南战役开始。战至1月4日,马励武的整编第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3万余人全部覆灭。
整个鲁南战役历时19天,以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歼灭了国民党军5.3万余人,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次作战歼敌最多的纪录,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次作战歼敌两个整师的纪录,获得了对机械化部队作战与较大规模运动战和攻坚战的经验。
此外,在这次战役中,解放军缴获了国民党军的24辆坦克、200余门各种火炮、474辆汽车,斩获颇丰。
随后,解放军利用缴获的大批武器装备,组成了野战军第一个快速纵队。
在这次作战时,马励武多次抵抗上司薛岳的命令。在蒋介石协调的时候,马励武说:“不是学生不听他的,而是他不懂打仗瞎指挥,他打过什么仗呀?”
对此,蒋介石生气地说:“薛岳是抗日名将,你应该服从他的指挥!”最终,蒋介石的“协调”没能挽救国民党军的失败。
在这次战役中,除了缴获的超多军事装备外,解放军还缴获了大量服装、罐头、各种食品以及五花八门的枪和子弹。面对如此多的缴获,有战士笑称:“这运输大队长,就是够意思啊!”
说得人多了,蒋介石便获得了一个“运输大队长”的名号。后来,国民党部队运来了更多美式装备,而蒋介石的这个名号也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对此,毛主席认为给蒋介石的这个名号甚为恰当,便沿用了下来。
1962年,在建国13年时,蒋介石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再次送来了9股偷渡登陆和空降的特务和武器装备,这让罗瑞卿再次想起了蒋介石那个“运输大队长”的名号。
在调侃了一句“对‘运输大队长’还得照打收条才好”后,罗瑞卿又想到了一个更好的主意,对凌云说:“能不能即用缴获的特务电台,给叶翔之和他的美国顾问们发个电报呢?”
听了罗瑞卿的话,凌云表示同意。于是,在挂断电话后,凌云便快速拟好了两份电报,报到罗瑞卿的面前,请他斟酌。
看见罗瑞卿看完后,凌云请示需要署什么名,罗瑞卿想了一下,笑了笑,拿起笔,幽默地写下了四个字:“知名不具。”
看到罗瑞卿写的字后,凌云也会意地笑了起来。
很快,这封电报便发给了台湾‘国防部情报局’局长叶翔之和国民党的美国顾问们。这两封电报的大意是:“承送礼物已全部收到,今后如蒙继续输送,我们仍将照例接收。”
发完后,报务员也忍不住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