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SU7在高速路上发生碰撞后爆燃致3人死亡的事故,在网上掀起惊涛骇浪。
在车上不幸遇难的这3人,均为女大学生,年纪轻轻的她们,开车从湖北到安徽池州参加事业编考试,结果三条鲜活的生命在碰撞声响起后戛然而止,再没能抵达考场。
网络上流传的那段令人扼腕叹息的视频画面显示:
在安徽的一段高速上,这辆车头径直撞在护栏上的小米SU7,已经燃起熊熊大火,被烧得面目全非,车头部分几乎“消失”不见。
车上坐着的3名花季少女,亦是如此,几乎碳化。
一位死者的母亲在评论区悲戚讲述,女儿驾驶的这辆车撞到护栏后起火,车门自动锁死,车上3人来不及逃生,救援人员在事故发生后近一小时才赶到,彼时,车上3人已经遇难。
在前排坐着的2人,更是已经烧没了。
悲痛欲绝的家属,字里行间对向来有着网红汽车之称的小米SU7的不满之意已经溢出屏幕,而这似乎也是小米汽车自诞生以来首次因为车辆安全事故在网上引发漫天的舆论质疑。
面对热搜与舆论,股价大跌的小米无法沉默,公布了事故前后车内情况的时间线。
从中挑选重点信息可知,车辆在事故发生前处于智驾状态,以116的时速持续行驶,而事发路段正在施工修缮,施工方用路障将原本的车道封闭,车辆需要改道至逆向车道通过。
被各大车企吹上天的智能驾驶系统,确实检测到了前方的障碍物,也发出了提醒并减速,随后司机接管车辆进行减速并转向,但司机接管后仅两秒钟,车辆以97的时速撞向护栏。
短短的两秒钟,处于惊慌状态下的司机,能做些什么呢?
方向盘都还没打完,刹车都还没完全踩下去,等同于什么都做不了。
正如一名死者家属所哭诉的那样,“孩子当时开的是智驾,那样的情况下,谁能2秒钟反应出这个事态来?2秒钟之内谁能立马切换?”
至于逝者家属所提出的关于“车辆起火后车门自动锁死导致车上3人无法开门逃生”的指控,这也是网友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但小米汽车在回应里并未回应这一问题。
而小米汽车的雷总则发文道歉解释说,由于事故还在调查,他们也还没接触到事故车,所以很多问题还没有办法回答,但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
另一方面,逝者家属也在极力发声回应解答诸多质疑,说女儿的驾龄已有两年多,且拿到驾驶证后一直都有开家里的车,也曾多次独自驾车从武汉开往佛山,驾驶技术没有问题。
并且她无比确定车门是打不开的,因为有路过的司机曾试图用外物破窗救人,但没能成功。
车辆发生事故后车门是否锁死无法打开影响逃生与救援,可谓是所有车主最为忌讳的安全隐患,但比之更让所有人深思乃至反省的则是导致该事故的罪魁祸首——智能驾驶。
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作为一种新鲜事物,风评向来两极分化,人们对其褒贬不一。
车企在宣传时纷纷将自己的智能驾驶吹得天花乱坠,恨不得拿着大喇叭宣传自己制造出来的智驾系统在高速公路和高架公路上都可以实现“纯无人驾驶”。
有媒体随机采访了几家车企的线下门店,发现销售人员为了吸引消费者完成促单,极力宣传智驾系统的强大功能。
“在高速和高架上都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我们跑高速去试驾都直接在车上睡觉。更为复杂的城市路况也能够应对,但你还是不能完全去依赖它。”
“你设置好导航,智驾系统完全可以帮你开到你设置的那个地点,它可以换道、变道、超车,好多人可能开着车,然后就休息睡着了。”
车企为了销量,销售人员为了业绩,一方面在极力宣传智能驾驶的先进性与强大性,另一方面也在极力淡化智能驾驶的危险性与局限性。
这直接导致,相信智能驾驶系统的人无比信任且依赖它,认为那么大的车企绝不会欺骗自己,不相信智能驾驶系统的人则连定速巡航功能也不会尝试,绝不将生命交给智驾。
后者当然更为理性,前者对智能驾驶的信任程度也往往令人费解,但人与人的认知与思维本就不同,一个人也很难改变另一个人,能够强行逆转认知与思维的只有惨痛的事故。
丧命于此次事故里的3名花季少女,其中的驾驶者便对智能驾驶无比信任且依赖。
她的家属告诉媒体,自己曾与女儿驾驶小米SU7从深圳前往武汉,长达一千公里的路程中,女儿多次告诉她智驾方便且安全。
她并不信任如今阶段的智驾,告诫女儿现阶段智驾技术尚不完善,不能盲目相信,还是自己开车放心,但女儿却只觉得她跟不上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太过于顽固不化。
她说女儿以后一定会后悔,女儿不满地反驳说,有各种各样的依据能证明智驾很安全。
结果,网上那各种各样能证明智驾很安全的依据反而成了一道道凌厉的催命符,风华正茂的她,恰恰死于她最为相信的智能驾驶,只留给家属洪水滔天。
所以不要看网上有些车主如何赞美自己被智驾救下一条命的视频,也要看看网上那些险些因为智驾而丧命的新闻,更要看看网上那些车主在秀自动泊车功能时频繁撞车的视频。
现阶段的智驾技术连最基本的自动泊车功能都无法做到百分百零事故,无法保证百分百安全,又凭什么相信它能够保证在高速道路,甚至城市道路做到百分百安全?
别说百分百,现阶段的智驾技术,恐怕连百分之九十的概率都难以保证。
据“消费保投诉平台”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4年间,共受理4000余起关于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的有效投诉,其中智能驾驶正是投诉的焦点,饱受诟病。
因此实际上现阶段的智能驾驶根本不能被称为是智能驾驶,其定位只能是辅助角色,最多只能被称为是辅助系统,连“驾驶”二字都还远远谈不上。
或许最为完美且能够保证百分百安全的智驾能够被制造出来,但通往完美的道路绝不该是由无数怀揣着信任的车主拿生命安全铺就出来的。
只希望车企在对智驾进行宣传的时候,把车主的命也当命。
最重要的是,车主把自己的命当命,别听风就是雨,看完几个测评视频就产生过度信任,更别把生命安全完全托付给尚未完全成熟的辅助系统。
首先是车机失控,导致人为无法刹车,这是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随时会失去生命,国家要介入严查,不能给不良车企出来祸害生命
这一家人真不是玩意儿。有脸找。小米公布的辅助驾驶 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这家伙 直接放倒座椅躺着。一家人什么牛马蛇神
座椅放倒躺着赖谁 小米让你躺着开车了? 小米凭啥承担责任 一家人不要脸 实在看不下去了!人家小米如果说可以躺着开 可以找小米负责! 违章全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