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2000年来只有3个人用,如今却随处可见

寒梅傲雪映霜华 2025-01-18 10:54:53

【前言】

“避讳”呢,就是得避免用那些权贵之人名字里的字或者谐音字。在咱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权力大的人那地位可是相当高,普通老百姓得表现出对上层的敬重,其中特别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能用那些权贵的名字。打个比方,您不能在自己名字里出现皇帝的名字里的字,也不能用跟皇帝名字相近或者谐音的字。要是这么干了,那可就会被当成对皇权的不尊敬,甚至会被认为是谋反呢。

【避什么讳?】

这种忌讳由来已久,在古代帝王专制体制中被坚决施行。据《山海经》所述,早在夏朝后期,君主夏后启,他名字里的“启”字因要避开当时的帝王而改成了“开”。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皇权的红线始终未变,被禁忌的名字和表述接连不断地出现。

就说清朝的康熙帝叫玄烨吧,这下可好,连带着“玄”字的“玄武湖”都得改叫“元武湖”了,就怕惹皇上不高兴;“建储”这俩字用的时候也得小心着点,康熙那时候,有个工部员外郎就因为上书提议“建储”,结果被革职了。就连一些成语也得避讳着改,像“玄鸟高飞”就得改成“青鸟高飞”,这都是为了避开皇帝的名讳。

不过,需要避讳的可不单单是皇帝,像皇亲国戚、太师傅这类有权势的人,还有父辈长辈们,也都得避讳。他们的名字那可都是禁地,晚辈和手下人绝对不能沾边,只能能躲就躲。这些个禁忌把好几代中国人的自由都给束缚住了,也使得那种辈分差别大、等级分明的意识越发牢固了。

在某些特别极端的情形下,就连书里的字都得避讳。听说宋徽宗小时候,有人给他送了一本《韩诗外传》,这书里有“驱驰”这俩字,跟刘太后的名字“驱真”读音相近,结果这本书就被烧掉了。从这就能看出,避讳这事儿波及的范围那是相当广,对古人的言论自由产生了严重的束缚。一直到近一百年,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这些避讳的习俗才慢慢在人们的生活里消失不见。

【“王”字的威严】

在各类避讳当中,“王”字可谓是最为敏感的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王象征着君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唯有承受天命的君主方可称王,所以普通百姓绝对不可以随便用这个字,不然那就是对王权的大不敬。据相关记载,自秦汉往后的两千多年里,名字中能够带有“王”字的人,仅仅只有三个。

第一个是骆宾王。他可是唐代的一位文学巨匠,一首《咏鹅》那是广为流传,让他家喻户晓。骆宾王这人还特别敢说真话,直谏皇帝,曾经直接指责女帝武则天独揽大权,还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来狠狠批判武则天,足见他的气节和独特看法。虽说武则天挺欣赏他的才华,可骆宾王公然对抗皇权,下场还是挺惨的。到了武则天晚年的时候,骆宾王参加了神龙革命,可惜失败了,最后被杀害,去世的时候才四十多岁。

然而,他那不惧强权的勇气,已然传为千古美谈。众人都对骆宾王的浩然正气以及坚守真理的精神钦佩不已。在那时关乎生死的政治争斗中,骆宾王甘愿舍身求道,其人生虽短暂却璀璨夺目,在史书中铸就了永恒的精神标识。这正像后人惊叹的那般:“上天决然不会用骆宾王的性命,去换取古今那几个奸佞之臣的活路。”

第二位是汉朝官员冯野王。这人性格刚直,在为官之路上,他不顾众人反对,坚决惩治贪官,结果给自己树立了不少敌人。《汉书》里说,冯野王向来威望很高,刚正不阿,每次进言必定恳切劝谏,处理事情必定严格果断。他当平阳太守的时候,勇于整顿地方豪强,很受百姓拥护。可也正因如此,遭到了其他官员的嫉妒和怨恨。

冯野王后来遭人毁谤,被罢了官,最终得以清白之身收场。然而,百姓们对这位清廉的官吏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他们甚至在他的墓前立起石碑来赞颂他的品德,碑上刻着“故太守冯君之墓”这八个大字。冯野王在其短暂的为官生涯中,坚定地秉持正义,不惜以身殉道。他的浩然正气与高尚风范,为后人树立了践行公道的楷模。正像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那样:“其守节之壮烈,可与古人相媲美。”

第三位是南朝梁的史官顾野王。此人极具才华,早年间便因文采斐然而闻名。《南史》中说,顾野王“容貌俊美,聪慧过人”。他9岁时便创作出《日赋》,12岁时就完成了《建安地记》,其文学才华着实惊人。顾野王的知识领域颇为广泛,在文学、书法、地理等方面均有所成就,而且还承担着编撰国史的工作。正是他那渊博的学识以及独特的视角,让他成为了一代文学巨匠。

得说一说的是,顾野王有不少文学作品传到了后世呢。他的诗,气势磅礴,跟魏晋的风格很不一样;他写的史书,叙述得生动又详细,文学价值可不低。不得不说,顾野王打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文风,给后来的人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那丰富的学识,更是让后人连连惊叹。后人是这么评价的:“文章写得特别好,学问特别广,在当时那可是被称作大手笔的。”

【三王破题 异曲同工】

骆宾王、冯野王、顾野王这三人,都处在封建统治的时期,那他们为啥敢用这种挑战权力的方式来命名呢?这里头固然有个人气质的因素,可更能从旁表明他们有着不一般的才能。就好比“拔苗助长”那个故事讲的那样,只有那些日后会大名鼎鼎的孩子,家长才会甘愿不顾规矩,给起个特别的名字。他们的名字,其实就暗示着他们人生道路的不平凡。

骆宾王在文学领域颇负盛名,其诗情汹涌澎湃,格调清逸峻拔,故而获“诗圣”之美称。冯野王因施行仁政,清正廉洁而名垂千古,他那坚定不移的浩然正气,让后人敬仰不已。顾野王凭借着广博的学识令后人赞叹,他那具有开创性的行文风格,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

虽说这三人生活的年代各不相同,各自的才华也不尽相同,不过他们都在自己的那片天地中登上了巅峰。或许他们名字里那个带着威严的“王”字,正好造就了他们那既不自卑也不高傲的气质。

他们压根不怕权贵,那是因为他们有着足以和权贵抗衡的底气。骆宾王、冯野王、顾野王,这三位大家,他们那带着“王”字的名字,既展现出了对权力的叫板,也暗示着他们人生的不凡。

【今日“王”字随处可见】

如今时代不同了,现在的人取名字那是相当随意,根本不用受避讳那套规矩的束缚。“王”字也不再神秘,到处都能瞅见。不过要是回顾一下历史,好像还能瞧见,曾经有那么个时候,三位有才华的人竟敢跟时代潮流对着干,在那忌讳的名字里毅然用上“王”字,以此来表明他们的志向和胸怀。

现今,像“王小明”、“王小红”这类名字随处可见。“王”这个字不再有啥忌讳了,家长给孩子起名时也无需再顾虑避讳的问题。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能够用“王”字来取名,不存在身份地位方面的限制。这不但表明了时代的发展,也使生活变得更为自在和开放。

另一方面,这其实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我们仍旧怀着那种推崇“王”字的心境。曾经,“王”意味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当下,“王”字更多地蕴含着对孩子美好未来的祝愿与期盼。现今的父母为孩子取带“王”的名字,就是期望他们日后能够飞黄腾达,在自己的领域中成为佼佼者。

【结语】

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然而我们心底对崇高理想的追逐始终未变。或许,恰是骆宾王、冯野王、顾野王等前辈开了个好头,使我们明白名字不应是一种束缚,而应是助力美好人生的源头活水。不管周围环境怎样变化,积极向上的精神永远都在,这是我们从这三位先贤身上学到的珍贵财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