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王”盛世才:杀害毛泽东之弟毛泽民,逃到台湾后结局如何?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2-06 14:29:07
前 言

1943年,新疆督办盛世才背弃信义,残忍杀害了陈潭秋、毛泽民等多名共产党员。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盛世才,这位曾被视为进步人士的封疆大吏,在六年前甚至还想加入我党,为何突然转变立场?

他又是如何从位高权重走向了阶下囚的境地?

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崭露头角

盛世才,1897年出生于辽宁开原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的他,后来选择赴日本留学,首先在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随后进入日本陆军大学进一步深造。

在日本留学期间,盛世才有机会接触到左翼思想,并对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完成学业回国后,盛世才投身于军阀混战的复杂局势中,并在郭松龄的部队中逐渐崭露头角。

然而,随着郭松龄反奉失败并被杀害,盛世才的政治生涯也遭遇了重大转折。

1930年,经朋友介绍,盛世才前往新疆寻求发展机会,并担任了新疆陆军初级军官学校战术总教官一职。

当时的新疆局势动荡,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盛世才逐渐在新疆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1933年,新疆爆发“四・一二”政变,盛世才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迅速率领部队控制了局势。

因此,他被推举为临时边防督办,并最终成为新疆省主席,开始了长达11年的统治时期。

在此期间,盛世才因其在新疆的强势地位和深远影响,而被时人称为“新疆王”。

左右逢源

盛世才深知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稳固统治的不易,其政治环境之复杂,使得他不得不寻求外部势力的支持。

他便将目光投向了当时正在中亚地区积极扩大影响力的苏联。

于是,他主动与苏联驻迪化(今乌鲁木齐)总领事取得联系,表达了在新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意愿。

这一提议正好符合苏联的战略利益,双方因此一拍即合。

苏联开始向盛世才提供军事援助和经济支持,帮助他巩固了在新疆的统治地位。

然而,权力的稳固并未让盛世才满足,他为了实现更大的政治野心,不惜制造冤案。

他杀害了“四・一二政变”的领导者陈中等人,这一行为不仅让他在新疆的统治更加稳固,也让他与苏联的关系更加紧密。

为了巩固统治,盛世才又请求斯大林派遣苏联红军进入新疆,协助他打败张培元、马仲英等地方武装力量。为了讨好斯大林,盛世才更是经常宴请苏联驻新疆总领事,展示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

他向对方展示自己的书房,介绍书架上陈列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著作,甚至不惜赠送贵重礼物。苏联总领事因此向莫斯科汇报称,盛世才相信共产主义,对马列主义研究颇有心得。

这导致了斯大林对盛世才的进一步信任,为他提供了大量援助。

1936年4月,盛世才颁布了以“反帝、亲苏、民平(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设”为内容的“六大政策”。该政策颁布后,新疆地区红旗飘扬。

在当时复杂的战略形势下,“夺取宁夏、占据甘肃、靠近新疆、开辟通往苏联之路”便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任务之一。

西路军在执行这一任务过程中,面临兵力对比悬殊、地理环境恶劣、后勤补给困难等诸多艰难险阻,最终遭遇全军覆没的悲剧。

1937年,王明和康生从苏联回国路过新疆时,盛世才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请延安派更多干部到新疆工作,二是要加入我党。

对于盛世才的入党要求,我党非常重视,但斯大林并未同意他加入中共,而是批准他秘密加入苏共。

盛世才因此更加依赖苏联的支持。然而,盛世才的政治立场并不坚定。

1938年底,毛泽民化名周彬,需经新疆去苏联看病。

到了迪化以后,因边界发生鼠疫,交通中断,毛泽民未能成行,于是留在新疆,先后担任过财政厅长和民政厅长等职务。

毛泽民在新疆的工作得到了盛世才的支持,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货币,将新疆币制统一为以元为单位,稳定了金融市场;改革税收制度,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商业流通,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好景不长,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在战争初期遭受重创。

盛世才看到苏联局势危急,认为苏联可能无法继续支持他,于是开始动摇。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察觉到了盛世才的心思,不断对他进行拉拢和利诱。

在这种情况下,盛世才决定抛弃苏联和共产党,投靠蒋介石。

1942年,盛世才诬陷共产党在新疆策划暴动,以此为借口逮捕了陈潭秋、毛泽民等100多名共产党员及其家属。

在狱中,毛泽民等共产党人遭受了残酷的折磨,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屈服。

1943年9月27日,盛世才下令将毛泽民、陈潭秋、林基路等秘密杀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新疆惨案”。

逃亡台湾

盛世才在新疆的统治因其倒行逆施,激起了新疆各界的强烈反感,同时也引发了蒋介石对他的深深猜忌。

1944年,在国内外诸多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蒋介石作出了将盛世才调离新疆的决定,并任命他为农林部长。

面对这一安排,盛世才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离开他苦心经营了11年的新疆,前往重庆赴新职。

抵达重庆后,盛世才原本以为凭借自己过去的功绩,能够在国民党内继续担任要职,受到蒋介石的重用。

然而,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蒋介石始终对盛世才的背叛行为耿耿于怀,虽然出于政治需要暂时没有对他采取行动,但也没有给予他应有的重视。

与此同时,新疆的民众和各界人士纷纷要求严惩盛世才的罪行,为死难者讨回公道。

这使得盛世才在重庆的日子异常艰难,他不仅失去了昔日的权势,还成为了众人指责的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解放战争的形势愈发明朗,国民党的统治逐渐走向崩溃。

1949年,盛世才见大势已去,便随蒋介石一同逃往台湾。

然而,他在台湾的生活也并未如他所愿。

台湾各界对他的罪行早有耳闻,纷纷对他进行声讨和谴责。

为了躲避风头,盛世才不得不选择隐居,过上了深居简出的生活。

他尽量避免与外界接触,甚至将自己的姓氏改为“颜”,试图以此来隐藏身份,保住性命。

结 语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1970年7月13日,盛世才在台湾病逝,走完了他罪恶的一生。

从“新疆王”的辉煌到阶下囚的落寞,他的故事警示着世人:背叛信仰与正义,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盛世才的倒行逆施,不仅给新疆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让他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耻辱的印记。

他的结局,是对那些背离正义、背叛人民的人的最好警示。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