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奥赛选手于行健坠楼去世,年仅16岁,濒死之际喊出:妈妈救我

来科点谱 2025-04-10 16:38:05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16岁编程天才于行健,曾以942分高分入选辽宁省队,被誉为百年一遇的编程奇才,却在4月1号愚人节这天从高楼一跃而下,留下最后一声令人心碎的呼救:“妈妈,我疼,救我。”

到底是什么样的绝望,硬生生把他逼到这条路上了呢?他表面上那么风光,可谁知道这背后藏着多少没人知道的糟心事和痛苦呢?

天才少年陨落背后数不清的压力和煎熬

在大家眼里,于行健简直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的编程天才,年纪轻轻就已经在信息学奥赛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名声传遍四方。

2022年,才14岁还在读初三的他,就像一颗突然冒出来的超级新星,要知道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那可是高手扎堆的地方,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 “打遍天下无敌手”。

于行健根本不害怕,一上场就尽情发挥自己的本事,没想到,他直接拿下辽宁省第三名,考了 131 分,这分数可把那些读高中的大哥哥们比下去了,他们只能干瞪眼,看着于行健一路领先。

一年之后,东北育才学校发布了喜报,于行健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大家眼前,这次是在 “AI + 程序算法竞赛” 里,他简直超常发挥考了497分,就差3分就满分了,稳稳地坐在冠军的宝座上。

到了去年,刚上高一的于行健更是厉害得没边了,以942分的超高分成功入选辽宁省队,还被评为A类选手,这成绩就像是给了所有人一个 “王炸”,让人不得不服。

可谁能想到,天才的光环背后,藏着数不清的压力和痛苦,2025年3月的信息学竞赛,对于行健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可怕的噩梦,他居然意外失利,没能进入省队。

一直以来他都是顺风顺水,站在领奖台上接受大家的掌声和赞扬,这次失败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从高高在上的巅峰一下子跌到谷底,这么大的心理落差说不定就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且他坠楼的时间和竞赛失利的时间靠得特别近,很难不让人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紧接着于行健的父亲发布了一篇祭文,一下子就把这件事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篇祭文和普通的悼念文章不太一样,读起来让人心里很矛盾,里面描述了于行健的双面人生。

在于行健爸爸心里,这孩子那是天赋异禀,聪明得就跟个小灵童似的,学习上特别有一套,才这么小就能看透题目背后的门道,好多时候连算都不用算,直接就能把答案说出来,厉害得不行。

可同时,他又是个充满戾气的 “魔丸”,父亲说于行健 “看不起这个世界的一切”,因为他看事情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这种与众不同让他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就想要去挑战这个世界。

在父亲看来,这种挑战的态度就是一种 “戾气”,父亲还提到儿子变得越来越我行我素,对深爱他的母亲也会表现得很粗暴。

从这些文字里,能深深感受到一个父亲的无奈,还有对儿子内心世界的不理解,曾经父亲为儿子的天赋感到无比骄傲,可到最后却怎么也走不进儿子的内心。

在祭文的结尾,父亲表达了对儿子深深的悲痛和不舍,不过也隐隐约约透露出于行健曾经多次流露出对 “另一个世界” 的向往,但这个 “另一个世界” 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4月1日于行健竟从高楼坠落,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周围人的惊呼声此起彼伏,可一切都来不及了,很快于行健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医院里,医生们争分夺秒,脚步匆忙,各种仪器的灯光闪烁,全力与死神赛跑,而命运似乎没有给这个年轻的生命留下一丝转机。

到了晚上七点,残酷的事儿还是发生了,于行健没能抢救过来,就这么永远地走了,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最让人揪心、心痛到无法呼吸的,是于行健在濒死之际,那本能的求救声,他向妈妈呼喊着:“妈妈,我疼,救我” ,那声音里饱含着无尽的痛苦与对生的渴望。

随着于行健的离去,这个问题成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团,这篇满是矛盾的祭文,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的人觉得父亲这样描述已经去世的儿子不太尊重,是在逃避家庭教育的责任,也有人表示理解,认为天才的内心世界本来就很难被普通人理解,父母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那种无力感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