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36万!考研凉了,大家都已经认清了真相

财子的时代 2023-11-29 07:07:05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数据,今年考研的报名人数为438万,比起去年暴跌了36万。而之前三年,考研人数是节节攀升,连续创历史纪录。这也是考研人数9年来首次下滑。

巧合的是,今年的公务员国考报名人数,还在继续创纪录新高,增加的正好也是36万。

这次的暴跌,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回归常态。过去三年受到疫情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比较严峻的。而我们也特别开启了研究生的扩招。

那些考上了研究生的人,今年刚好就毕业了,不知道有什么感受呢?是不是觉得不过就是把就业的难题推迟了三年而已呢。

目前我们已经不公布18-24岁年轻人失业率了,希望有所好转了吧。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考研的性价比正在不断下跌。最极端的例子是应该是2015年之后那几年。有些人早毕业了几年,在家里的支持下早买了房子,而那些读了三年研究生的人,发现毕业后房价直接翻一倍,比起先买房的同龄人,被甩开了10年以上的差距了。

而读研,就不说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了,最大的成本其实是三年的时间。现在年轻人的就业黄金期本来就短,到了35岁就面临35岁危机了,从毕业到35岁也就13年黄金期,读研就过了四分之一了。

实际上,不仅研究生的投资回报下降,整个教育的投资回报都在下降,不过博士的投资回报还是不错的,能够把博士坚持来来的,我觉得已经就是人才了。

当然,我也不是说读硕士研究生不好,就一棍子打死。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的。

比如你从事的本身就是研发类的工作,学历的提升是有用的。如果你想从事学术工作,那么硕士是必须的,而且后边几乎铁定还要读博。

而这,我觉得还是必须有兴趣的支撑,如果不感兴趣,我认为还是很难在科研上干出什么成绩的。

另外,就是一些名校的硕士,可能会增加一些光环。不过现在企业也是越来越精明了,不仅看硕士学历学校,很多企业还看你第一学校和学历。

最后,就是一些岗位本身起步就是硕士,那么当然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之前,有一些朋友给我了建议,说不要把教育看得这么功利,老去考虑什么投资回报率的问题。教育本身难道不是为培养人格,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吗?

没错,但这不是我们教育体系能够给你了。现在读完博士不心理变态,我就已经很佩服了。

要完善人格,让自己变得更好,其实更多在于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不断精进,智慧涅槃。

0 阅读:5

财子的时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