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很聪明,“蚊子战术”让以色列头疼,别又把锅甩给了中国

南斋孤风中 2025-01-07 20:57:44

中东,每走一步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阿萨德政权,在叙利亚倒台。

就像是抽掉了一根关键的积木,让整个地区的格局发生了剧烈震荡。

叙利亚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伊朗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是所谓“抵抗之弧”的关键一环。

这个“抵抗之弧”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一条从德黑兰延伸到地中海的战略走廊。

包括伊朗、伊拉克部分地区、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

这条走廊,让伊朗能够向其盟友输送各种支持。

现在阿萨德政权倒台,就像是这条走廊中间突然断了一截。

对伊朗来说,这就像是一条大动脉被切断了。

原本,伊朗的武器和物资可以通过叙利亚领土,源源不断地运到真主党手中。

现在这条路断了,真主党就像是被孤立的孤岛。

以色列的战略处境明显改善:

北面的叙利亚威胁消失,真主党的实力被削弱,整个“抵抗之弧”威慑力大幅下降。

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和解,就曾经大幅改变中东格局。

今天的叙利亚变局,可能会带来同样深远的影响。

不过历史告诉我们,中东的局势总是充满变数。

当你以为看清了局势,新的变化又会出现。

阿萨德政权的倒台,或许只是新一轮地区博弈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影响还在持续发酵。

对于整个中东地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权更替,而是可能重塑地区力量格局的重大事件。

未来的中东将会是什么样子,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有时候某个看似孤立的事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胡塞武装“蚊子战术”

原本大家都觉得,失去了叙利亚这个重要支点,“抵抗之弧”该偃旗息鼓了。

但胡塞武装又来了,而且打法更狠辣。

不是要一次性打出多大战果,而是采取了一种“折磨战”。

深更半夜,以色列人正在熟睡,突然警报声划破夜空。

不管是在特拉维夫的高层公寓,还是其他大城市,所有人都得立即起床跑向防空洞。

这种情况不是偶尔发生,而是隔三差五来。

胡塞武装专门挑深夜三四点发动攻击,就是要让以色列人睡不好觉。

从军事史的角度看,这种战术很有意思。

二战时伦敦大轰炸,德国空军也喜欢在深夜轰炸,目的就是要搞垮英国人的意志。

现在胡塞武装用无人机和导弹,打的是同样的心理战。

人可以适应偶尔的惊吓,但很难承受持续的睡眠剥夺和精神紧张。

原本过着平静生活的以色列城市居民,现在不得不随时准备往防空洞跑,日子过得惶惶不可终日。

美以联军这边看似声势浩大。

美国派来的军事力量,就够唬人的:

林肯号、艾森豪威尔号两大航母战斗群在红海地区巡弋,每艘航母上都带着差不多75架各型战机。

还派来了“幽灵”B-2隐身轰炸机。

这可是一架就值20多亿美元的“空中大杀器”,一次能带20吨弹药。

再看英国这边,派出了本国最先进的45型驱逐舰。

这些军舰配备“海麻雀”防空导弹系统。

按理说,应该能拦截胡塞武装的来袭导弹和无人机。

三国联军从今年1月开始,前后发动了大规模空袭,投放了数百枚精确制导炸弹。

可实际效果呢?

还真有点不尽人意。

就拿最近的数据来说,尽管三国联军狂轰滥炸,胡塞武装照样能每周发射导弹和无人机。

今年2月份以来,他们已经发动了多次对以色列的袭击。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胡塞武装打了一手游击战。

他们的导弹和无人机发射车都是移动的,白天藏在山洞里,晚上出来发射完就跑。

也门那边山地地形复杂,到处都是天然洞穴和地下掩体,就算是美军的卫星和侦察机也很难及时发现。

更让人意外的是,胡塞武装的武器库居然还挺丰富。

据估计,他们手里有几百枚各型导弹,上千架无人机。

这些装备虽然不算顶尖。

但胜在便宜、数量多,打得就是“蚊子战术”:

虽然每次攻击造成的实际破坏不大,但就是要让以色列人睡不好觉。

爆出这个新闻

以色列媒体I24声称:

“中国向胡塞武装提供武器零件,用于制造更多的无人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以此来交换在红海的独家通过权。”

这篇报道很有意思,像是在演一出“多方利益”的大戏。

首先,I24这家以色列媒体选在以军“束手无策”的时候爆出这个新闻,时机很微妙。

这让人想起历史上的类似案例:

当一方在军事上受挫时,往往会寻求通过外交或舆论施压来改变局势。

报道中提到的“独家通过权”,这个说法特别值得玩味。

红海航道,历来就是国际航道。

每年有大约12%的全球贸易要经过这里。

从历史经验看,任何国家想要获得“独家通过权”都是不现实的,这违背了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原则。

至于美方威胁要切断相关贸易网络。

这让人想起了历史上的多个案例。

比如,2018年,美国曾试图切断伊朗的SWIFT支付系统,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国际贸易网络错综复杂,很难完全切断某个特定的贸易渠道。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时,各方也是通过媒体互相施压,最后导致了一场国际危机。

今天的局势虽然不同,但各方博弈的手法依然相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这种未经证实的报道需要格外谨慎对待。

它可能反映了某些真实情况,也可能只是某方的战略意图。

就像历史上很多类似的媒体报道一样,真相往往需要时间来澄清。

让中国“背锅”?

为什么,美国这么在意对胡塞武装的失败?

美军投入了价值上千亿美元的军事装备。

包括最先进的B-2轰炸机(单价20亿美元)、航母战斗群,结果连一个装备简陋的地方武装都搞不定。

面子实在挂不住。

越南战争,美国同样不愿承认在游击战中的无力。

一会儿说是苏联在背后支持,一会儿说是中国在提供武器。

今天,竟出奇地相似:

面对胡塞武装的有效骚扰,又把锅甩给了中国。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反应其实很好理解。

强权最怕的不是军事失败,而是威信崩塌。

美国需要给其盟友一个交代。

一个连胡塞都搞不定的超级大国,还怎么让盟友相信它能保护他们?

这就像一个保镖连小混混都打不过,谁还敢雇他?

因此,找中国“背锅”就成了一个看似合理的选择:

中国够大,背得动这口锅。

正好符合美国“威胁论”的叙事。

可以转移国际社会对美国军事失败的注意力。

但,这种“甩锅”策略往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种情况,让人不禁联想到古罗马帝国晚期:

当不能适应新的战争形态时,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最终只会加速自身的衰落。

恰恰相反,它可能会让美国忽视真正需要反思的问题:

为什么对付非常规战争时如此乏力?

当年美国只要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喊“苏联干的”。

好莱坞拍电影赔钱了?

是苏联破坏。

工人罢工要求加薪了?一定是苏联煽动。

农作物歉收了?肯定是苏联搞破坏。现在这部“老套路”换了主角,变成了中国。

美国通货膨胀严重?说是中国操纵汇率。

美国制造业衰落?怪中国搞不公平竞争。

非洲国家不听话了?说是中国“债务陷阱”。

现在连胡塞武装都打不过,又说是中国在背后支持。

这种“万能背锅侠”的角色设定,其实暴露了一个深层次问题:

美国,似乎已经习惯了用“找替罪羊”来掩盖自身问题。

先定结论,再找证据。

先说中国有问题,再去找各种所谓“论据”来支持这个结论。

但,既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也可能误导公众认知。

欲盖弥彰,越是想掩盖自己的问题,反而越容易暴露出问题的严重性。

对美国来说,与其把精力花在“甩锅”上,不如认真思考:

为什么传统的军事优势在新形势下不那么管用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抵制霸权主义?

这些,才是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