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错过下一个让你财富自由的”比亚迪"。
刚准备入场,没想到已经涨到顶,并且买不起了。
就在不久之前,“川建国”发行的虚拟货币,又给了很多人的“暴富梦”一巴掌。这一幕下,许多人又想起了当年的比特币,以及新能源、锂电、去年的牛市等。从大多数人的现状去看,似乎总是离财富自由慢了一步。
2025年,即将上市的奇瑞汽车,又能否给普通人这个机会?
谈奇瑞的上市,像是一部大型连续剧——自2004年开始,奇瑞就曝出了上市意愿,并推行了股份制改革,但后续不了了之。而在2008年,奇瑞再提上市计划,但金融危机的出现,又一次使计划搁浅。
2020年前后,奇瑞再次嗅到上市良机重提混改,而为了“山东造车荣光”的青岛五道口则掐准时机出现,两者一拍即合。但后续事情发展却出乎意料,两者因资金问题不欢而散,至于青岛五道口为何停止增资,至今仍然是一桩秘闻。
2025年,奇瑞再提上市,并且在去年就已进行了相关部署——有消息显示,去年奇瑞控股考虑拆分汽车业务在香港上市,估值500亿元。同时,已邀请摩根大通协助协助其汽车业务部门的上市业务。
“这距离奇瑞所寻求的千亿(或称1500亿)估值仍有一段距离。因此,奇瑞集团引入了青岛城投、IDG资本和火眼投资等多方资本,通过股权融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并充实资金储备,以进一步提升IPO筹码”,有分析人士指出。
尽管奇瑞IPO地点尚未透露,但行业人士猜测“奇瑞将在香港完成上市,筹资规模剑指3000亿元大关”。
事实上,奇瑞集团旗下已有多个上市公司,但整车业务毫无疑问是最值钱的板块。力求在今年完成上市,核心原因在于汽车市场内卷的进一步爆发,对企业的资金流提出了更严苛的考验。对于奇瑞这样注重研发能力的企业而言,更需要庞大的资金规模来站稳第一梯队。
2022年,在奇瑞发布“瑶光2025科技Day”中,尹同跃曾提到:“未来5年,奇瑞计划研发投资1000+亿,培养研发人才20000+人,建立300个瑶光实验室。此外,奇瑞还将同步布局包括芜湖、上海、北美、南美、欧洲、中亚六大研发中心,全球一体化管理。”
时至今日,五年之期即将到来,奇瑞汽车火星架构、鲲鹏动力、大卓智驾、雄狮智能和银河生态五大板块,以及集团旗下五大品牌均处在高速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在规模、渠道以及服务等领域高效推进,同时为进一步实现协同效应,更庞大、稳固的资金链不可或缺。
当然,奇瑞汽车业务在去年的大幅增长,也为其上市募资计划奠定了雄厚基础,并给予了资本市场更密切的关注以及在估值上更高的预期。
数据显示,奇瑞汽车在去年实现营收48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年销量突破260万辆,同比增长为38.4%,在出口业务稳定增长成为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同时,奇瑞在新能源板块的发展同样强势,年销售新能源车辆超58万辆,同比增长达232.7%。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奇瑞五大品牌对集团汽车业务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并在市场方面实现了完善的布局。
其中,奇瑞品牌主攻主流家用车市场,星途向中高端市场迈进,捷途在轻越野与旅行市场多点开花,而iCar与智界则分别塑造了年轻与科技标签,五大品牌全面打透了主流市场,共同兑现奇瑞“2025不客气”的承诺。
有文说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阻碍奇瑞上市的,是要面临更严格的上市政策考验”。
但从反向思维来思考,在巨头加速退市、考核指标更透明、可预期的当下,奇瑞敢于上市实则也说明了集团对于整车业务的信心,以及奇瑞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追求高质量与高价值,而非是投机取巧。
“2025年的销量目标,是力争销量增长率再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对于高速发展的奇瑞而言,千亿估值或许只是起步,比亚迪与特斯拉在股市创造的奇迹曲线,或许又将再一次上演。 (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