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66年的秋天,北京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说不清的躁动。城市热闹得像个庙会,但这热闹却让人透不过气。
于是,刘伯承挪到了西山深处,寻一片安静。这里远离城市喧嚣,几位老战友也不约而同地搬了过来。
叶剑英、聂荣臻住得近,陈毅、徐向前虽没搬来,但隔三岔五也会跑到这儿。
他们说,这地方静,静得能听见岁月的声音。
那天,陈毅来了。
一进门,他爽朗的声音就传进了书房“刘帅,你好啊!”
刘伯承正拿着放大镜翻看一本《参考资料》,听见陈毅的声音,放下书,摘了眼镜,转身迎了上去。
“陈老总来了,快坐快坐!”两人寒暄几句,陈毅关切地问“最近身体怎么样?”
刘伯承摆摆手,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事“左眼快瞎了,看个大字都费劲,就剩个模模糊糊。”
陈毅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瞎了倒好,眼不见心不烦嘛!”
这话听着像玩笑,其实一点儿也不轻松。
刘伯承知道,陈毅这话是有感而发。眼睛看不见烦心事,也就少操点心。
但刘伯承却不这么想,他叹了口气“眼不见,心也烦。耳朵还灵着呢,外头的吵闹声,一点儿都没少。”两人对着苦笑,谁也没再说话。
其实,刘伯承的眼疾早就不是新闻了。
他的夫人汪荣华曾打趣说,刘伯承只能勉强认出斗大的字,分辨一下衣服的颜色。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闲不下来。军委战略小组撤销后,他没了具体的工作,但只要身体允许,他依然牵挂军队和国防建设。
他常说“我是军委的编外参谋。”虽是戏谑,却是实情。
时间回到1959年,刘伯承从南京调到北京,接手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的工作。
从那时起,他就没让自己歇过。调查、研究、写报告,他事事亲力亲为。
1962年,中印边境局势紧张,印军越过边界,悍然进犯。战争不可避免时,刘伯承的分析和建议成了战场上的指南针。
他不仅研究敌军的动向,还提醒总参注意后勤补给“印军可能用空军封锁我们的运输线,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准确的。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以少胜多,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背后,刘伯承的远见和智慧不可忽视。
但这次胜利并没有让刘伯承松一口气。
他知道,边境的安定只是一时,国防建设才是长久之计。所以,即便眼睛不好使,他仍坚持写报告、提建议。
他常说“作战指挥,地形最重要,地形搞不清楚,打仗就跟瞎子过河一样。”这话,他对总参说,对年轻的军官们说,也对自己说。
也许正因为这份执着,1966年,他即便不再有正式职务,依然没有放下心里的担子。
那天,陈毅聊起外面的局势,刘伯承眼里闪过一丝忧虑。他说“我们这些老骨头,耳朵再灵也听不清年轻人的想法了。现在的事,得靠他们去扛。”陈毅没接话,只是倒了杯茶,递到刘伯承手里。
几位元帅聚在西山,表面上是避开城市的喧嚣,实际上心里装的都是国家大事。
后来,叶剑英、聂荣臻也来了,书房里多了几分热闹。大家聊起过去的战斗,聊起现在的局势,气氛时而轻松,时而沉重。
散场后,刘伯承的夫人汪荣华走进书房,劝他“老刘,有毛主席在,你就别操那么多心了,身体要紧。”刘伯承没接话,只是静静地坐着。
他的沉默不是妥协,而是无奈。他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能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人了。
但他也知道,哪怕只剩一只眼睛看得见,他也不会真正放下。因为在他看来,一个元帅的责任,不会因为职位的变化而改变。
有人说,刘伯承是个“倔老头”,什么事都要亲自过问,连眼睛都快瞎了,还不肯歇着。但也正因为这股倔劲,他的一生,才如此令人敬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