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刘伯温预言: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这个预言是真是假?

司马秘事 2024-12-05 15:48:29

明朝初年,刘伯温以《烧饼歌》预言“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一语让朱元璋深感不安。百年后,这个预言被认为得到了验证,嘉靖年间福建的确发生大乱。

明朝权臣严嵩把持朝政,朝纲腐败、民怨沸腾,福建地方首领张琏揭竿而起,自立为飞龙人主并建立飞龙国,以对抗明朝,甚至一度将势力扩展至海外。

张琏的起义引发明廷大规模镇压,成为福建乃至东南亚一场长久战事的导火索......那么此事真的是刘伯温的预言吗?

天赋少年刘伯温

刘伯温原名刘基,生于浙江青田,刘家在当地并不富裕,但其父刘承志却希望儿子能有一番作为,劳作之余教其识字。

刘伯温自小聪慧过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知识,在邻里乡亲之间逐渐名声远扬。

刘伯温不仅学习能力极强,还对诸子百家著作十分有兴趣,十五岁左右就能够理解许多古籍精髓,对兵法、天文历法、玄学有独特的心得体会。

村中许多长辈惊叹于刘伯温的学问,称他为“神童”。刘伯温立志考取功名,改变家族的命运,少年时走出家乡前往都会求学。

元朝的统治时期,科举制度仍在推行,虽不似盛唐的科举繁荣,但仍为士人提供实现抱负的途径,刘伯温经过刻苦准备,成功通过乡试取得秀才资格。

接下来的几年中,他继续求学积累知识充实自我,在诗词歌赋上有所成就,对《孙子兵法》等兵书融会贯通,为日后应对复杂局势奠定基础。

几年后经过严格的考试,刘伯温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从此踏上一条不凡之路,只可惜并未迎来想象中的坦途。元朝末年政局腐败,官场风气恶劣,地方豪强盘踞,百姓苦不堪言。

刘伯温曾被任命为一县县令,深入民间与百姓交谈,亲自考察民情,了解他们的疾苦,改善地方管理制度。

发现官吏勾结豪强欺压百姓、敛财敛权,为老百姓带来无数不公和痛苦,果断肃清官场中的腐败之风,严惩贪污行为,地方治安有所改善。

刘伯温的正直刚毅引来许多人的不满,地方官员在官场中积威已久,根本容不下一个不愿同流合污的人,纷纷联合抵制他。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伯温心寒不已,因不堪官场的种种迫害,愤然辞职回归家乡。

归乡后并未因此消沉,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书籍的研读与深思中,平日里与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切磋学问、分享见解。

他在文学、天文、兵法上的学问更进一步,对阴阳五行、风水术数等玄学内容也有了更深的研究,许多人慕名而来希望与之交流一二。

两位雄才的惺惺相惜

隐居期间,元朝已经逐渐走向末路,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朱元璋带领义军在南方崛起,是最有可能颠覆元朝统治的人。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声名早有耳闻,派遣使者前来邀请,刘伯温应朱元璋之邀加入这支起义大军。两人相见时,朱元璋详细介绍自己的抱负和计划,刘伯温深感其志向与自己契合决定为之效力。

刘伯温熟悉兵法、运筹帷幄,作为朱元璋的首席谋士,在战场上制定多个精妙绝伦的战略,屡次协助他击败强敌。

在湖广地区将陈友谅的部队击溃,之后击败另一位割据势力张士诚,又击败南方的方国珍,奠定明军统一天下的基础。

战略布置上刘伯温谋划更为深远,倡导在军中严明军纪,通过奖赏机制提高士兵士气,保证军队的稳定和战斗力。靠着刘伯温的智谋,朱元璋的明军得以逐步攻克各方敌人,直至统一天下。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在刘伯温的指导下纠正朝中弊端,最终获得全国的稳定。古人云“守业更比创业”,在朱元璋的要求下,刘伯温以玄学分析朝廷未来的走向,留下一本著名的《烧饼歌》。

其中就有这样一句预言,即“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出于防范潜在威胁的考虑,朱元璋开始对福建加大监视力度,时刻防范叛乱的发生。

一直到朱元璋去世,福建都没有发现这样的人物,难道说刘伯温的预言是虚假的吗?

预言的验证

明朝进入嘉靖年间,朱厚熜登基为帝,嘉靖帝起初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减免赋税,明朝国力得到一定恢复。

然而,随着朝政被逐渐交由宦官严嵩等人把持,朱厚熜对玄学迷信愈发痴迷,逐渐疏远朝政。严嵩趁机控制朝局,利用职权结党营私贪污公款,令国家元气渐损。

福建自古便因地理环境险要、与外界联系密切,成为叛乱势力易于滋生的温床,朝廷不堪局势恶化,民间不满情绪激增,明朝失去对福建的实际控制。

莆田一带的地方势力首领张琏,凭借自身影响力组织起义军,号召百姓反抗朝廷腐败,短时间内便集结了上万义军且声势浩大。

在民间呼声的支持下,张琏决定自立为王,自称“飞龙人主”、国号“飞龙国”。

张琏的起义在当地激起巨大的反响,许多苦于官府压迫的百姓纷纷加入起义军的行列,义军的势力进一步壮大,迅速扩展到福建的多个区域。

张琏依仗福建的地理优势,在高山和密林建立多个大本营,明军在福建的力量本就薄弱,加上朝廷对福建局势关注有限,张琏得以稳固自己的统治基础,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地盘。

飞龙国迅速发展,成为对抗朝廷的强大力量,甚至形成小型政权的雏形。起义消息传到京城,嘉靖帝大为震怒,虽对政务疏于管理,但面对福建的叛乱依旧愤怒不已。

随即建议派遣大军镇压张琏,任命都督刘显为主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福建,誓要将张琏的势力彻底瓦解。

刘显带领明军抵达福建后,发现张琏在山地设置多处要塞,驻守严密几乎毫无破绽。

为快速结束战斗刘显采用虚张声势的战术,在福建各地散布消息,声称将直捣张琏的老巢,诱使起义军向预设的战场集结。

张琏果然中计,迅速集结起义军守护老巢,当部队行至中途遭遇明军埋伏,义军主力遭受重创损失惨重,福建造反势力被大幅削弱。

明军紧追不舍,张琏被迫带领残部转移至沿海地区,通过海路撤退,两年后卷土重来,试图在福建重新聚集反抗力量。

这次起义依然吸引大量不满于朝廷的百姓,形成第二轮的反叛力量,嘉靖帝再度派遣大军进行镇压,张琏再次败北,自此之后彻底离开福建,向东南亚方向流亡。

据悉张琏辗转数地,最终来到苏门答腊岛上的三佛齐天岛,在那里聚集流亡将士继续使用“飞龙人主”的称号,誓言有朝一日再度反攻福建,报复明朝的追击之仇。

张琏一直觊觎对福建,可惜岛上资源有限,军队无法恢复到起义初期的规模与实力,力量渐渐被耗尽。

明军经过精心准备,派出水师从海上围剿三佛齐天岛,成功封锁岛屿的出入口,使得张琏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

在海军的强势打击下,张琏的军队逐渐溃败,岛上兵力最终不敌明军围剿,张琏及其随从在三佛齐天岛上战败身亡,彻底结束这一场福建起义的余波。

事情发展到这里,张琏叛乱似乎让刘伯温的预言应验,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更像是义军的一种造势手段而已。

毕竟古人是十分迷信的,信奉天命所归,叛军就借助刘伯温之手捏造了这样一个传言,就如同当年刘邦的“赤帝之子”一样。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刘伯温传说的历史传承和现代价值研究 - 中国知网

明嘉靖四十一年平定张琏之役中“三省会剿” - 中国知网

0 阅读: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