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会突然那么不耐烦”:不会好好说话,是一场灾难

精读君 2025-02-17 20:12:23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145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22个词条

01

网上看到一则帖子,帖主说,和对象在一起的时候,自己常常会突然变得很不耐烦。

比如,两人在高速上,对象开车,帖主坐副驾驶,于是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帖主:我想尿尿……

对象:那你要到下一个服务区上厕所吗?

帖主:不要,我要尿车上。

对象:啊?你要尿裤裆里?

帖主不接话,又过了一会儿。

对象:还有10公里了,你要去服务区上厕所吗?

帖主很无语,觉得对象问的都是一堆废话。

她不明白,为什么对象一定要她回答肯定句才罢休,就不能直接做决定,带她到服务区去吗?

帖主说,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对象都是这样的反应,要她回答“是”或“不是”、“要”或“不要”,只要她回答了,就照做。

这让她觉得,对象就是明知故问,因此常常会觉得不耐烦。

帖主不理解对象的行为,评论区很多网友也不理解帖主的“不耐烦”,有需求就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为什么要一个人当另一个人肚子里的蛔虫呢?

是啊,明明可以温和讲述,却总要抬杠;明明只要一句肯定回答就解决了问题,却要情绪化地绕得人云里雾里。

不好好说话,仿佛已经成了许多家庭的日常顽疾。

看过一个故事:

丈夫加班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他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地板和阳台上整齐晾晒的衣服。他扫了一眼,却没有说话,径直走到客厅,突然问道:“花浇了吗?”

妻子刚想回答,他却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烦:“你怎么总是要我提醒?就不能主动点儿吗?”

话音未落,他瞥见了餐桌上冒着热气的饭菜,还有一个精致的奶油蛋糕,上面用巧克力酱写着:“老公工作辛苦了!”

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心里一阵懊悔——刚才那句话,像一根刺,扎进了妻子的心里。

而妻子站在一旁,原本迎接他时的笑容,早已消失不见。

从今以后,妻子恐怕再也没有制造惊喜的心情了,她的那些期待和兴奋,都被丈夫的一句埋怨给冲散了。

不好好说话,对一个家庭来说,真的是一场灾难。

02

台湾一家公司曾拍过几个公益视频。

工作人员以广告试镜为由,对几组家庭做了一个真实的测试。

他们把孩子接到片场先行拍摄,再把父母安排到另外的隔间进行采访,让他们回忆以前对孩子语气不好的场景。

在孩子等待父母到达拍摄地点的这段时间,工作人员会让他们给父母打电话,催促爸爸妈妈快点到达试镜场地。

而接到电话的父母,则被要求模仿当时不好的语气回答。

6岁的女儿在摄影棚里等妈妈一起试镜,可到了约定时间,妈妈还没到。

于是,女儿挂电话询问妈妈在哪儿。

结果,等来的不是妈妈的温柔安抚,而是不耐烦的训斥:

“你要干嘛,我在骑车,快要到了!等一下!”

话还没说完,电话就被妈妈挂断了。

又过了一会,妈妈还是没到,女儿又打了一次电话:“妈妈……那个……”

大概是害怕再次挨骂,小女孩小心翼翼地试探着。

但换来的仍然是妈妈的斥责:“怎样啦!你很烦!一直打,我快要到了,你一直打干嘛!烦。”

电话再次被妈妈挂断。

这一次,女孩终于捂住脸,忍不住哭了。

另一边的摄影棚里,工作人员把对着女儿直播的屏幕转向妈妈时,她才明白,自己无心的一句回答,会让女儿这么难过。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

道理人人都懂,但我们仍然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对亲近的人失去耐心。

比如,当对方反复确认我们的需求时,我们会觉得对方“明知故问”;当对方没有立刻理解我们的意思时,我们会觉得对方“笨”或“迟钝”。

这种不耐烦的情绪,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化的状态下,往往会忽略对方的感受,只顾表达自己的需求。

比如开篇的帖子中,帖主在车上想上厕所,只关注自己的不适,却忽略了对象的反复询问实则是在关心她,想帮她解决问题。

帖主的不耐烦,不仅让对话变得尴尬,也让对方感到委屈。

03

如何改变“不好好说话”的习惯?

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

当对方反复确认我们的需求时,不要觉得烦,要意识到对方对我们的关心。

其次,要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用情绪表达。

比如,当你觉得不耐烦时,可以直接说:“我现在有点烦躁,不是因为你的问题,而是因为我有点不舒服。”

这样既能避免误会,也能让对方理解我们的状态。

听过一对模范夫妻的故事:

两人刚结婚时,丈夫并不主动承担家务。

每次妻子催促丈夫做完家务后,总会笑着夸赞:“哇,老公,你是不是偷偷学了什么秘诀?怎么打扫得这么干净?我真是低估你了!”

当妻子需要丈夫帮忙时,她会用略带崇拜的语气说:“老公,我明天要加班,你能帮我洗一下衣服吗?我觉得你肯定能做得比我好。”

丈夫听了,总是毫不犹豫地答应:“没问题!”

正是这种充满尊重和鼓励的沟通方式,让他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也让他们成为了别人眼中的“模范夫妻”。

他们的感情之所以如此亲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与对方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

它要求我们放下自我中心,学会换位思考;要求我们控制情绪,学会理性表达;要求我们尊重他人,学会真诚沟通。

正如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真正的沟通,始于倾听,终于理解。”

当我们学会好好说话时,不仅能改善人际关系,也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平和、从容。

共勉。

*作者简介:飞白,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个人公号“飞小白有话说”(ID:feixiaobai2018),用最正的三观,分享走心的文字。

0 阅读:19

精读君

简介:精读概念,精进自我,终身学习,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