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连续高考成“钉子户”的唐尚珺,屡考屡败,今年成绩如何了?

無名可取 2021-07-10 09:43:42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这好像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常态了,父母为了孩子能好好读书,可以说是比自己上学的时候还认真,很多父母和自己重新上了次学的效果差不多。

如果孩子能够主动学习,恐怕父母做梦都会笑醒,赚钱再辛苦也觉得值得。

但是,好好学习是为了以后能够上好大学,这只是一个阶段目标,不是终极目标,读书是为了好好生活,不是单纯为了一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有些人好像陷进了大学这个槛里,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过分追求反而觉得是适得其反了。

       

2009年,那是唐尚珺第一次参加高考,谁都没想到,他以后会跟高考开始死磕,成了高考钉子户。

唐尚珺出生在广西,家里条件不好,虽然村子里都不富裕,可是他们家格外的穷,所以读书改变命运,深深刻在他的心里。

他平时学习非常努力,这在父母看来是好事,也很放心,穷人孩子早当家,如果孩子自己不争气,哪有富裕家庭的条件去给孩子报辅导班呢。

可是唐尚珺的努力显然和他的高考成绩不成正比,第一年高考他连本科线都没过,最后被一个技校录取了。

但是这在父母心里还是满意的,他们不图儿子以后能够大富大贵,慢说能够学门技术,以后进工厂工作,也比他们现在只能埋头甘蔗地的日子要好千倍了,所以他们支持儿子去读技校。

       

看着年迈的父母,唐尚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九月份他只能拿着技校的录取通知书,来到了南宁的学校,开始大学生活。

可是他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他的理想大学是中国科技大学,而不是一所技术学校,瞒着所有人,他从技校退学了,跑到钦州去复读去了。

父母并不知道他的决定,一直认为唐尚珺在南宁读技校,天天在甘蔗地里辛苦,给儿子赚学费。

而这边的唐尚珺,复读也并不顺利,第一年过三本线,第二年过二本线,然后是一本线,每次高考成绩虽然都在提高,可是一直没有达到他的目标,。

直到2014年,他复读的第五年,他终于是考上了一个好大学——西南政法,算是开始接近他的目标了。

可是他还是不满意。

       

在唐尚珺的固执理念里,只要不是中国科技大学,就都不能算是好。

于是,他转了一圈,又回去复读了。

家里的父母盼着他毕业了,能够在城里找份工作,为了安慰父母他只能告诉他们,他刚毕业,找了份收入不高的工作,先积累工作经验。

过年的时候,他还会给家里带点年货回去,表表自己的心意。

父母被蒙在鼓里,真以为儿子成长了呢。

其实他这些钱,都是复读的奖金。

他所在的复读学校,每个月会给学生400块钱的生活费,唐尚珺平时会攒点钱,用来给家里买礼物。

每年高考,成绩好的还会有两万块的奖金,这就成了他的“收入”,这么些年他就是这么“工作”的。

       

直到2016年,他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了。

学校老师都劝他,这已经是国内一流大学了,不要纠结在中科大这个目标了,父母年纪大了,他也应该早日扛起家里的重担。

被学校老师说动了心思,拿着录取通知书回到了家中,也和父母交了实底。

好在父母都比较疼惜他,觉得他是在努力提高自己,不是学坏,不仅没有怪他,还非常理解他。

到了开学的日子,唐尚珺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去学校报道。

因为难得去一趟北京,唐尚珺陪着父母在北京到处游玩了一番,所有人都以为这次唐尚珺终于能够安定下来了。

       

可是没过多久,父亲查出了癌症。

因为父亲治病要花钱,可是上大学的唐尚珺没法赚钱,还需要不少的生活费和学费,所以他就又从大学退学了,继续回去复读,因为复读能够拿补贴和奖学金,可以减轻家里的压力。

可是在很多人看来,唐尚珺这步走得是打错特错,大学可以兼职,赚够自己的生活费还是可以的,等大学毕业以后他可以找一个高薪工作,可以更快的担负起家里的重担。

2018年唐尚珺的父亲因病离世了,而唐尚珺还在高考的路上,不知道今年他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让父亲放心,让母亲安心。

0 阅读:1126
评论列表
  • 2021-07-10 15:31

    怎么样了?

    木木 回复:
    听说今年620多吧,这个分数应该可以上武大,没上中科大。估计又要复读了。
  • 2021-07-11 17:05

    高考“钉子户”

  • 2021-08-03 20:19

    做个鲁班木鸟吧!勾弹勾双翅弹簧下拉勾翅长杆圆轴重舵永旋!

  • 521 3
    2021-08-06 22:05

    这种属于前世债主今世讨债来了,真为家庭着想的话早就大学毕业谋求一份职业养家糊口了

  • 2021-07-20 12:46

    屡不过三,不行就认命吧,找个能上的学校去读吧,不要再浪费父母钱财,不要再浪费自己的青春

無名可取

简介:分享精彩趣闻乐事,欢迎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