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锐泉:锦官城上语纷纷——2024成都纪行

古代小说研究 2024-11-21 06:54:45

古诗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11月7号下午14时许,当来自滨海机场的天津航空飞机,经过三个多小时飞行,平稳降落于天府机场,我的内心激动之余油然冒出一句——成都,我来了。

成都天府机场

是的,这一次,我不是在外地吟唱着一首歌唱红一座城的赵雷的《成都》,而是通过参加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学术会议,身临其境来到这一西南重镇,亲自打卡这样的国内网红旅游城市,心情能不欢欣雀跃?

一、成都初印象:历史底蕴与现代风尚的交融

提到眼前这座机场的得名,今人不会忘记,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建成了以都江堰为标志的水利系统工程,泽被后世,造福万代。

《华阳国志》云:“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据说称四川为“天府”是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华阳国志》

恰如金牛区的一条街道以“蜀汉路”命名,成都正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所在地,也承载了先主刘备与关、张兄弟的结拜佳话,与诸葛君臣的遇合美谈。

感受蜀汉历史氛围最直接的方式,自然是去武侯祠。实际上,对于看着央视1994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长大,也读着长篇章回小说《三国志演义》迈入学人之门的我来说,确实是怀着膜拜和朝圣的心情来到这里。

于是8号上午,我把武侯祠作为成都行的头一站。从天河路地铁站搭乘2号线,又转5号线到高升桥站C口,出来步行就可以抵达武侯祠。

门票50元可算物有所值,既能在入祠处看到郭沫若、李先念等当代人所书匾额,跃入眼帘的更有唐代丞相裴度撰文、柳公权的哥哥柳公绰所书石碑。还有盆景园,彼处精心布置了数百盆经过修剪的俏丽花卉与绿叶植物,规模宏大且生意盎然,直让人深感万紫千红的春天并未走远。

武侯祠三义庙

如果说三义庙很多地方都有,诸如襄阳古隆中、南阳卧龙岗还有宝鸡五丈原等,也都是纪念武侯的名胜古迹,那么似乎只有在这里,有关诸葛亮与主公刘备的联名展览,才最能体现其非凡人生与不朽事业的根基。

诚如杜诗《蜀相》所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通过对诸葛亮生平事件与行旅踪迹的文字及图像展现,以及运用巧妙心思和声、光、电科技手段呈示的一代政治家、军事家的伟业,参观武侯祠的滚滚人流中渺小如我,也十分容易地再次拜服于英雄足下。“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诚非虚语也。

纪念品商店里的刘关张活动人像

不得不提及11号上午我此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杜甫草堂。经由会议主办方刘玉珺老师的提前联络,我们一行10人免票参观,刘老师的博后张宗美还在南门处耐心等待大家集结,一齐进入草堂。我们又带上耳机,在专业导游的陪同、讲解下游览。

实话说,这里的盆景园规模不如武侯祠,但大雅堂很有特色。庭前的杜甫像栩栩如生,室内则错落摆放着中国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12位诗词作者塑像——其中C位自然是太白与东坡了。

这里不仅有考古发现的草堂遗址供后人观瞻,更有浣花溪畔的“杜甫千诗碑”。绵延310米的书法石刻碑廊,重点展示老杜游学壮歌、长安沉吟、流寓秦州、夔门抒怀、草堂岁月、洞庭余响等六个人生阶段,以摩崖石刻、书法碑廊等形式展示当代书法名家和文化名人书写的杜甫诗歌。据导游说,所有1455首杜诗都被完整收入,足以令文史爱好者大饱眼福。

杜甫草堂南门

如果说三国时期的逐鹿中原与刀光剑影,从盛唐向中唐转折的国家不幸诗家幸,都为成都奠定了坚实、醇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那么同样不容错过的,还有这里现代化都市的一面。

譬如说9号晚上会议桌餐之后,我就与博士同门叶楚炎、李远达、吴飞鹏兄以及安徽大学的杜治伟老师,一同打车来到名闻遐迩的春熙路步行街。我们途经门前人声鼎沸的黄金楼,又看到了地标熊猫“翻墙”,还在赖汤圆总店里,细细品尝了熊猫汤圆、馓子咸豆花与钟水饺。虽然叶师兄被钟水饺里的红油冷不防地辣到,一时间咳嗽不止,但第一次尝到这些特色小吃的我,却甘之如饴。

接下来,远达师弟又领着我们的小分队夜游太谷里。旗舰店橱窗里满眼的国际大牌虽与本人无关,但游客如织和城市繁华的光影还是投射在心头。何况,成都这里的街头不止有茶馆,还有不少几乎一致地身着风衣、短裙、丝袜和皮靴的摩登女子。她们的时尚干练与美丽“冻”人,几让人过目不忘。

春熙路合影

二、衣食住行,怎一个安逸、巴适了得

其实成都人从来就重视服饰,擅长穿搭。大家知道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里说的锦官城是指成都,而蜀锦、蜀绣作为当地特产的丝织品,其精美程度与显赫名声,丝毫不让苏绣、湘绣与粤绣。

平时市民出行,有十多条地铁线路可供选用。1号线地铁底站的五根松,让人自然联想北京有五棵松。至于骑龙、回龙、龙马路、龙泉驿,则使普通的地铁站名也打上了祥瑞文化的烙印。不仅旅游景点重视周边产品的开发宣传,整座城市都仿佛一个硕大的摄影棚。

其间充分调动大家的好奇心与新鲜感的举措,是将四川特产的国宝熊猫作为主打元素。举凡玩具公仔、食品汤圆,甚至是主题邮局,都传达出一种卡哇伊的效果。还有对于三国蜀汉文化的开掘运用,例如人偶名为“三英战吕布”,其实是四人围坐一圈打麻将。草堂销售的明信片上,又赫然画着杜甫吃火锅或者遛熊猫的图案,让人为川式幽默而忍俊不禁。

人民公园鹤鸣茶社里众多茶棚

当然,作为中国茶的拥趸,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要属人民公园里那些数量众多且鳞次栉比的茶棚。伴随淅淅沥沥的雨水,我在鹤鸣茶社找了张茶桌坐下,旋即点了一杯标价35元的蒙顶山黄芽盖碗茶。

据说在我们这个茶的国度,各个种类唯以黄茶的每年出产量最少,由此显得金贵。而在眼前氤氲散发的茶香中,我一边倾听着绵绵秋雨,一边四顾而望周遭的环境,发现人们或交头接耳地谈天说地,或细嚼慢咽地品尝糕点,都是在一种放松惬意的状态下消磨时光。

不远处,鹤鸣老戏台二楼剧院里,正由3个青年演员上演5个节目。川剧小丑戏皮金滚灯里的小夫妻打情骂俏,最大看点则是男子头顶油灯而忽上忽下、闪转腾挪,具备杂技一般的相当难度。运用肢体语言,不断变换动作的长嘴喷壶茶艺展示,同样彰显演员游刃有余的基本功。女性姿态的婀娜柔美在戏曲舞蹈云裙水袖中淋漓尽致,至于手影戏之表现各种小动物则稍显简陋。

川剧变脸

当然,最值得一看的,无疑是压轴节目川剧变脸。由闫肃作词、陈小涛演唱,那首旋律上头、动感十足的歌曲《变脸》一经响起,观众们就不断欣赏到变化多端来回切换的变脸绝活——果真是“好潇洒,好浪漫”。无怪当年有新闻报道,说到港星刘德华经常不辞劳苦飞到成都,虚心拜师学川剧变脸。

只不过,这里48元每位的票价略为高昂,事实上我后来到宽窄巷子,得知同样节目的门票是28元,而到了锦里,竟发现只要18。

一入住犀浦镇的天河智选假日酒店,我就发现餐厅里的蔬菜也放辣的特点,而且毛血旺里还爱放花椒。尽管平时的口味偏于清淡,我后来还是在宽窄巷子购得幺妹辣酱3瓶。

作为休闲城市的代表,以及全国小吃最为丰富的地方,成都的餐饮实在不可不提。这里不仅贡献出回锅肉、夫妻肺片、麻婆豆腐、辣子鸡、水煮鱼这样的正宗川菜,还汇聚了各地美食的精华。

例如7号当晚,2013年南京大学文献学暑期学校期间结识,现在西南交通大学任教的陈伦敦学长,带我领略的湖南菜“谯大厨辣椒炒肉”,就以一道看似平常,实则做法地道的外婆菜窝窝头,打开了我的味蕾。尤其是常德秘制鸭,可称滋味独特、回味无穷。

成都小吃之甜水面、担担面和凉粉

类似双流兔头、老妈蹄花、廖记棒棒鸡、乐山甜皮鸭等街头的熟食店本来不少,而如果你进入洞子口张氏凉粉这样的连锁餐饮,又将集中品尝诸如浇上红油的白凉粉,筋道有嚼头的甜水面,全国十大名面之一的担担面。其售价不过10元左右,就像沈阳鸡架一样,特别适合工薪阶层享用。

草堂北路上忠直包子店的香葱酱肉包,当做早餐实在要得。此外,我还光顾了位于武侯祠大街的西月城谭豆花,其由醪糟制作的冰醉豆花,以及甜皮鸭(半只起售)都挺不错。注意到这家店始创于1924年,并且自称“四代调五味,百年敬一业”,很有老字号的底气。

到了锦里的一家茶店,我和一位当地小姐姐交谈起来。她告诉我成都的城市节奏不快,大家沐浴着安逸巴适的氛围。不少年轻人没有存钱习惯,宁当“月光族”。他(她)们平时爱打麻将,甚至不时玩个通宵,每场的输赢不过二三百。

至于这种带些及时行乐色彩的心态,则部分受到2008年汶川地震的影响。那场天灾让家里多少都有亲友伤亡的成都人看破看淡,觉得把握当下、享受人生才是头等大事。类似的生活主张,外地或许有不同意见,但成都人安之若素。

我对于这里地域文化之特色鲜明与力道强劲,也感受深至。因为几乎每次街头问路时,一遇到稍微上年纪之人,对方都操着方言或川普。虽然态度热心,但确实让“走投无路”的我颇有些捉急。

锦里

三、俗文学学会年会:参与感、归属感与成就感

作为1984年成立的中国俗文学学会的普通一员,近些年来我亲身现场参与的年会计有广州大学(2018)、扬州大学(2020)以及辽宁大学(2023),而通过在线方式发表聆听的,则有杭州师大(2021)、四川大学(2022)主办之会议。

这次11月8至10号由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东亚视阈中的俗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24年年会”,用潘建国会长的话来说,确实在会议组织与服务方面,“卷”出了新高度。

从参会代表的遴选(报名者多达250余人,实际参会者也有168位),到会议数次通知的及时发放,从年会展板、名牌背景与论文集封面取材古代书画的设计巧思,到开幕致辞-主题发言-小组讨论-小组总结-学会工作总结-闭幕致辞各个环节有条不紊的推进……

俗文学会议潘建国会长致辞

应当说会议之前我素知刘玉珺老师为首的越南汉籍科研团队,在学界已然闯出一片天地,而这一次参会,我又感受到陈伦敦学长为“总指挥”的西南交大师生,付出了极大的时间、精力与心血。

本次会议,我发表了上半年比较用心撰写的论文《古代小说人物超时空聚合现象诠论》。古代小说经常出现不同时代、地域的人物,出于某种原因和契机而汇集,由此形成源远流长且特征突出的文本现象,对此我从“超时空聚合”的角度加以考索。

这是在前辈学人(杨义、刘勇强、李桂奎等先生)的基础之上,探究“古代小说的理论”(相较于“古代的小说理论”已经研讨较为成熟甚至饱和)的一次尝试。从与会老师的评议、指点那里,我得到了继续修改完善的宝贵建议与前行信心。

俗文学年会大合影

在潘老师的学会总结报告中,我又听到了他对学会的设想与瞻望,即担当“有组织的科研”,举办“有理念的年度学术会议”,又致力于培养古代小说、戏曲与说唱各领域学人的归属感,努力为大家构建“学术共同体”,这真让台下我辈欣喜不已。

如果说每位学人追求各自艰深学问的道路,意味着不向行人行处行的冷清寂寞,那么在学林生态这个更广大的语境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就是一条金科玉律了。

被我携带上飞机,充作旅途读物的《封神演义》,在第13回回末说到为了不连累双亲,哪吒剔还骨肉,其后“魂无所依,魄无所倚”,“飘飘荡荡,随风而至”。而俗文学学会的组织团体与每次年会提供的交流情谊、商量学问平台,就是我们“把根留住”的向往与归属。

参与年会,进行论文发表与评议,绝不只是为了“刷存在感”,更是为了精准地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开阔视野与补充新知来明确未来前进的路向。同时,带来自己较新的研究业绩,与学友前辈分享自己苦心孤诣得来的体会,不也容易获致充满成就感的巅峰体验吗?

四川方言墙

对于我们年轻一辈来说,这样的机会更是不可错过。通往天府机场的成都地铁18号线上,有一站叫做“孵化园”。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此类学术会议具备的功能与包孕的意义所在。当然经过孵化的雏鹰,最终还是要放飞山野峰峦之间,才能炼就蓝天展翅、划破长空的能力。

尽管这次五天四夜的成都之行,我并没有到访川大、川师,没有游览金沙和三星堆、四川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馆,甚至也没有品味正宗的川式火锅、串串、钵钵鸡和三大炮,但我却领受了来自成都高校师生的热心服务与周到协助,享受了当地其他小吃美食的馥郁可口与麻辣劲爽,故而大快朵颐、收获满满。何况,没有完成打卡的任务,难道不是给下次旅行周游,留下了念想么。

还要举一首杜甫的诗作《赠花卿》。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是颂赞音乐的后面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其实开头的“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不也是对于成都一地美好日子的讴歌吗?

本文作者朱锐泉在春熙路赖汤圆总店

尽管此刻我已安居津门家中,但难忘锦城良会之上的细语纷纷。东坡说得好,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回望西南那片天,“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朱锐泉11月14日至15日作于津门智达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