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虚此行》,又看了《入殓师》,总觉得国产片差点味

宜楠看电视剧 2023-09-13 06:59:00

即便胡歌卖力的路演,终究还是无法扭转《不虚此行》即将被影院抛弃的命运。

上映4天,排片居然已经跌成7.7%,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估计后续再有新片上映,《不虚此行》就该消失了。

关于死亡的电影,朱一龙的《人生大事》算是国产片里最大的黑马。当然,它的核心并非真的讲述死亡,而是借由死亡这个表面的东西,完成大人和小孩的相互救赎。

《不虚此行》和《人生大事》还不太一样,倒是和《入殓师》差不多,一个是给别人写悼词的,一个是给遗体化妆的,前者是生命的总结和回顾,后者是生命的重生和送别。

当初《人生大事》上映的时候,也被叫作中国版的《入殓师》,但我觉得,《不虚此行》或许才更接近《入殓师》,那种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重新认识生命,重新看待死亡。

也许,《入殓师》比《不虚此行》对待死亡的态度更纯粹。

即便《不虚此行》里的闻善,在写悼词之前,执着的去了解死者的生平经历,从而能够透彻地总结他的一生。可《入殓师》里的小林,以温柔对待死者的态度,即便不了解死者过往,却能传递出对死亡的淡然和洒脱。

所以,《不虚此行》讲的是生活,酸甜苦辣咸皆是生活,通过了解别人的生活,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入殓师》讲的是态度,对待死亡的态度,通过一次次给逝者化妆,那种看似繁琐的仪式,恰恰包含着尊重。

为什么《入殓师》口碑比《不虚此行》好呢?

原因在于故事里传递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否有共鸣性,是否有平等性。

很多观众吐槽《不虚此行》,总觉得它形式大于内容,很多地方太装,不知道具体想要表达什么?还有就是对写悼词这块,不太能够接受。

普通人谁肯花钱请别人写悼词呢?所以,片中虽然没有刻意强调每个人的身份,却已经透露出普通人缺失的状况。

如果双脚不着地,故事就会一直飘着,你当时可能会感动,事后意思琢磨,却又没那么感动了,甚至都想不起闻善遇到的那些人物。

看完《不虚此行》,我转头又把《入殓师》看了一次,如果非要选择,我还是会选《入殓师》。虽然我不喜欢日本,但得承认,《入殓师》里头的情感更具共鸣性。

无论是澡堂突然去世的大妈,还是出个车祸死去的女儿,又或者喜欢化成女生的年轻人,小林都让他们看起来像是活着一样。没有那种大悲,观影情绪就如同涓涓细流流过。

相反,《不虚此行》看起来就有点假了。片中出现的人物,基本都没有好好描写,太赶就会导致太空,你想要描写普通人,可你片中的很多角色背景又不普通,这个怎么让观众共情?

电影不是玩深沉的,尤其是文艺片,你要是无法从平等的角度去写故事,很容易导致观众看得昏昏欲睡,因为他们从里面看不到自己,看不到生活。

《入殓师》最好的一点,就是把故事缩小了,回到了小林的身上,他和妻子,他和老板,他和父亲,以小见大来窥探死亡,不生硬很温暖。

《不虚此行》则试图把故事范围扩大,总想着把每个人生活串联一起,以一副老学究的姿态,告诉你什么是生活,这是很僵硬和刻板的,

这也是为什么《入殓师》比《不虚此行》口碑好的原因,一个在讲人,一个在讲道理,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个?

0 阅读:0

宜楠看电视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