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101:逻辑学是什么?

胡关外 2023-10-18 17:55:38

按照常理,评估一个主张的真假的日常方法,是考虑坚持或拒绝它的理由。

有时,好的理由可以是简单的观察结果。当我看到我的自行车胎瘪了,或者听到轮胎里的空气嘶嘶地往外冒时,我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我的自行车爆胎了。

但通常情况下,识别和评估理由的工作要更复杂一些。既然哲学是通过制定和评估支持,和反对各种立场的理由来进行的,我们就想仔细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论据是证明某事为真的理由。论证由两个或多个,其中一个是结论。结论是论证意图给出的主张。

相信的理由。其他主张是前提。论证的前提一起作为相信结论的理由。

有些论证比其他论证,能提供更好的理由让人相信其结论。如果对此有任何疑问,请看下面的例子:

1. 胡关外是一名厨师。2. 流水线厨师一般都有很好的厨房技能。3. 因此,胡关外很可能做得一手好菜。

1. 胡关外是一名流水线厨师。2. 流水线厨师的工资一般都不高。3. 所以,胡关外很可能是个百万富翁。

第一个论证的前提为胡关外能做一手好菜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假设第一个论证的前提为真,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其结论为真。

第二个论证的前提没有给我们理由认为胡关外是百万富翁。因此,一个论证的前提是否支持其结论是一个关键问题。

现在请看这些例子:

1. 沈阳位于辽宁省。2. 辽宁省在东北。3. 所以沈阳在东北。

1. 广州在辽宁省。2. 辽宁省在东北。3. 所以广州在东北。

同样,这两个论据中的第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第二个就不那么好了。但第二个论证的问题有所不同。

如果它的前提是真的,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结论是真的。前提确实支持结论。

但第二个论证的第一个前提并不成立。广州不在辽宁。因此,后一对论证提出了评估论证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一个好的论证是一个具有真实前提的论证,这些前提在一起

合起来支持其结论。因此,评估论证只涉及以下两个基本步骤:确定前提是否真实。

确定前提是否支持结论(如果前提是真的,我们是否有理由认为结论是真的)。确定一个论证的前提是否为真,往往需要评估支持这些前提的进一步论证。

一个论证可能是一长串推理中的最后一环。在这种情况下,论证的质量取决于整个链条。

由于论证可能有多个前提,每个前提都可能有进一步的论证支持、

对一个论证的评估可能会更复杂,因为它的结论确实得到了丰富的推理网络的支持,而不仅仅是一环接一环。

虽然潜在的复杂性的可能性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但基本思想应该是相当熟悉的。

想想"为什么 "的倒退问题。即使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明白,相信一件事的理由可能取决于相信许多其他事情的理由。

无论支持某一结论的理由网络有多复杂,似乎都必须有一些起点。必须相信这些理由本身并不需要进一步的理由来证明。

否则支持理由的网络就会无休无止地发展下去。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确定知识和合理信念的最终基础。

这是一个认识论的大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继续讨论。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个我们已经熟悉的一个潜在答案。

在科学领域,我们复杂的推理链条,似乎是从感官证据出发的。我们认为这些证据为我们的科学知识大厦提供了基础。

这对科学来说听起来不错,但哲学呢,哲学是否完全缺乏推理所依据的证据?

哲学确实有一种证据,而这种证据是由哲学问题提供的。当我们遇到哲学问题时,这往往会告诉我们,产生问题的原则和假设不可能都是正确的。

这似乎只是一条微妙的线索,让我们离解开大谜团还很遥远。但线索也是证据。

科学其实并不轻松,感官证据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本质的更多信息。

科学证据提供了线索,但科学中仍有大量的科学和哲学都需要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证据,或评估支持论证前提的进一步论证,来评估论证前提的真伪。

现在,我们将转向评估论证的另一个步骤,考虑前提支持或不支持结论的方式。

支持问题有别于前提是否真实的问题。当我们问前提是否支持结论时,我们是在问我们是否假设前提是真的,我们是否有理由接受结论。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使用两种支持标准中的一种:演绎有效性或归纳强度。

支持的演绎标准是有效性。只要论证是以这一支持标准为目标,那么它就是演绎论证。

演绎有效性是我们所能坚持的最严格的支持标准。在一个演绎有效的论证中,前提的真实性保证了结论的真实性。

以下是关于演绎有效性的两个等效定义:有效论证是指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必然为真。

一个有效的论证,是一个不可能所有前提都为真,而结论却为假的论证。

下面是几个演绎有效论证的例子:

1. 如果苏格拉底是人,那么苏格拉底就是凡人。2. 苏格拉底是人。3. 因此,苏格拉底是凡人

1. 所有猴子都是灵长类动物。2. 所有灵长类动物都是哺乳动物。3. 所以,所有猴子都是哺乳动物。

如果你对这两个例子稍加思考,就会清楚地看到,不可能存在前提全部为真而结论为假的情况。

前提全部为真而结论为假。结论的真实性是由前提的真实性所保证的。相反,下面的论证是不成立的:

1. 如果胡关外错过了飞机,他参加会议就会迟到。2. 胡关外参加会议迟到了。3. 因此,他错过了飞机。

说一个论证是演绎有效的,就是说它不可能所有的前提都是真的,而结论都是假的。

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是不可能的。

要想知道为什么最后一个论证是无效的,请试着想一个可能的情景,使前提都为真而结论都为假。

一种情况是,胡关外赶上了他的飞机,但他从机场打车出来时遇到了堵车。如果能想到任何可能的方法,使论证的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那么我们就证明了结论不是从前提演绎而来的。也就是说,我们就证明了这个论证是无效的。

我们对有效性的直观检验,是思考论证的前提是否有可能结论为假。这里要注意的一个关键点是,有效性并不直接前提或结论的真假。

有效性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在逻辑上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一个演绎有效的论证可能有真正的前提。

请看这个论证:1. 所有恒星都是稳定发光的天体。2. 所有行星都是恒星。3. 所有行星都是稳定发光的天体。

这个论证的两个前提都是错误的,但论证仍然有效。

假设前提是真的。不难看出,如果是这样的话,结论也必须是真的。有效性并不在于前提或结论事实上是否为真。它只涉及结论是否从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

如果一个演绎有效的论证拥有所有真实的前提,我们就说它是演绎合理的。要使一个论证在演绎上站得住脚,它必须同时通过上述评估论证的步骤 (1) 和 (2)。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演绎论证非常直观。我们只需要考虑即使前提为真,结论是否也可能是假的。

但大多数演绎论证并不那么明显。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演绎有效性的科学。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哲学在逻辑学方面取得了一些历史性的进步。

罗素是 20 世纪逻辑学早期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