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粉丝们真情实感地“氪金”支持爱豆,或许即将成就一家上市公司。
3月8日,乐华娱乐集团(下称“乐华娱乐”)向港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的招股书,中信建投国际、招商证券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洞察IPO》翻阅招股书发现,乐华娱乐近几年的高速增长离不开“顶流”王一博的加成。但随着监管收紧,想批量打造“王一博”来维持高速增长,恐怕并不容易。
三年收入翻番,王一博功不可没常看国内的选秀节目可能会有感触,怎么几乎每档选秀综艺里都有乐华娱乐旗下的艺人,乐华娱乐到底有多少人?
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乐华娱乐共有58名签约艺人及80名训练生。
靠着这些艺人,乐华娱乐近几年也算赚得盆满钵满。
2019年-2021年,乐华娱乐的收入分别为6.31亿元、9.22亿元、1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3%,净利润更分别达到1.19亿元、2.92亿元、3.35亿元。
其中来自艺人管理的部分分别占到总收入的84%、87.7%、91%。
图片来源:乐华娱乐招股书
2021年,靠着旗下的艺人们代言、商演、演戏、上综艺,乐华娱乐赚了11.75亿元。
这其中最能给乐华娱乐赚钱的,还要数被招股书提及了18次的王一博。
乐华娱乐在2019年和2020年底为王一博制作了两首数字单曲——《无感》与《我的世界守则》,截至2021年12月31日,销量分别超过1760万张及1520万张。
按照网易云音乐平台2元及3元的单价计算,这两首单曲的总销售额就超过了8000万元。
销量紧随其后的是朱正廷的《冬日告白》,发布三年仅售出310万份,断层十分严重。
图片来源:乐华娱乐招股书
同样,在乐华娱乐发布的2021年度报告书中,占篇幅最大的单个艺人也是王一博。
2021年,王一博参演的影视作品达到5部(已播及未播)、综艺4部,参与商业活动超过20次,代言数量更是达到了36个。
招股书显示,乐华娱乐2021年产生收入的代言及商务推广等商业活动数量约为510个。也就是说,王一博以一人之力完成了公司十分之一以上的商业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书披露的前五大供应商中,2021年采购额3.02亿元、占营业成本43.9%的供应商B也被指是王一博控制的企业。
乐华娱乐向供应商B采购的是艺人提供的服务,采购行为相当于变相地给艺人发工资,而双方业务关系期为7年,2014年签约的“重要签约艺人”只有王一博、李汶翰、周艺轩三人,最有可能的就是王一博。
如果此猜测为真,那么王一博2021年的收入至少超过3亿元。
图片来源:乐华娱乐招股书
这也变相证明王一博的吸金能力——按照艺人与经纪公司的分成惯例,既然能拿到3亿元分成,那王一博所创造的收入必然多得多。
那么,将王一博比作乐华娱乐的“摇钱树”,似乎也并不为过。
虽然头部艺人带来了丰厚收入,但“头重脚轻”的后果同样严重。若个别头部艺人出现问题,或公司与艺人之间出现关系危机,均可能给公司造成致命打击。
这一点网红MCN机构如涵控股算是前车之鉴,收入占比过半的张大奕卷入“阿里总裁出轨门”事件,便给本已赴美上市的如涵控股沉重一击,事件不到一年后曾经的“网红第一股”便黯然退市。
资料显示,王一博与乐华控股的合同初始于2014年10月,为期10年,即将于2024年到期。早在王一博因为《陈情令》一炮而红的2019年,就有不少人开始议论其合约到期后的去向问题,亦有很多粉丝称王一博是现在唯一没有个人工作室的“顶流”。
此外,乐华娱乐旗下微博粉丝超过200万的“重要签约艺人”的管理合同两年内也将全部过期,包括孟美岐、范丞丞、黄明昊、吴宣仪等。
这不免让人猜测,乐华娱乐是想赶在这些艺人解约前让公司上市。因为一旦失去这些艺人,近三年的高速增长能否维持,甚至当前业绩水平还能否保持,均是未知数。
市场监管收紧,“塌房”声此起彼伏乐华娱乐的创始人杜华曾在采访中提及,自己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
甚至根据网友图片显示,2022年乐华娱乐在招募练习生时打出宣传语“下一个王一博就是你”,但真能如此吗?
2018年,选秀综艺《偶像练习生》大火,随后的《创造101》也急速出圈,继《超级女声》后多年国内选秀综艺的热潮再次被掀至顶峰。
接下来几年,《明日之子》、《创造营》、《青春有你》等综艺一季接着一季,选秀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在选秀节目短暂而热烈的爆发期中,若说谁获利最多,乐华娱乐一定是其中之一。
《偶像练习生》最终成团的9人中,有3人来自乐华娱乐;《创造101》成团的名单中,前两名均来自乐华娱乐;《青春有你》成团的第一、第六名也同样来自乐华娱乐......
诸多节目热播的同时,乐华娱乐树立的“国内偶像市场头部玩家”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
但是,这一切在2021年5月戛然而止。
2021年5月,一个“打投倒奶”的视频在网上大量传播,选秀节目《青春有你3》的粉丝为拿到瓶盖里的二维码为选手打榜投票,大批购买蒙牛真果粒,雇人收集瓶盖后再将牛奶全部倒掉。
随后,节目被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责令暂停录制。
节目制作方爱奇艺在微博上发表致歉声明,并宣布节目停播整改。事件的另一当事方,蒙牛真果粒也发表致歉声明并公布了退货方案。
这一著名的“倒奶”事件,也成为国内选秀节目刹车的直接导火索。
自2021年5月开始,国家网信办大力开展“清朗”行动,重点整治“饭圈”谩骂互撕、挑动对立、刷量控评等不良行为和现象。
对于仅仅火爆几年的选秀造星市场,无疑是一场“降维打击”,失去粉丝打榜做数据,偶像们的商业价值也随着流量逐步下滑。
2022年1月6日,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表示将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耽改”题材网络影视剧。
这一决定几乎直击乐华娱乐“命门”,要知道其18名“重要签约艺人”中70%以上都是在参加过偶像选秀节目后,才变得广为人知。
2014年,王一博作为偶像团体UNIQ成员出道,虽然一直担任天天向上主持人,但真正爆火也是5年后出演“耽改”剧《陈情令》。
如今两条路都被封死,暂且不说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即使有一样资质的练习生出现,乐华娱乐想再复制出下一个“王一博”也要重新拓展新的渠道。
在风险因素中,乐华娱乐直言,公司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签约艺人的声誉。
并表示,任何涉及签约艺人的诉讼、法律或法规的不合规事宜、个人不当行为、传言或负面宣传,即使不准确或并无依据,亦可能严重损害彼等的声誉,并对为该等艺人进行的推广活动产生不利影响,此对业务不利。
虽然公司会进行背景调查且严格管理,但仍无法保证能够及时发现或有效应对未来涉及签约艺人或训练生的不利宣传。
这一段风险提示,不免让关心娱乐圈的人会心一笑。
近几年,多名艺人因为各种原因违法失德,“塌房”速度远超于“吃瓜”速度。当然乐华娱乐也难以独善其身,道德、情感问题频发,甚至连未成年人也没有逃过。
更严重的,2020年参加过《以团之名》的训练生黄智博,还在疫情期间因涉嫌借贩卖口罩为由实施诈骗被捕。
同时,偶像团体NEXT成员,“乐华七子”之一的黄明昊,前脚母亲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欠款约3000万,紧接着又被曝出带两名女伴出游的视频。
2021年,火箭少女101、宇宙少女成员孟美岐曾被曝插足他人恋情,后来其主演的电影《我心飞扬》临时撤档或许也有这部分原因。虽然2022年2月25日电影上映,但截至3月11日累计票房仅为613万元。
真人爱豆“七情六欲”难以控制,虚拟偶像总可以吧。
2020年底,乐华娱乐推出虚拟偶像女团A-SOUL,打出口号“永不塌房”,截至3月11日,热度最高的成员“嘉然”在微博上仅有161.7万粉丝。
2021年底,乐华娱乐又推出了虚拟偶像男团量子少年。但目前为止,四名成员及官方账号的微博粉丝数合计不足1万。
由于A-SOUL的商业发展,乐华娱乐泛娱乐业务产生的收入由2020年的2110万元增加79.6%至2021年的3790万元,但占比仍仅有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