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政坛暗战升级:萨拉紧急回国背后的权力博弈

潘泽晨谈国际 2025-03-16 19:27:17

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首次聆讯结束后,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向女儿、现任副总统萨拉发出紧急呼吁——“立即回国,永远别再离开”。面对父亲的指令,萨拉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已深刻理解局势的紧迫性,待家人抵达荷兰后,她将火速返回菲律宾并全身心投入工作。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杜特尔特阵营反击的序幕。

杜特尔特的困境与布局杜特尔特的急切背后暗藏多重考量。国际刑事法院的第二次庭审定于9月23日,这意味着他至少需滞留荷兰至秋季,从而彻底错过菲律宾5月的中期选举。若萨拉也缺席这场关键选举,杜特尔特阵营恐在参议院争夺中溃败,马科斯政府将借此进一步掌控立法机构,甚至可能剥夺萨拉的副总统职位,断送其2028年大选之路。

作为家族政治遗产的核心继承者,萨拉的回归不仅能够凝聚支持者,还能承接民众对杜特尔特被捕的同情情绪。分析指出,杜特尔特虽身陷囹圄,但其政治嗅觉依然敏锐——他需要萨拉成为“地面指挥官”,在选举前稳住阵营根基。

马科斯的“釜底抽薪”战术现任总统马科斯显然不会坐视对手反扑。3月14日,他签署第84号行政令,宣布自2025年起,菲律宾士兵的每日生活津贴从150披索大幅提升至350披索(约合人民币44元)。这一涨幅达130%,相当于普通士兵月收入增加约750元,远超菲律宾平均工资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杜特尔特执政六年从未调整过军队补贴,而马科斯此举直指军方人心。菲律宾棉兰老岛驻扎着全国40%的陆军兵力,其中杜特尔特嫡系第10师更在近期高调进入“战备状态”,公开宣称“只效忠真正的领袖”。然而,马科斯通过津贴改革瞄准的正是基层士兵——这些人与杜特尔特的个人纽带相对薄弱,经济诱惑或成动摇旧部忠诚的关键。

棉兰老岛的明争暗斗作为杜特尔特的大本营,棉兰老岛的博弈已趋白热化。去年4月,马科斯突然撤换达沃市警察局长及40名警员,代之以总统直属的特别行动部队,彻底掌控当地治安系统。尽管这些力量难以抗衡岛上的重兵集团,却如同楔入对手腹地的“钢钉”,形成持续威慑。

与此同时,马科斯派遣的3000人海军陆战队近期在棉兰老岛港口遭遇“集体设备故障”,被外界解读为军方派系对抗的缩影。分析人士认为,马科斯正通过“基层收买+关键岗位清洗”的组合拳,逐步瓦解杜特尔特的传统势力范围。

舆论战与国际压力除军事布局外,马科斯阵营持续收紧舆论咽喉。去年9月,亲杜特尔特的SMNI媒体集团突遭无限期停播,其创始人阿波罗·基博洛伊被捕,直接切断了杜特尔特家族的发声渠道。萨拉回国后,恐面临更严苛的媒体管控,使其难以向选民传递政治主张。

在国际层面,加拿大联邦法院近日以“涉战争罪”为由,驳回了某菲前警官的移民申请。该官员曾深度参与杜特尔特时期的禁毒行动,马科斯阵营借机大肆渲染其“正当性”,试图消解国际社会对杜特尔特的支持。

随着中期选举临近,菲律宾政坛的裂痕持续扩大。萨拉的回归或许能短暂提振杜特尔特阵营士气,但马科斯通过经济手段、军事渗透和舆论管控构建的“三重包围网”正逐渐收拢。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不仅将决定参议院控制权的归属,更可能重塑菲律宾未来十年的政治版图。

1 阅读:129

潘泽晨谈国际

简介:分享核心和前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