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全世界加征“对等关税”后,4月10日急转弯,对中国以外的国家“暂缓”实施90天,但保留10%的所谓基础关税,消息刺激美股回头大升。为何特朗普改变立场?美媒引述消息人士讲述财长贝森特劝说特朗普的内幕,以及是美债债息迅速上升造成直接影响。
《纽约时报》以“从保持冷静到焦躁紧张(Getting Yippy):特朗普关税政策逆转内幕”为题,讲述特朗普的转变过程,谈到是美国经济动荡的情况,尤其是政府公债收益率(Bond Yield)快速上升,导致他改变态度。
美国财政部早前在4月8日推出580亿美元的三年期国债,但市场参与意愿低迷。美债4月9日更是再遭遇剧烈抛售,其中30年期收益率一度升至4.76%。
报道指在过去一周中,特朗普一直呼吁人们冷静应对他所造成的金融混乱,他还在周二对共和党人表示:“我知道我在做什么。”至周三他更在Truth Social上发帖称:“现在是购买的绝佳时机!!!”
市场的波动最终迫使他重新考虑策略,他向传媒的说法则是“我觉得民众有点过于紧张,他们有点吵闹、有点害怕。(they were getting a little bit yippy, a little bit afraid.)”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指,特朗普团队内的高级成员担心金融恐慌可能会失控,并有机会摧毁经济,财长贝森特和总统团队其他成员如副总统万斯,一直在推动采取更有条理的方法来应对贸易冲突,重点是“孤立中国”。
贝森特要求私人会面报道称,贝森特6日决定要求与特朗普私人会面,他之后与特朗普一同乘坐空军一号,返回华盛顿,在飞机上,他建议特朗普应关注于与他国的谈判,同时强调特朗普需清楚说明计划终极目标,因市场需要更多确定性。
特朗普一度对此抗拒,指计划带来的痛楚属“短期”,贝森特则指,此对于市场来说,可能是数个月。
报道指到了4月9日,特朗普在白宫再与团队成员会面,包括贝森特,成员与特朗普讨论10年国债收益率的问题,强调对美国金融体系整体健康状况的担忧,此终成为特朗普改变立场的原因。报道指特朗普尤其了解债券收益率上升对银行及长期贷款的影响,他过去经营地产公司多年,对此非常了解。
在政策“逆转”后,白宫试图指是“早有计划”,但报道指其实直至最后一分钟,很多特朗普的高级顾问、官员都不知悉政策的重大改变,因在9日早上,特朗普还在指自己会按照原定计划。
中國全面反制美國倒下為止。中國崛起才會順利。
明明是内幕交易利益输送
不能放虎归山。
海湖庄园协议中要人“自愿”买入100年无息债券,摆明了要赖帐,谁敢买?